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雷州半岛民歌,简称雷州歌,起源于广东湛江地区雷州半岛,是广东四大方言歌之一,也被收集在我国131个歌种之内。雷州歌是以雷州半岛方言为演唱形式的传统民歌,是雷州历史文化的瑰宝。雷州人好歌、善歌,并将日常生活溶于歌曲之中,本文从研究雷州歌的产生和演变入手,对其艺术特质、演唱风格和人文情怀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雷州音乐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雷州半岛民歌;艺术特质;风格
一、雷州半岛民歌的产生和演变
雷州半岛已有了四、五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雷州半岛民歌是谚,之后谣,现在是歌。古时候的雷州,先民们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劳动经验传播,为了加深记忆,将这些经验总结成有脚韵的复句,这就是最初的“谚”。随着内容的丰富,谚由原本的“念”演变成了“唱”,进而产生了“谣”。歌与谣相比,更近了一步,能够引吭高歌,直抒胸臆。
二、雷州半岛民歌的艺术特质
(一)发声特质
雷州歌是用雷州话来吟唱的,雷州话属于闽南语系列,因而发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雷州歌的调式多以“La”音和“re”音为主,这种发声特质与古时候雷州人民生活艰苦,情绪压抑也有一定的关系。雷州歌发音基本上是一字一音,且讲究格律,主音突出,调性稳定,尤其是讲究第二、四句的押韵,音质上有质朴、豪放的特点。这也是雷州歌独特韵律美的展现。
(二)表现手法
雷州歌是雷州人民智慧的结晶,雷州人民用它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心情等多个方面。雷州歌历史悠久,吸收了诸多文化,因而表现手法与古诗词表现手法有很多类似,如赋、比、兴、夸张、重叠等。比如赋是一种直接的表现手法,而雷州歌正是雷州人民表达生活的歌曲,因而这种手法十分常用。再比如“小罐煲饭屈坏米,小夫原来屈坏妻……”这句雷州歌就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将小罐比作小夫,让人一听就能有生活中的场景感。
三、雷州半岛民歌的演唱风格
(一)曲调特点
雷州歌的曲調特点是通过唱腔来表现的,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唱腔,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歌谣腔,这种唱腔音域较窄,通常是五、六度,且多用主音与下属音。对唱腔是雷州人民即兴创作的,由于是即兴而唱,因而旋律婉转,其中加一些节拍和衬词来拖一些时间,整体特点是唱词贴切、声音优美。戏剧唱腔也称“雷州歌剧”,是用雷州歌来描述一些故事,这种唱腔节奏自由、旋律变化多彩,情感丰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二)吐字咬字及语言特征
宋朝文人寇准、苏轼等人都曾流放雷州,他们的到来为雷州带来了中原文化,雷州人感受到了格律的启发,因而将唐诗七绝的模式也融入了雷州歌中,加上雷州歌独特的“声调”,使得雷州歌得以丰富和完善。雷州话讲究抑扬顿挫,因而雷州歌也是非常工整的,具有格律特点。但音乐毕竟与说话不同,人们为了让雷州歌更加动听,在其中加入了不少趁词,如呀、呃、哇、哎、吗、啊等。而且雷州歌还分真声和假声,真声是雷州歌本身的发音。雷州歌发声韵母有47个,比普通话还多12个,因而富有民族唱腔。假声主要是女声演唱,如“开天辟地活多载”就是一首假声民歌。
四、雷州半岛民歌的所体现人文情怀
(一)讴歌生活
雷州歌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雷州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雷州歌的起源我们知道,它具有记录文字、传授经验的作用,因此雷州歌的创作是以生活基础为前提的,这就形成了雷州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老少皆宜的特点。雷州歌最早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是人们讴歌生活的重要方式。比如雷州歌《风云莫测》中唱到:“晴天霹雳惊闪电,陆地沉沦总倒颠……”这首歌唱的是雷州半岛上的自然灾害,暗示了雷州人顽强拼搏的精神。雷州歌是老百姓生产和生活时创作的歌曲,用雷州话演绎是为了将其更好地表达出来。
(二)情感载体
雷州歌没有固定的曲调和框架,演奏者可以自由发挥,可以或快或慢,可以将歌曲唱的悠扬、喜悦,也可以唱的凄苦、悲怆,甚至还可以一调多腔地演绎。此外,雷州歌语言朴实、曲调流畅,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说雷州歌是雷州人民情感的载体。从雷州歌的产生来看,古时候的雷州是贬官和流放之地,文人们以歌来抒发自己压抑的情感。到后来,雷州人民用雷州歌来抒发生活感受,歌词的内容有环境、风俗、生活习惯、气候等,歌曲演绎不拘一格,深受雷州人民的喜爱。
五、结语
雷州歌湛江的特色文化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千百年来,雷州歌经过了由谚到谣到歌的演变,在发声特质、表现手法、曲调、吐字上都有着雷州地域特色,是雷州人民讴歌生活、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弘扬民族文化的新形式下,研究雷州歌对民族文化的发言和传承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建华.社会学视域下的雷歌音乐文化传承[J].音乐创作,2017(07):127-129.
[2]郭成龙,张娜.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雷州歌”的传承策略之探索性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03):67-70.
[3]刘福瑞.雷州歌的发声特征、演唱风格及借鉴[J].中国音乐,2015(03):190-192+221.
[4]蔡觉民.雷州歌腔的类型与结构[J].艺术研究,2013(03):64-67.
[5]孙建华.粤西雷州歌之词乐赏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03-105.
【关键词】雷州半岛民歌;艺术特质;风格
一、雷州半岛民歌的产生和演变
雷州半岛已有了四、五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雷州半岛民歌是谚,之后谣,现在是歌。古时候的雷州,先民们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劳动经验传播,为了加深记忆,将这些经验总结成有脚韵的复句,这就是最初的“谚”。随着内容的丰富,谚由原本的“念”演变成了“唱”,进而产生了“谣”。歌与谣相比,更近了一步,能够引吭高歌,直抒胸臆。
二、雷州半岛民歌的艺术特质
(一)发声特质
雷州歌是用雷州话来吟唱的,雷州话属于闽南语系列,因而发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雷州歌的调式多以“La”音和“re”音为主,这种发声特质与古时候雷州人民生活艰苦,情绪压抑也有一定的关系。雷州歌发音基本上是一字一音,且讲究格律,主音突出,调性稳定,尤其是讲究第二、四句的押韵,音质上有质朴、豪放的特点。这也是雷州歌独特韵律美的展现。
(二)表现手法
雷州歌是雷州人民智慧的结晶,雷州人民用它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心情等多个方面。雷州歌历史悠久,吸收了诸多文化,因而表现手法与古诗词表现手法有很多类似,如赋、比、兴、夸张、重叠等。比如赋是一种直接的表现手法,而雷州歌正是雷州人民表达生活的歌曲,因而这种手法十分常用。再比如“小罐煲饭屈坏米,小夫原来屈坏妻……”这句雷州歌就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将小罐比作小夫,让人一听就能有生活中的场景感。
三、雷州半岛民歌的演唱风格
(一)曲调特点
雷州歌的曲調特点是通过唱腔来表现的,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唱腔,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歌谣腔,这种唱腔音域较窄,通常是五、六度,且多用主音与下属音。对唱腔是雷州人民即兴创作的,由于是即兴而唱,因而旋律婉转,其中加一些节拍和衬词来拖一些时间,整体特点是唱词贴切、声音优美。戏剧唱腔也称“雷州歌剧”,是用雷州歌来描述一些故事,这种唱腔节奏自由、旋律变化多彩,情感丰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二)吐字咬字及语言特征
宋朝文人寇准、苏轼等人都曾流放雷州,他们的到来为雷州带来了中原文化,雷州人感受到了格律的启发,因而将唐诗七绝的模式也融入了雷州歌中,加上雷州歌独特的“声调”,使得雷州歌得以丰富和完善。雷州话讲究抑扬顿挫,因而雷州歌也是非常工整的,具有格律特点。但音乐毕竟与说话不同,人们为了让雷州歌更加动听,在其中加入了不少趁词,如呀、呃、哇、哎、吗、啊等。而且雷州歌还分真声和假声,真声是雷州歌本身的发音。雷州歌发声韵母有47个,比普通话还多12个,因而富有民族唱腔。假声主要是女声演唱,如“开天辟地活多载”就是一首假声民歌。
四、雷州半岛民歌的所体现人文情怀
(一)讴歌生活
雷州歌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雷州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雷州歌的起源我们知道,它具有记录文字、传授经验的作用,因此雷州歌的创作是以生活基础为前提的,这就形成了雷州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老少皆宜的特点。雷州歌最早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是人们讴歌生活的重要方式。比如雷州歌《风云莫测》中唱到:“晴天霹雳惊闪电,陆地沉沦总倒颠……”这首歌唱的是雷州半岛上的自然灾害,暗示了雷州人顽强拼搏的精神。雷州歌是老百姓生产和生活时创作的歌曲,用雷州话演绎是为了将其更好地表达出来。
(二)情感载体
雷州歌没有固定的曲调和框架,演奏者可以自由发挥,可以或快或慢,可以将歌曲唱的悠扬、喜悦,也可以唱的凄苦、悲怆,甚至还可以一调多腔地演绎。此外,雷州歌语言朴实、曲调流畅,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说雷州歌是雷州人民情感的载体。从雷州歌的产生来看,古时候的雷州是贬官和流放之地,文人们以歌来抒发自己压抑的情感。到后来,雷州人民用雷州歌来抒发生活感受,歌词的内容有环境、风俗、生活习惯、气候等,歌曲演绎不拘一格,深受雷州人民的喜爱。
五、结语
雷州歌湛江的特色文化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千百年来,雷州歌经过了由谚到谣到歌的演变,在发声特质、表现手法、曲调、吐字上都有着雷州地域特色,是雷州人民讴歌生活、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弘扬民族文化的新形式下,研究雷州歌对民族文化的发言和传承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建华.社会学视域下的雷歌音乐文化传承[J].音乐创作,2017(07):127-129.
[2]郭成龙,张娜.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雷州歌”的传承策略之探索性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03):67-70.
[3]刘福瑞.雷州歌的发声特征、演唱风格及借鉴[J].中国音乐,2015(03):190-192+221.
[4]蔡觉民.雷州歌腔的类型与结构[J].艺术研究,2013(03):64-67.
[5]孙建华.粤西雷州歌之词乐赏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