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名影視编剧邹静之有句话曾经在业界广为流传,“三流的编剧写故事,二流的编剧写人物,一流的编剧写情怀”。当下,情怀不仅成为影视创作的最高追求,而且成为众多影视作品营销的不二选择。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诸多以情怀为旗帜的影视作品在口碑与市场上的毁誉参半,却客观上提醒人们,影视作品要真正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我们就必须认真地辨析影视作品中情怀的内涵与价值所在。
互联网时代众多影视作品之所以诉诸情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怀旧。具体而言,近年来影视作品在表现其怀旧情怀时,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新作源于对当年经典作品的重拍。如2016年刘镇伟执导的《大话西游3》,改编于1994年他本人执导的《大话西游》。20多年过去了,刘镇伟重新延续《大话西游》的故事,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试图以此激发影迷们的怀旧情怀。其二,源于对当年流行歌曲的演绎。流行歌曲不仅意味着大众审美的时尚化,而且烙印着一个年代的大众记忆。如2014年郭帆执导的《同桌的你》,源于1994年高晓松创作的同名校园民谣。当它在20年后被改编为同名的电影文本时,客观上就构成了双重的怀旧审美空间而召唤着当年的歌迷们竞相走进影院。其三,对某一特定历史记忆的泛情怀影视作品。与翻拍片相比,这些影视作品没有什么原型或母体可资借鉴,但是它们仍然与翻拍片相似,渗透着对特定历史往事的追忆与缅怀。如1977年我国开始恢复高考,无疑是一个改变个人乃至民族命运的重大且深刻的历史事件。2009年江海洋执导的《高考1977》,将镜头聚焦于30年前这一“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的高考时刻,唤醒了无数当年亲历者的怀旧情怀。
在互联网时代,影视作品刮起这种怀旧风,是有其深刻的原因。媒介是人的延伸,互联网技术,使人类社会迈入了信息社会时代,曾经横亘在人际互动的时间和空间这一难以逾越的障碍,在互联网时代被最大限度地压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谓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在农耕时代由于远隔千山万水而只是存在于艺术的想象之中,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则由于飞机、高铁和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而成为大众普遍可以感受可以体验的现实或虚拟现实。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影视作品本来就隐含了对受众的期待视野。互联网时代,影视创作更有可能运用互联网的用户思维,通过大数据的分析,针对不同的受众开展精准营销,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怀旧氛围,慰藉着在现代社会中充满焦虑的消费人群。
但也应该看到,影视作品沉溺于怀旧,暴露了其原创力的不足。众所周知,影视作品之所以“怀旧”,其创作灵感主要依赖于这个“旧”的母题。这个“旧”的母题,用互联网时代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所谓的“IP”。IP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英文简称,在国内却被演绎为曾经轰动的经典作品,因为渗透着特定阶段人们的情感记忆而具有无限衍生可能。因此,当影视创作纷纷从曾经成功的“IP”中去寻求灵感,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母题的光环而规避制作的风险,但却因此而失去了其题材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文艺创作时指出,“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影视剧创作中,如果其“情怀”一味停留于对过去时光的“怀旧”,那么客观上就会把创作“关在象牙塔里”,就“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其作品就可能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影视作品要创作出具有高峰意义的精品力作,就必须真正拥有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创作能力和情怀。近年来,诸如《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大江大河》等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横空出世,正体现了我国影视剧创作勇于面向现实、关注现实的人间情怀。
(作者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视剧创作现状与传播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6BC041)的阶段性成果】
互联网时代众多影视作品之所以诉诸情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怀旧。具体而言,近年来影视作品在表现其怀旧情怀时,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新作源于对当年经典作品的重拍。如2016年刘镇伟执导的《大话西游3》,改编于1994年他本人执导的《大话西游》。20多年过去了,刘镇伟重新延续《大话西游》的故事,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试图以此激发影迷们的怀旧情怀。其二,源于对当年流行歌曲的演绎。流行歌曲不仅意味着大众审美的时尚化,而且烙印着一个年代的大众记忆。如2014年郭帆执导的《同桌的你》,源于1994年高晓松创作的同名校园民谣。当它在20年后被改编为同名的电影文本时,客观上就构成了双重的怀旧审美空间而召唤着当年的歌迷们竞相走进影院。其三,对某一特定历史记忆的泛情怀影视作品。与翻拍片相比,这些影视作品没有什么原型或母体可资借鉴,但是它们仍然与翻拍片相似,渗透着对特定历史往事的追忆与缅怀。如1977年我国开始恢复高考,无疑是一个改变个人乃至民族命运的重大且深刻的历史事件。2009年江海洋执导的《高考1977》,将镜头聚焦于30年前这一“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的高考时刻,唤醒了无数当年亲历者的怀旧情怀。
在互联网时代,影视作品刮起这种怀旧风,是有其深刻的原因。媒介是人的延伸,互联网技术,使人类社会迈入了信息社会时代,曾经横亘在人际互动的时间和空间这一难以逾越的障碍,在互联网时代被最大限度地压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谓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在农耕时代由于远隔千山万水而只是存在于艺术的想象之中,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则由于飞机、高铁和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而成为大众普遍可以感受可以体验的现实或虚拟现实。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影视作品本来就隐含了对受众的期待视野。互联网时代,影视创作更有可能运用互联网的用户思维,通过大数据的分析,针对不同的受众开展精准营销,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怀旧氛围,慰藉着在现代社会中充满焦虑的消费人群。
但也应该看到,影视作品沉溺于怀旧,暴露了其原创力的不足。众所周知,影视作品之所以“怀旧”,其创作灵感主要依赖于这个“旧”的母题。这个“旧”的母题,用互联网时代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所谓的“IP”。IP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英文简称,在国内却被演绎为曾经轰动的经典作品,因为渗透着特定阶段人们的情感记忆而具有无限衍生可能。因此,当影视创作纷纷从曾经成功的“IP”中去寻求灵感,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母题的光环而规避制作的风险,但却因此而失去了其题材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文艺创作时指出,“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影视剧创作中,如果其“情怀”一味停留于对过去时光的“怀旧”,那么客观上就会把创作“关在象牙塔里”,就“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其作品就可能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影视作品要创作出具有高峰意义的精品力作,就必须真正拥有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创作能力和情怀。近年来,诸如《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大江大河》等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横空出世,正体现了我国影视剧创作勇于面向现实、关注现实的人间情怀。
(作者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视剧创作现状与传播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6BC04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