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学科视阙下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dea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超学科视阈下英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强调在文化多元性和世界连通性的超学科背景下进行学习,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注重运用各种符号资源来习得语言和文化。运用语言、视觉、听觉等多模态符号系统,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构建意义,提高多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即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具有沟通技巧、思辨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超学科;多元识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86-02
  人类已进入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化时代,识读能力必定是多模化的、多元化的。英语语言教学培养模式的重心应从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识读逐渐转移到由更多符号系统组成的多元识读。多元识读是指学习者基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历,创造性地运用信息通讯技术,通过语言、视觉、听觉等多模态形式批判地识读和理解多媒介提供的信息的能力[1]。
  超学科是横跨或超越不同的学科、取代并超越它们的一种新视角和一种新的学习体验,调整构建了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超学科视阙下的英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旨在整合和重构英语及其他学科,在文学、语言、教育、哲学、科技、政治、信息等领域[2],实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升华。
  一 研究背景
  1 多元识读研究发展
  随着符号学、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多元识读进行研究,其理论建树主要涉及:多元识读的形式和意义研究[3-4];多元识读的符号学研究[5-6];多元识读的认知隐喻研究[7];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及英语教学改革[8]。
  纵观多元识读研究的发展历史,其间蕴含着如下趋势:多元识读的表现形式和交流方式包含对多媒体、多媒介、多文化、多学科的理解与应用,故多元识读的研究应该超越语言学的藩篱,与其他学科,如符号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新闻学、心理学、美学等领域交叉、互补、融合;研究对象也应从语言文字扩展到音乐、图片、影像、网页设计和建筑风格等多种社会符号系统[9];现代科技不断开发出的新的模态方式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乐趣与便利,人类对多模态运用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合理有效地利用多模态交流沟通将是衡量语言学习者的又一重要标准。
  2 超学科研究发展
  超学科不是将各学科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叠加或混合,也不仅仅是各部分总和的一种协同作用和整体效应,而是可以为真实世界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新视野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10]。传统语言教学局限于培养学生读、写书本上的、官方认可的、标准形式的语言,即正式的、单语言的、单文化形态的、规则的语言形式,所提出的学科改革及识读能力培养方案也大多拘囿于学科本身,阻碍了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快速发展。超学科视阈下英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重整英语学科内容,重构英语学科结构,融合学科精华,协调学科运作,培养出具有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思辨精神、实践创新能力的多元化人才。
  二 超学科视阙下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框架
  超学科视阙下大学英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积极的、动态的过程。本研究以实景实践(situated practice)、明确指导(overt instruction)、批判性框架(critical framing)和转化实践(transformed practice)四方面教学方式为基本框架[11],结合实际教学环境与条件,开展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研究。
  1 实景实践
  对实际交际过程的模拟,以学生的经历和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来发展某些基本技能或者获取某些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历扮演不同角色,使自己沉浸于构建意义的操练之中。
  2 明确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干预,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并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知识和经历进行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在交流协商中通过意义建构,实现知识扩展,并将新知识转化为更高程度的理解和表征能力。
  3 批判性框架
  学生运用自己的历史、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价值观的知识体系,以一定的个人或社会距离客观地来看待自己学习的东西,建设性地批评它,解释它在整个文化中的位置,创造性地延伸和应用它,并能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张德禄2012:13)。
  4 转化实践
  教师帮助学生学会整合不同的符号系统以创造出一个适合自身情境的文本并建构意义。这种通过多媒介对多元符号的识读可以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实际沟通能力。学校及院系应积极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如山区英语支教活动或者国际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公共场所、权力机构和社区所使用的发展中的语言,各专业的学生结合服务主题,充分发挥自己专长,结合有限的社会资源,调动尽可能多的模态方式,在摸索与实践中挖掘自己的潜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英语学习的学以致用。
  三 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意义
  Brewer[12]认为,大学分散的各个院系把知识和问题割裂成狭小的区块,世界的问题也将因此一直无法解决。因此,超学科视阈下的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促使教育政策制定层面尽快转变传统办学理念,逐步突破学科间的界限,使人文与科学两种学科彼此消除隔阂,逐渐靠近、交融并创造出全新的学科模式。大学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引入多模态和多种符号系统,丰富了学习内容和方式,优化了教学手段和媒介,强调了语言的输出与实际运用,创造了学生参与课堂内外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直接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了师生、生生共同学习与合作。
  超学科视阈下的大学英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摒除工具型的办学理念,打破人文和科学学科之间的界限,各学科贡献自己的基础知识,学科间相互吸收融合,最终实现1+1>2的整合效应。教学过程中,重点将读写能力的理念和涵盖范围放在多样的文化、语言以及日趋加强的全球化的背景中考虑,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人文性、思想性和研究性,使学生在具备多模态话语识读素质的同时,增强对当今世界的整体意识,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生存能力。   总之,英语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以语言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因此在全面推进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作为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引导者首先应树立超学科的学科发展意识,引导学生立足课堂,注重通过多媒体网络的音频、视频、电影片断等真实材料学习英语,摒除语言仅仅是工具的错误观点;其次,要做好从课堂主导到辅导的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引导并辅助学生利用各种符号资源建构知识, 并增强对网络信息等各类文本的批判能力。再次,制定合理的英语多元识读能力考查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培养方案。
  实景实践的教学框架中,因受到环境和技术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实现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使用视频、模拟软件等科技手段提高实景实践环节的逼真度,或有层次地安排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涉外社交活动,以尽可能多地创造真实的社交场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到真实的语言素材,在动态、真实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多模态素材。
  参考文献
  [1]葛俊丽,罗晓燕. 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 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 2010(5).
  [2]李颖. 课模式的动因论——超学科分析的视角[J] .中国外语,2013(1).
  [3]Cope, B., &Kalantzis, M. Productive Diversity: Organizational Life in the Age of Civic Pluralism And Total Globalization. [M]. Sydney: Harper Collins, 1995.
  [4]胡壮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1) .
  [5]Kress, G. & T. van Leeuwen.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 London: Routledge, 1996.
  [6]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 2003(5).
  [7]Forceville, C. 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 [M].London: Routledge, 1996.
  [8]张德禄. 多模态课堂话语的模态配合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1) .
  [9]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 2007(5) .
  [10]Somerville, M. A. & Rapport, D. J. Transdisciplinarity:
  Recreating Integrated Knowledge [M]. Oxford: EOLSS, 2000.
  [11]New London Group.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 [A]. In B. Cope & M. Kalantzis (eds.). Multiliteracies: Literacy Learning and the Design of Social Futures [C]. Melbourne: Macmillan, 2000.
  [12]Brewer, G. D. The Challengers of Interdisciplinarity [J].
  Policy Science, 1999(32).
其他文献
[摘 要] 隐性德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有效构成包括:课程体系;调节资源;网络媒体资源;精神资源;物质资源。可通过加强隐性教育课堂教学的渗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资源挖掘校园活动;利用新媒体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资源的整合这四条途径加以有效运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隐性德育 ;德育资源;运用  
期刊
[摘 要] 当今多元文化背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影响。相应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通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一些实践中的探索和对策,从多方面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多元文化;大学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现在,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逐步完善。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是法律职业体系成熟化的一个标志。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法律上的学习和一些法律精神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有效正常实施。但是高校对校内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明显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用时太少、教学不系统等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
期刊
[摘 要]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引发了众多学者的热议。笔者以从事高等教育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谈谈学习“钱学森之问”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32-02  一 博士研究生培
期刊
[摘 要] 对民办本科院校来说,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深化改革,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案例教学做到切实有效,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出使社会、学校、家长满意的毕业生。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110-03  山西工商学院
期刊
[摘 要] 为适应当前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状况,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当前已有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围绕“中医健康理念”,培养传统型和中西结合型卓越中医师,经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并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传统中医特色与现代教育手段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将继承中医传统与创新中医思维、发扬中医优势相融合,初步建立起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 卓越中医师;
期刊
[摘 要] 大学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大学课堂组织与管理是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课堂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者,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特殊地位和角色特点,决定了其在大学课堂组织与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浅述大写课堂存在的一些疾病及形成原因,强调教师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其角色特点,对教师角色进行多维解读。  [关键词] 教师;角色;课堂组织与管理  [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管理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必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满足学生的合理诉求,通过耐心、细心、真心地工作,使学生在身心、专业和素质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而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关键词] 实习管理;人性化;就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48-03  学生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
期刊
[摘 要] 近年包括法学界、政治学界在内的知识界越来越重视并倡导校方和师生的共同治理。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共同治理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更是因为近年我国大学的内在构成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已经形成,校内不公平现象突出,学术造假时常出现,现存的许多机制体制阻碍了大学各项事业的进步:凡此种种都意味着大学在治理体制和能力方面正面临诸多新的严峻挑战。面对这种情形,校方应该将法治文明的价
期刊
[摘 要]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在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责任观、弘扬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启迪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 延安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