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的生存生活离不开建筑,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也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建筑乃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电气系统作为建筑中的一项重要系统,也正逐渐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智能化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
近年来,建筑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智能化建筑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智能化建筑中,采用先进的电气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建筑中各项电气设备的控制,从而既节省了能源、减轻了人工负担,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与运行效率。
1、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也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对任何事物都追求高效、快捷,建筑也不例外,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智能化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化建筑通过运用电气智能化技术来控制建筑中的种种电气设备。
2、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点
2.1安全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中的各种电气设备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它们一方面实现了建筑中许多先进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设备的操作难度较大,一不小心可能因为人工操作失误而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从而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运用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后,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来对建筑中的各类电气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2.2联动性
在智能化建筑中,每个部分虽然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同时也是在整体上相统一的,而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是实现这种统一的关键。通过电气智能化技术,可以将建筑中各部分连接起来,如照明系统、排水系统以及暖通空调系统等之间相互连接、有机结合、良好互动,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的整体运行效率。
3、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与应用
一般的办公商业项目智能化系统具体配置有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根据甲方要求及项目性质增设多媒体会议系统、背景音乐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功能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如下:
3.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3.1.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DC)技术,对楼内机电设备进行监视及节能控制,以保证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节约能源;系统采用集散控制方式的两层网络结构——管理层、控制层。
3.1.2监控内容
系统监控内容包括:冷热源系统、新风机组、空调机组、热回收机组、送排风机、给排水设备等建筑机电设备,
3.2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采用开放式网络拓扑架构,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传递,满足办公网络信息化传输需求。系统包含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六部分。
3.2.1工作区
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该部分内容随终端设备(电脑、电话等)进行配置、安装。
3.2.2配线子系统
由前端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弱電间配线设备的水平配线线缆、电信间(弱电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三部分组成。
3.2.3干线子系统
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跳线组成。
3.2.4设备间
设备间是本建筑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设备间用于安装配线设备、程控电话交换机、核心交换设备、存储设备等。
3.2.5进线间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讯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用于安装运营商接入设备,并对接入线缆进行分配。网络/电话外进线由弱电进线间引入,电缆引入端设置浪涌保护器。
3.2.6管理间
系统设计、施工过程需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以及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示和记录。
3.3计算机网络系统
3.3.1系统架构
系统一般采用两层星型网络架构--核心层、接入层。
3.3.2系统设计
智能化设备网为各智能化子系统提供数据、图像、控制信号的可靠传输。系统采用两层网络架构:核心层、接入层,满足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网络传输要求。核心交换机一般设置在弱电机房。接入交换机设置在楼层弱电间综合布线机柜中。
3.4有线电视系统
考虑到广电部门因素,一般采用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络进行设计。对于信号源以及接入方式,由甲方协调广电确定。
3.4.1系统设计指标
系统采用862MHz双向邻频传输方式。系统数字信号电平应低于模拟电视信号电平。图像质量达到四级标准。
3.4.2系统设计
外进线光缆沿室外管网进入弱电机房,引入端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各楼层弱电间内经光接收机转换发大后采用“分配-分支”传输方式,采用同轴电缆将电视信号输送到各个末端。
3.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3.5.1系统架构
采用数字监控系统,由视频源、传输交换设备、管理控制及存储设备、视频显示设备等组成。
3.5.2监控中心
安防监控室内设置管理控制设备、存储设备、视频显示设备以及传输交换核心设备。监控中心设置为禁区,预留与上一级接处警中心的通信接口,满足安防管理需要。监控中心内配置电视墙,对前端监控图像进行循环显示。
3.5.3摄像机配置
摄像机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分辨率、监视范围、监视区域照度、外观及安装方式等。
3.6室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
室内移动通讯覆盖系统可确保工作人员及观众的手机及无线电话在楼内各区域能正常使用,确保手机及无线电话信号质量。本系统由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进行设计与工程实施。
3.7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系统可按照原编制的保安人员巡查程序,通过信息识读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记录。系统管理工作站设置在安防控制室,系统由手持式巡更棒、信息钮、数据传输管理设备、相应的巡更管理软件等组成。
结语:
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点主要在于其的安全性、联动性以及全方位监控,而在具体的设计与应用中,重点主要在于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优化电气工程设备以及电气工程故障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政.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1):118-119.
[2]朱雨.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的分析[J].居舍,2017(31):49+64.
[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作者简介:
刘强,青岛万达东方影都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王丽丽,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山东济南。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
近年来,建筑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智能化建筑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智能化建筑中,采用先进的电气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建筑中各项电气设备的控制,从而既节省了能源、减轻了人工负担,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与运行效率。
1、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也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对任何事物都追求高效、快捷,建筑也不例外,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智能化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化建筑通过运用电气智能化技术来控制建筑中的种种电气设备。
2、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点
2.1安全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中的各种电气设备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它们一方面实现了建筑中许多先进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设备的操作难度较大,一不小心可能因为人工操作失误而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从而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运用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后,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来对建筑中的各类电气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2.2联动性
在智能化建筑中,每个部分虽然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同时也是在整体上相统一的,而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是实现这种统一的关键。通过电气智能化技术,可以将建筑中各部分连接起来,如照明系统、排水系统以及暖通空调系统等之间相互连接、有机结合、良好互动,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的整体运行效率。
3、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与应用
一般的办公商业项目智能化系统具体配置有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根据甲方要求及项目性质增设多媒体会议系统、背景音乐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功能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如下:
3.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3.1.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DC)技术,对楼内机电设备进行监视及节能控制,以保证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节约能源;系统采用集散控制方式的两层网络结构——管理层、控制层。
3.1.2监控内容
系统监控内容包括:冷热源系统、新风机组、空调机组、热回收机组、送排风机、给排水设备等建筑机电设备,
3.2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采用开放式网络拓扑架构,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传递,满足办公网络信息化传输需求。系统包含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六部分。
3.2.1工作区
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该部分内容随终端设备(电脑、电话等)进行配置、安装。
3.2.2配线子系统
由前端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弱電间配线设备的水平配线线缆、电信间(弱电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三部分组成。
3.2.3干线子系统
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跳线组成。
3.2.4设备间
设备间是本建筑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设备间用于安装配线设备、程控电话交换机、核心交换设备、存储设备等。
3.2.5进线间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讯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用于安装运营商接入设备,并对接入线缆进行分配。网络/电话外进线由弱电进线间引入,电缆引入端设置浪涌保护器。
3.2.6管理间
系统设计、施工过程需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以及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示和记录。
3.3计算机网络系统
3.3.1系统架构
系统一般采用两层星型网络架构--核心层、接入层。
3.3.2系统设计
智能化设备网为各智能化子系统提供数据、图像、控制信号的可靠传输。系统采用两层网络架构:核心层、接入层,满足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网络传输要求。核心交换机一般设置在弱电机房。接入交换机设置在楼层弱电间综合布线机柜中。
3.4有线电视系统
考虑到广电部门因素,一般采用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络进行设计。对于信号源以及接入方式,由甲方协调广电确定。
3.4.1系统设计指标
系统采用862MHz双向邻频传输方式。系统数字信号电平应低于模拟电视信号电平。图像质量达到四级标准。
3.4.2系统设计
外进线光缆沿室外管网进入弱电机房,引入端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各楼层弱电间内经光接收机转换发大后采用“分配-分支”传输方式,采用同轴电缆将电视信号输送到各个末端。
3.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3.5.1系统架构
采用数字监控系统,由视频源、传输交换设备、管理控制及存储设备、视频显示设备等组成。
3.5.2监控中心
安防监控室内设置管理控制设备、存储设备、视频显示设备以及传输交换核心设备。监控中心设置为禁区,预留与上一级接处警中心的通信接口,满足安防管理需要。监控中心内配置电视墙,对前端监控图像进行循环显示。
3.5.3摄像机配置
摄像机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分辨率、监视范围、监视区域照度、外观及安装方式等。
3.6室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
室内移动通讯覆盖系统可确保工作人员及观众的手机及无线电话在楼内各区域能正常使用,确保手机及无线电话信号质量。本系统由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进行设计与工程实施。
3.7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系统可按照原编制的保安人员巡查程序,通过信息识读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记录。系统管理工作站设置在安防控制室,系统由手持式巡更棒、信息钮、数据传输管理设备、相应的巡更管理软件等组成。
结语:
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点主要在于其的安全性、联动性以及全方位监控,而在具体的设计与应用中,重点主要在于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优化电气工程设备以及电气工程故障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政.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1):118-119.
[2]朱雨.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的分析[J].居舍,2017(31):49+64.
[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作者简介:
刘强,青岛万达东方影都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王丽丽,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山东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