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高黏血症 血液流变学
高黏血症(亦称高黏滞综合征)是由于一种或几种血液黏滞因子升高,使血液过度黏稠、血流缓慢所造成,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高黏血症不仅在老年人中发病,并且在青壮年人中大有增加之趋势。高黏血症可造成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甚至血栓形成,特别对于中老年的高黏血症,如长期不治疗可导致血栓性疾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高黏血症的治疗对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40例门诊高黏血症患者,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均为门诊患者,诊断标准按照廖氏《血液流变学》[1]及王氏《实用临床血液流变学》[2]的高黏血症标准:全血黏度≥6.87mpa.s-1、全血还原黏度≥15.6map,s-1、血浆黏度≥1.8mpa.s-1、纤维蛋白原≥4.08.1-1。本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3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8例,高脂血症5例,糖尿病4例。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耳鸣、眩晕、四肢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肢体麻木等。
血液采集:所有患者均前夜禁食12小时,于次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每份血样以浓度为30U/ml的肝素抗凝处理,血液必须充分与抗凝剂混合,需避免剧烈振摇以免溶血。取血后一般静置20分钟后开始进行测定。采用2280仪器在4小时内完成测试工作。
治疗方法:丹参注射液20~30ml+生理盐水(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川芎嗪注射液4~6ml+生理盐水(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1个月后复查血流变。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精神轻松,体力活动适度,高纤维低脂饮食,未用降脂及其他影响血液黏度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用药期间注意是否有出血、胃部不适、嗜睡、口干等。
统计方法: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美国sps8.0统计软件,做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疗效:本组40例患者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对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具有较好疗效(见表)。
黏度实验数据:黏度(mpa.s-1)
不良反应:4例胃部不适,2例过敏。
讨 论
高黏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变,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均可有血液黏度升高,是许多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高黏血症中诸黏滞因子的升高是各种类型缺血性及心血管疾患的共同特点。引起高黏血症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关系尤为密切,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的增加及血小板聚集增多均可使血液黏性增加,血小板聚集增多,血管壁增厚,弹性减弱,引起动脉硬化,血流缓慢,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或缺血没有临床表现,但导致组织缺氧和酸中毒,从而引起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变化,这些反应使血液黏度进一步升高,造成恶性循环。高黏血症被认为是诱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或直接因素,在脑血管防治中目前也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主要依据。而且高血压与血液黏度异常在高血压病的发展中呈恶性循环,血液流变学异常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关系。高黏血症也是心肌梗死的先兆。因此及时采用各种措施纠正血流变异常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抑制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聚集,钙离子阻滞及消除自由基的作用,且丹参能明显降低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川芎嗪的化学名为四甲基吡嗪,能够提高血小板中cAMP含量,对血栓烷A2(TXA2)的活性和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能够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缺氧能力及增加脑血流,具有良好的抗栓效应和溶血栓的作用。对高黏血症、高凝血症、微循环障碍及体内血栓形成等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40例患高黏血症的患者,其血流变变化如下:①具有降低血液浓稠性,使全血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细胞比容降低,②具有降低血液凝固性,使纤维蛋白原降低,③具有降低血浆中某些大分子物质,使血浆黏度降低,④具有使红细胞聚集性下降,血沉减慢。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能够扩张血管明显改善微循环,使组织缺氧状态好转,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集作用,防治血栓形成。能够预防和治疗血液的高黏滞状态,对于减少或消除缺血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疗效确定,可作为治疗高黏血症的临床一线用药。基础医院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福龙,陈文杰.血液流变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2 王怡,主编.实用临床血液流变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
3 翁维良,等.血液流变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北京:科技出版杜,1989
高黏血症(亦称高黏滞综合征)是由于一种或几种血液黏滞因子升高,使血液过度黏稠、血流缓慢所造成,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高黏血症不仅在老年人中发病,并且在青壮年人中大有增加之趋势。高黏血症可造成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甚至血栓形成,特别对于中老年的高黏血症,如长期不治疗可导致血栓性疾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高黏血症的治疗对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40例门诊高黏血症患者,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均为门诊患者,诊断标准按照廖氏《血液流变学》[1]及王氏《实用临床血液流变学》[2]的高黏血症标准:全血黏度≥6.87mpa.s-1、全血还原黏度≥15.6map,s-1、血浆黏度≥1.8mpa.s-1、纤维蛋白原≥4.08.1-1。本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3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8例,高脂血症5例,糖尿病4例。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耳鸣、眩晕、四肢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肢体麻木等。
血液采集:所有患者均前夜禁食12小时,于次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每份血样以浓度为30U/ml的肝素抗凝处理,血液必须充分与抗凝剂混合,需避免剧烈振摇以免溶血。取血后一般静置20分钟后开始进行测定。采用2280仪器在4小时内完成测试工作。
治疗方法:丹参注射液20~30ml+生理盐水(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川芎嗪注射液4~6ml+生理盐水(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1个月后复查血流变。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精神轻松,体力活动适度,高纤维低脂饮食,未用降脂及其他影响血液黏度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用药期间注意是否有出血、胃部不适、嗜睡、口干等。
统计方法: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美国sps8.0统计软件,做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疗效:本组40例患者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对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具有较好疗效(见表)。
黏度实验数据:黏度(mpa.s-1)
不良反应:4例胃部不适,2例过敏。
讨 论
高黏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变,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均可有血液黏度升高,是许多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高黏血症中诸黏滞因子的升高是各种类型缺血性及心血管疾患的共同特点。引起高黏血症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关系尤为密切,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的增加及血小板聚集增多均可使血液黏性增加,血小板聚集增多,血管壁增厚,弹性减弱,引起动脉硬化,血流缓慢,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或缺血没有临床表现,但导致组织缺氧和酸中毒,从而引起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变化,这些反应使血液黏度进一步升高,造成恶性循环。高黏血症被认为是诱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或直接因素,在脑血管防治中目前也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主要依据。而且高血压与血液黏度异常在高血压病的发展中呈恶性循环,血液流变学异常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关系。高黏血症也是心肌梗死的先兆。因此及时采用各种措施纠正血流变异常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抑制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聚集,钙离子阻滞及消除自由基的作用,且丹参能明显降低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川芎嗪的化学名为四甲基吡嗪,能够提高血小板中cAMP含量,对血栓烷A2(TXA2)的活性和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能够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缺氧能力及增加脑血流,具有良好的抗栓效应和溶血栓的作用。对高黏血症、高凝血症、微循环障碍及体内血栓形成等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40例患高黏血症的患者,其血流变变化如下:①具有降低血液浓稠性,使全血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细胞比容降低,②具有降低血液凝固性,使纤维蛋白原降低,③具有降低血浆中某些大分子物质,使血浆黏度降低,④具有使红细胞聚集性下降,血沉减慢。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能够扩张血管明显改善微循环,使组织缺氧状态好转,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集作用,防治血栓形成。能够预防和治疗血液的高黏滞状态,对于减少或消除缺血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疗效确定,可作为治疗高黏血症的临床一线用药。基础医院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福龙,陈文杰.血液流变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2 王怡,主编.实用临床血液流变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
3 翁维良,等.血液流变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北京:科技出版杜,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