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冷的冬天里,手捧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绵软的馄饨皮儿,浓香的馅料,唇齿舌尖都洋溢着幸福的美味。其实,这美滋美味的馄饨,背后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人们都热衷这一美食,其吃法也在大江南北流行起来,于是,形成了差别各异的形态与名称。
史说馄饨的由来
馄饨,古作“月昆月屯”,乃汤饼一种,即饼中夹馅,入汤煮之。
馄饨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扬雄的《方言》:“饼谓之饦,或谓之饨。”馄饨现存最早的实物是1978年在山东省滕州出土的春秋中晚期薛国故城里发现的,在这里共挖掘了9个墓葬,其中有一座是春秋时代的薛国君主墓。在该墓出土的一套青铜礼器中,有一个锈蚀的铜器,里面整整齐齐排放着一些白色食品。它们为个体三角形,内包有屑状馅料。
关于形态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顔之推,唐人段公路称馄饨为“馄饨饼”,崔龟图注曰:“顔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完全是饺子的形态。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
唐宋时,都市内已多馄饨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佾》已提及“萧家馄饨”。宋朝冬至日已有吃馄饨之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都人最重一阳贺冬……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陆游《剑南诗稿》亦记此谚,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那时的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之一。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所以也叫交子,加食旁成饺子。
清初史料记载:“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此风俗一直绵延至今,此“饽”字可能是“馎”字的俗字。满族称之为“子孙饽饽”。
形态各异的各地馄饨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和其形制和习俗很类似的馄饨挑子,川人称为抄手担子。四川的饺子也是纯肉馅的,和全国不同,后来盛行的也是韭菜饺,和北方不同。馄饨皮大多为6-8厘米见方,也有上面5厘米,下面7厘米的等腰梯形。馄饨的形态其实有:圆形、圆筒形、半圆形(类似水饺)、长方形(对边对折)、三角形(对角对折)。
馄饨就是对角对折,讲究的就要抄起来,成元宝状,简便的就是对角之后再斜折成漏斗状。成都的烧麦也是馄饨的一种吧,呈圆筒形,上面只略微收小不封口,馅是糯米肉馅。
福建的扁食,是圆球形,很小,皮薄到透明。在这里的扁就是打的意思,先将猪排骨上的肉耐心地剔下,然后是两大汉隔着橔子对站,用木槌使劲擂打,通常2斤肉至少得打1个小时,等打成浆糊状后,再加入各类调料后制成,劲道弹牙,类似鱼丸、牛丸。
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温州馄饨和清汤的包法一样。
湖北有包面和馄饨,包面皮小肉少,随意对折。
江西称清汤,上海人称为“小馄饨”,和抄手的区别是先包一个角用拇指压住不放手,再把其它三个角依次压在一起,然后抽出拇指。
新疆曲曲是近似汉族的饺子和馄饨之间的一种面食,和面,擀成薄片,切成6-7cm见方的小方片。再把肥羊肉剁成肉泥,用肉泥、洋葱末加盐、胡椒粉、孜然粉和少许肉汤和成馅。切羊尾油成小方丁(哨子)。用面皮逐个包馅,先成饺子状,把两头从底部弯曲捏合。在肉汤煮开时,放入包好的曲曲。煮熟时,把切好的羊尾油丁倒入煮开,汤里放些揉碎的薄荷叶或香菜末即可舀出盛碗。皮薄馅嫩,散发出特有的香气,风味别具特色,十分爽口。
广东则以粤语的谐音称为云吞,云吞的制法是以云吞皮包裹剁碎的馅料。广东云吞的云吞皮以鸡蛋及面粉制成,切成约8cm见正方。馅料则以肥、瘦猪肉、鲜虾仁,加入鱼碎及蛋黄、调料混成。广东云吞的包法一般讲求快速,不一定要逐步整齐折合起来。大小则以能一口吞下一颗为标准。
云吞多数是以开水灼熟,加入面和汤成为云吞面。亦有只吃净云吞。在香港,亦有部分餐馆把云吞放在热油内炸至金黄香脆奉客,是为“炸云吞”,此做法亦在外国流行。而四川家常也有“锅贴抄手”,用在菜上就是“响铃抄手”。
说来说去,各地的皮馅煮法真是穿叉互易,实在也是浑沌不清了。
史说馄饨的由来
馄饨,古作“月昆月屯”,乃汤饼一种,即饼中夹馅,入汤煮之。
馄饨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扬雄的《方言》:“饼谓之饦,或谓之饨。”馄饨现存最早的实物是1978年在山东省滕州出土的春秋中晚期薛国故城里发现的,在这里共挖掘了9个墓葬,其中有一座是春秋时代的薛国君主墓。在该墓出土的一套青铜礼器中,有一个锈蚀的铜器,里面整整齐齐排放着一些白色食品。它们为个体三角形,内包有屑状馅料。
关于形态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顔之推,唐人段公路称馄饨为“馄饨饼”,崔龟图注曰:“顔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完全是饺子的形态。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
唐宋时,都市内已多馄饨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佾》已提及“萧家馄饨”。宋朝冬至日已有吃馄饨之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都人最重一阳贺冬……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陆游《剑南诗稿》亦记此谚,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那时的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之一。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所以也叫交子,加食旁成饺子。
清初史料记载:“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此风俗一直绵延至今,此“饽”字可能是“馎”字的俗字。满族称之为“子孙饽饽”。
形态各异的各地馄饨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和其形制和习俗很类似的馄饨挑子,川人称为抄手担子。四川的饺子也是纯肉馅的,和全国不同,后来盛行的也是韭菜饺,和北方不同。馄饨皮大多为6-8厘米见方,也有上面5厘米,下面7厘米的等腰梯形。馄饨的形态其实有:圆形、圆筒形、半圆形(类似水饺)、长方形(对边对折)、三角形(对角对折)。
馄饨就是对角对折,讲究的就要抄起来,成元宝状,简便的就是对角之后再斜折成漏斗状。成都的烧麦也是馄饨的一种吧,呈圆筒形,上面只略微收小不封口,馅是糯米肉馅。
福建的扁食,是圆球形,很小,皮薄到透明。在这里的扁就是打的意思,先将猪排骨上的肉耐心地剔下,然后是两大汉隔着橔子对站,用木槌使劲擂打,通常2斤肉至少得打1个小时,等打成浆糊状后,再加入各类调料后制成,劲道弹牙,类似鱼丸、牛丸。
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温州馄饨和清汤的包法一样。
湖北有包面和馄饨,包面皮小肉少,随意对折。
江西称清汤,上海人称为“小馄饨”,和抄手的区别是先包一个角用拇指压住不放手,再把其它三个角依次压在一起,然后抽出拇指。
新疆曲曲是近似汉族的饺子和馄饨之间的一种面食,和面,擀成薄片,切成6-7cm见方的小方片。再把肥羊肉剁成肉泥,用肉泥、洋葱末加盐、胡椒粉、孜然粉和少许肉汤和成馅。切羊尾油成小方丁(哨子)。用面皮逐个包馅,先成饺子状,把两头从底部弯曲捏合。在肉汤煮开时,放入包好的曲曲。煮熟时,把切好的羊尾油丁倒入煮开,汤里放些揉碎的薄荷叶或香菜末即可舀出盛碗。皮薄馅嫩,散发出特有的香气,风味别具特色,十分爽口。
广东则以粤语的谐音称为云吞,云吞的制法是以云吞皮包裹剁碎的馅料。广东云吞的云吞皮以鸡蛋及面粉制成,切成约8cm见正方。馅料则以肥、瘦猪肉、鲜虾仁,加入鱼碎及蛋黄、调料混成。广东云吞的包法一般讲求快速,不一定要逐步整齐折合起来。大小则以能一口吞下一颗为标准。
云吞多数是以开水灼熟,加入面和汤成为云吞面。亦有只吃净云吞。在香港,亦有部分餐馆把云吞放在热油内炸至金黄香脆奉客,是为“炸云吞”,此做法亦在外国流行。而四川家常也有“锅贴抄手”,用在菜上就是“响铃抄手”。
说来说去,各地的皮馅煮法真是穿叉互易,实在也是浑沌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