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静脉穿刺术是每一位护士都要熟练的一项护理技术,在护校都要学习和掌握的。但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要做到一针见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从静脉穿刺过程的各个环节讲述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些方面,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共勉。
关键词:静脉穿刺术成功经验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79-01
基层医院主要收治对象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康复期的病人,由于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欠缺,专科护理难以开展,所以,静脉穿刺术成为基层医院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新老护士青黄不接,新护士的经验缺乏,病人的病期延长,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同时,对医院的声誉也造成一定影响,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也成为基层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本人的工作经验体会总结如下,供大家共同探讨。
态度决定一切,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不管生活中遭遇了什么,不要把情绪带进医院,只要进了医院,就应该把一切愉快或不愉快忘记,医院就成了我们的另一个家,用一颗平常心和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克服恐惧心理,例如,某病人静脉不好打,偏偏他还每天都来报到,真是看到他就头疼,心里就在琢磨,我这一针打不进去,病人会不会骂我,家属会不会打我,同事会怎么看我?这一系列问题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心神,穿刺成功率已经下降了一半,再去穿刺,失败那是在所难免,这时候,我们就要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来承受来自病人,家属,甚至同事的压力,调整好心态,不要浪费心神去想还未发生的事,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行,我一定会成功,然后,认真,细致的完成穿刺。
其次,针头的选择。常用针头一般分7号和5号半两种,7号适用于成人,5号半适用于儿童及静脉较细的成人。一般来说,针头的选择是根据静脉的粗细来定的,可是病人多起来,我们一般先把输液器插好,再去核对病人,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病人静脉和针头不匹配,我们是否去换?有的护士不怕麻烦去换针头,有的护士图省事或者自信心爆满,静脉偏细,仍然用7号针硬着头皮扎,虽然有时候碰巧让你扎上了,但是风险还是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将风险强加在病人头上。有的病人经常输液,他会要求用大针或小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看他的静脉到底适合哪种针头,不能一味听从病人吩咐,还要做好解释工作,耐心和病人沟通,将其中利弊说给病人听,以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再次,静脉的选择。常规我们都首选择粗而直的,弹性较好的静脉,其次就是细而直,弹性好的,然后就是粗而短,弹性好的,最次就是细而短的,还有比较滑的一般尽量避开不选。选择静脉时要遵守两个字:一个是慢,一个是细。所谓慢即是不要着急,戒骄戒躁,没有最大把握,不要贸然行动。所谓细即是认真细致,不漏掉一根好静脉,将把握度提到最高,这样,穿刺成功率也就越大。长期化疗病人静脉破坏严重,看起来,静脉又粗又直,可是摸起来,像棍子一样,缺乏弹性,别以为这种静脉可以选,其实,正好相反,这种静脉虽然好扎,但是,由于长期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导致管壁增厚,静脉压力过大,液体是很难在正常情况下滴进去的,如果选择这种静脉,虽然扎进去了,回血良好,可是液体滴不进去一样是在做无用功,而且还增加病人痛苦,所以碰到这种情况,还是另辟蹊径为好。为了保护静脉,我们一般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静脉穿刺,实在找不到,可以看看指头,手腕等一般不首选的地方,说不定会有发现。
再次,进针角度的选择。我们选择好静脉,要目测一下,还有用手摸一摸,看看它的深浅,才能决定进针的角度。一般书上说的角度是20~30度,可是实际工作中,要随机应变,不能照搬书本,有些静脉很表浅,只覆盖一层薄薄的皮,这种静脉进针角度就要更小,10度左右就可以了,如果角度过大,很容易将静脉戳破,导致穿刺失败。还有一些静脉很深,有的只能隐约看见,用手能摸到,且弹性良好,进针时角度要偏大,40度左右,因为针头就那么长,如果在皮下移行过长,有可能碰不到血管,而且还造成病人痛苦。老年病人,静脉壁薄而脆,扎针时要轻而慢,莫要毛躁。松止血带时要慢慢松,不要大力撕扯,防止松止血带时,松弛的皮肤会带动针头,导致穿刺失败。遇到比较滑的静脉,要绷紧皮肤,让血管被绷紧的皮下组织固定住,这样下针血管才不会被针推着跑而扎不进。而且还要正对着血管下针,千万不要在血管侧面下针,那样很难扎到。书上说,见到回血,将针角度放平再向前进一小段,可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情况是不允许这样的,比如,小儿头皮静脉,见到回血就不能再向前进针了,否则,针头将戳破血管。还有,冬天,老年人静脉回血慢,甚至针头戳进去,明明在血管里,可是偏偏没有回血,这时,我们就要确认针头是否真的在血管里,才能放开滴速调节器。
最后,病人的合作与否也是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儿童,或意识不清醒的病人身上,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足够的沟通技巧,也就是说话的艺术,让病人慢慢卸下心理防卫,取得合作。碰到老人,小孩和静脉难找的病人,首先自己不要慌,动作慢下来,一边可以和病人聊聊天,比如,询问一下病情,为什么要挂水,多大年龄啦,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增加和病人的亲近感,还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一边仔细寻找静脉,找到自己认为把握最大的静脉,再进针,成功率将大大提高。不要以为所有静脉穿刺的病人都要握拳,病人握不握拳全在于穿刺护士对血管的判断和静脉是不是好固定,还有对穿刺成功率的把握度。有的病人握拳的时候用力过大,手背充盈的血管被绷紧的皮肤压瘪,反而增加穿刺难度,这个时候就需要叫病人稍稍松些拳头,让血液再次充盈血管,然后延进针相反方向绷紧皮肤,选好角度进针,这样穿刺成功率将大大增加。
虽然穿刺成功,固定和保持也是一门重要学问。一些老人和儿童,因为要上卫生间,家属陪同时不注意,导致针头戳破血管。这是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木板或者盒子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木板或盒子将穿刺部位肢体固定住,防止针头活动。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综上所述,都是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所做的总结,静脉穿刺术的提高需要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同时还要勤学苦练,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静脉穿刺术是每一位护士都要熟练的一项护理技术,在护校都要学习和掌握的。但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要做到一针见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从静脉穿刺过程的各个环节讲述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些方面,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共勉。
关键词:静脉穿刺术成功经验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79-01
基层医院主要收治对象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康复期的病人,由于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欠缺,专科护理难以开展,所以,静脉穿刺术成为基层医院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新老护士青黄不接,新护士的经验缺乏,病人的病期延长,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同时,对医院的声誉也造成一定影响,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也成为基层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本人的工作经验体会总结如下,供大家共同探讨。
态度决定一切,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不管生活中遭遇了什么,不要把情绪带进医院,只要进了医院,就应该把一切愉快或不愉快忘记,医院就成了我们的另一个家,用一颗平常心和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克服恐惧心理,例如,某病人静脉不好打,偏偏他还每天都来报到,真是看到他就头疼,心里就在琢磨,我这一针打不进去,病人会不会骂我,家属会不会打我,同事会怎么看我?这一系列问题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心神,穿刺成功率已经下降了一半,再去穿刺,失败那是在所难免,这时候,我们就要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来承受来自病人,家属,甚至同事的压力,调整好心态,不要浪费心神去想还未发生的事,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行,我一定会成功,然后,认真,细致的完成穿刺。
其次,针头的选择。常用针头一般分7号和5号半两种,7号适用于成人,5号半适用于儿童及静脉较细的成人。一般来说,针头的选择是根据静脉的粗细来定的,可是病人多起来,我们一般先把输液器插好,再去核对病人,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病人静脉和针头不匹配,我们是否去换?有的护士不怕麻烦去换针头,有的护士图省事或者自信心爆满,静脉偏细,仍然用7号针硬着头皮扎,虽然有时候碰巧让你扎上了,但是风险还是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将风险强加在病人头上。有的病人经常输液,他会要求用大针或小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看他的静脉到底适合哪种针头,不能一味听从病人吩咐,还要做好解释工作,耐心和病人沟通,将其中利弊说给病人听,以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再次,静脉的选择。常规我们都首选择粗而直的,弹性较好的静脉,其次就是细而直,弹性好的,然后就是粗而短,弹性好的,最次就是细而短的,还有比较滑的一般尽量避开不选。选择静脉时要遵守两个字:一个是慢,一个是细。所谓慢即是不要着急,戒骄戒躁,没有最大把握,不要贸然行动。所谓细即是认真细致,不漏掉一根好静脉,将把握度提到最高,这样,穿刺成功率也就越大。长期化疗病人静脉破坏严重,看起来,静脉又粗又直,可是摸起来,像棍子一样,缺乏弹性,别以为这种静脉可以选,其实,正好相反,这种静脉虽然好扎,但是,由于长期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导致管壁增厚,静脉压力过大,液体是很难在正常情况下滴进去的,如果选择这种静脉,虽然扎进去了,回血良好,可是液体滴不进去一样是在做无用功,而且还增加病人痛苦,所以碰到这种情况,还是另辟蹊径为好。为了保护静脉,我们一般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静脉穿刺,实在找不到,可以看看指头,手腕等一般不首选的地方,说不定会有发现。
再次,进针角度的选择。我们选择好静脉,要目测一下,还有用手摸一摸,看看它的深浅,才能决定进针的角度。一般书上说的角度是20~30度,可是实际工作中,要随机应变,不能照搬书本,有些静脉很表浅,只覆盖一层薄薄的皮,这种静脉进针角度就要更小,10度左右就可以了,如果角度过大,很容易将静脉戳破,导致穿刺失败。还有一些静脉很深,有的只能隐约看见,用手能摸到,且弹性良好,进针时角度要偏大,40度左右,因为针头就那么长,如果在皮下移行过长,有可能碰不到血管,而且还造成病人痛苦。老年病人,静脉壁薄而脆,扎针时要轻而慢,莫要毛躁。松止血带时要慢慢松,不要大力撕扯,防止松止血带时,松弛的皮肤会带动针头,导致穿刺失败。遇到比较滑的静脉,要绷紧皮肤,让血管被绷紧的皮下组织固定住,这样下针血管才不会被针推着跑而扎不进。而且还要正对着血管下针,千万不要在血管侧面下针,那样很难扎到。书上说,见到回血,将针角度放平再向前进一小段,可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情况是不允许这样的,比如,小儿头皮静脉,见到回血就不能再向前进针了,否则,针头将戳破血管。还有,冬天,老年人静脉回血慢,甚至针头戳进去,明明在血管里,可是偏偏没有回血,这时,我们就要确认针头是否真的在血管里,才能放开滴速调节器。
最后,病人的合作与否也是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儿童,或意识不清醒的病人身上,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足够的沟通技巧,也就是说话的艺术,让病人慢慢卸下心理防卫,取得合作。碰到老人,小孩和静脉难找的病人,首先自己不要慌,动作慢下来,一边可以和病人聊聊天,比如,询问一下病情,为什么要挂水,多大年龄啦,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增加和病人的亲近感,还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一边仔细寻找静脉,找到自己认为把握最大的静脉,再进针,成功率将大大提高。不要以为所有静脉穿刺的病人都要握拳,病人握不握拳全在于穿刺护士对血管的判断和静脉是不是好固定,还有对穿刺成功率的把握度。有的病人握拳的时候用力过大,手背充盈的血管被绷紧的皮肤压瘪,反而增加穿刺难度,这个时候就需要叫病人稍稍松些拳头,让血液再次充盈血管,然后延进针相反方向绷紧皮肤,选好角度进针,这样穿刺成功率将大大增加。
虽然穿刺成功,固定和保持也是一门重要学问。一些老人和儿童,因为要上卫生间,家属陪同时不注意,导致针头戳破血管。这是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木板或者盒子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木板或盒子将穿刺部位肢体固定住,防止针头活动。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综上所述,都是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所做的总结,静脉穿刺术的提高需要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同时还要勤学苦练,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