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mg/pic.php?url=http://img1.qikan.com/qkimages/cjje/cjje200906/cjje20090611-2-l.jpg)
偿债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3.1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6个百分点,产权比为1.7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0个百分点。
经营能力。2008年1~11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总资产周转率为181.2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3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06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7次;产成品周转率为25.49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11次。
企业景气指数。2008年4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制造业景气指数大幅下滑,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70.30,低于上年同期34.50个百分点,比同期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低25.70个百分点。
投资情况。2008年4季度,我国石油加工业投资增速趋缓。去年1~12月,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31.62亿元,同比增长29.4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90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制造业投资总额增速低1.20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95%,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二、行业热点问题
(一)政策动态
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实施。随着去年下半年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调,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以及降低成品油价格的呼声日益强烈。去年12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价格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根据《方案》,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流通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将现行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最高零售价格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将原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由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回落,因此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8年12月19日零时起将汽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480元调整为5580元,每吨降低900元;柴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070元调整为4970元,每吨降低110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7450元调整为5050元,每吨降低2400元。
成品油税费改革正式实施。去年12月18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除了进行成品油价格改革以外,还包括对广受关注的“燃油税”进行改革。《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 税额相应提高)。由于消费税在价内征收,征收时不再提高成品油价格。此次出台的成品油税费改革摈弃了公众一直猜测的推出“燃油税”这一新税种的方案,改为价内提高消费税而取消相应其他收费的方式,节省了改革成本,将改革的影响降至最低,能较好的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
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石化规划的核心内容大致涵盖炼油、化工及新材料的鼓励方向,对金融、财税政策都有涉及。该规划会涉及到对原油和成品油储备(特别是商业储备)的原则性意见,可能会对炼油项目建设在资金上实行支持,一部分项目将实行政府贴息贷款形式。
(二)项目动态
中石化岳阳炼化项目开建。去年10月中旬,中石化岳阳地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在长岭分公司生产装置区开工奠基。建成后中国石化总投资将超过145亿元。岳阳地区炼化一体化项目中,预计投资78亿元的巴陵石化特色化工发展总体规划,已经中石化集团公司讨论通过。项目以化工型炼油和煤气化为基础,发展精细化工,做精做强做优锂系聚合物、己内酰胺与环己酮、环氧树脂三大传统核心业务,积极探索油煤化一体化发展,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项目为五改七建一配套,目前部分改造项目已在实施中。
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炼油投产。去年10月27日,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负责人表示,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95%,年内可以投产。其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和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开始土地平整工作,炼油部分预计2011年可以投产。中海油惠州大亚湾炼化一体化特大型生产基地正在形成。中海油三期2015~2020年规划将再建2000万吨/年和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十二五”前后,加上中海壳牌80万吨/年乙烯扩容到100万吨/年,惠州大亚湾基地将拥有4000万吨/年炼油、300万吨/年乙烯的生产规模,形成华南地区特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
江苏首条成品油管道投产。去年11月15日,江苏省目前最大的成品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石化苏州成品管道暨苏州通桥油库投油一次成功,结束了江苏省成品油调运无管道的历史。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及江苏省重点工程之一,由江苏石油分公司、销售公司华东分公司成立的联合项目组统一负责项目的建设,浙江石油分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管线全长76公里,其中苏州境内51公里。成品油管线起点为浙江嘉兴,终点为江苏苏州,管道采用多品种的成品油密闭顺序输送工艺,输送汽油、柴油两大类五个品种,管线年设计输送量为250万吨。新建的苏州通桥油库为该管道配套油库,占地147亩,一期工程储罐容量为14万立方米。
中石化北海炼油20万吨聚丙烯项目开工。去年12月16日,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开工。这一项目总投资达41.5亿元。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于2008年11月21日,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核准。项目建设主要包括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00万吨/年催化原料预处理装置、2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5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和2000吨/年硫黄回收装置等,配套建设1台65吨/时锅炉和一套12兆瓦抽凝发电机组等相应的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系统。将与该项目同时建设的还有涠洲岛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300万吨原油商业储备工程等。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聚丙烯18万吨、液化气32.4万吨、93号国Ⅲ汽油66万吨、车用柴油80万吨、溶剂油6万吨、船用燃料油43.5万吨等。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0.8亿元。
我国煤制油产业化取得新突破。去年12月22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这标志着中国煤制油产业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重大突破,对国内替代能源研究和煤基合成油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潞安集团年产16 万吨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为核心技术,是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延续项目。首次正式出油的是示范项目中的钴基固态床合成装置,标志着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从锅炉、空分、气化到煤气净化装置全部建成,为下一步铁基浆态床合成油装置投料试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的工艺主装置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三、行业发展趋势
(一)预计国际油价2009年将在低位盘整
展望未来,原油期货价格在短期内再度冲高的可能性不大,美国深陷金融危机已经给世界经济增长蒙上了明显的阴影,世界经济增速的下滑直接压缩了原油期货市场炒作的想象空间。
随着经济衰退影响日渐加剧,国际能源署及OPEC下调了对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测至8650万桶/天,下调幅度为0.6%;另一方面,OPEC也正计划大幅削减原油产量,以阻止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下跌,有机构预计OPEC将减少原油产量200万桶/天(2008年10月份OPEC原油产量为3200万桶/天)。我们认为,目前的国际油价水平已处于长期底部区域,2009年国际油价将在上面两种力量之间寻求平衡,预计将在40~60美元/桶的低位盘整。
(二)行業2009年面临的经济环境将可能好于2008年
随着近年国内炼油能力趋紧,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加大了炼油能力建设力度,不仅立足于现有中型装置的改扩建,还新建了一批大型炼化项目,项目将于今后几年陆续投产,预计仅2008年我国就将新增炼油能力4500万~5500万吨/年。到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新增6000万吨/年以上,达到4.6亿~4.8亿吨的水平。 经济增速下滑,短期国内炼油能力需求下降,而炼油能力这两年又集中释放,到2010年,我国炼油能力将有2000万~4000万吨的过剩。
也应看到,200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将可能好于2008年。从供求关系方面来看,虽然行业在未来1~2 年内供应压力加大新增产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国内外宏观经济严重下滑可能导致大原油加工产品需求下滑幅度超预期。但在外需及国内经济加速走弱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政府在2009年的刺激经济措施无论是推出的节奏和力度,都非常可能是超预期的。再结合目前政府已经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的逐步落实,以及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逐步缕顺,预计2009年国内需求的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炼油企业的供给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