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砭砭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陶砭砭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乙派立松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陶砭砭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头痛评分、头痛频率及痛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 s)、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V d)、平均血流速度(V m)]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27/31),高于对照组的67.7%(2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评分及头痛频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s、Vd、Vm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陶砭砭术治疗紧张型头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桂金贵教授在治疗小儿厌食时,尤其重视固护小儿脾胃,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文归纳探析桂金贵教授运用中医脏腑辨证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经验.
角药理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论治,结合药物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将3味药相配伍,形成三足之势,从而起到互助互制、增效减毒的作用.刘克勤教授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善用角药,颇具疗效.该文将刘克勤教授临床常用角药进行理论剖析,并运用在临床治疗脾胃病中的3个经典医案以揣摩刘克勤教授的用药思想.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苏娟萍教授认为,该病多以脾胃虚弱为发病基础,血瘀为发病关键,病机以寒热错杂为主,治以辛开苦降、平调寒热为主,辅以益气活血,方以半夏泻心汤化裁,收效颇佳.该文浅析苏娟萍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想与经验.
皮持衡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痛风性肾病的病因为湿、瘀、毒内伤,脾肾亏虚,治疗上应以脾肾为本,以清热化湿、祛瘀泻浊为主,在诊疗痛风性肾病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该文通过分享皮持衡教授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经验,为治疗痛风性肾病提供临床参考.
胡志耕老师认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肾虚是心衰疾病发展变化较为重要的病理因素,而瘀血贯穿始终.胡志耕老师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深刻认识到心衰疾病发展的动向,因此运用补肾活血法,将桂枝茯苓丸进行加减化裁,辨证治疗肾虚血瘀型心衰临床效果较好.该文通过总结胡志耕老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心衰的经验,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目的:分析近5年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相关文献,探讨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主要灸法及穴位.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自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5日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相关文献,从治疗方法、选穴概况、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最终获得中文文献40篇.主要灸法包括艾条灸、隔物灸和温针灸,艾条灸主要包括温和灸和热敏灸,应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分别为关元、气海、神阙、中极、三阴交.结论:关于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作用机制的文献较少,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传统推拿手法联合脏腑推拿治疗瘀血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 D 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瘀血阻络型L D H患者2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脏腑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 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94/102),高于对照组的82.18%(83/101
郑绍周教授认为癫痫的病位在脑,涉及肝、脾、肾,病因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脾肾亏虚,标实为风痰瘀阻滞,治疗总纲为扶正固本、痰瘀同治,并根据癫痫发作特点分为发作期和间歇期,强调分期论治.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加减治疗轻度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髋关节发育不良HartofilakidisⅠ型患者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19例).对照组予以下肢牵引、中药熏洗、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草附子汤加减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CRP)及关节腔积液分级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18/19),高于对照组的77.8%(14/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C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味治疗尘肺病痰湿蕴肺型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明确诊断为尘肺病且中医辨证为痰湿蕴肺型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加味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治疗前后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观察不良反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