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浙大(外一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7EN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人生犹如一本书,那么中年人的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把人生比作是一台戏,那么中年人大学生活更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出生到消逝的长途旅行,那么已是中年人而再拥有大学生活,便可以看到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我的大学梦止于一段贫困的家庭历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我和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为了跳出农门捧上“铁饭碗”而早早地选择报考了中专,因而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成为一生的遗憾。那时善解人意的母亲常安慰我,说人生难免有得失,但你们年轻人还有美好的将来,可去追赶那个逝去的美丽的梦……
  上帝总是那么的慈祥,总会在关键时候给你一个惊喜。2016年11月上旬,在工作中不断以“天道酬勤”歷练的我终于破茧成蝶,圆梦天使也终于为我而幸运降临。感谢浙大,一个承载了无数学子梦想的地方,它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摇篮,更是中组部指定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在我人生中年时带给我生命中的幸运和幸福,圆我一段梦寐以求到名牌大学深造的梦。
  浙江大学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崛起成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有中国人传言“北清华,南浙大”,有人号称浙大是“小清华”,有一种说法“清华出高官,北大出才子,浙大出富豪……”
  漫步在满眼葱绿的浙大华家池校园,扑面而来的便是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以及那百年积淀中形成的海纳百川的人文底蕴和学术氛围。从19世纪的“求是”书院到21世纪的浙江大学,从吴越文化到海纳百川的思想库,浙大校园都充满了历史的记忆,始终紧随着时代的律动,散发着静谧与平和,展现出青春与活力,成为中国高校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个多世纪的轮回,时间赋予了它“求是”的文化积淀,时代赋予了它生生不息的活力。那些衣着朴素、捧着书、背着包行色匆匆的学子,很难看到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女、一身名牌的帅哥,难怪社会上传说“浙大无美女”,其实不是无美女,而是美女无心打扮,都变成了才女。她们都是为了伟大的理想而为之奋斗,为之拼搏。总有一天,她们会满载而归的!那时你会听到枫叶流舟,你会看到金菊在笑,你会闻到硕果飘香,因为你到了收获的季节!
  在圆梦的浙大校园,那久违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被诗化成一个个家的符号;教授们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高妙绝伦的教育艺术,睿智幽默的语言让人叹为观止,赢得掌声阵阵;夕阳西下,坐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拥抱着冬天的寒风,内心平静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校园中;教学楼亮着的是学海的导航灯,也是一盏盏求知若渴的灯,它们把夜空装饰的绚烂而有活力;宽阔的操场上传来的歌声悠扬,诉说人世间悲欢离合;体育馆里的篮球声奏着运动的精神和内涵,内敛而不张扬;干训楼寝室的灯光,让人感到温馨和甜蜜,那是人生一个最美丽的驿站,一个最幸福港湾。
  “半月浙大行,一世浙大情。浙大是你们的母校,你们一定要抽时间常回母校看看”。临别时班主任刘老师依依惜别的一番话,让身为梧州公安政工干部的60名学员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不要在能做梦的时候不敢做梦,直到不能做梦才后悔”!如今,短暂而又快乐的浙大校园生活,圆了我一生追求的大学梦,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历练,对人生的负责,对梦想的诠释。浙大校园内一草一木传递着幸福而又快乐的气息,一切都富有亲和力、诱惑力。
  许久以后,浙大的校园生活将如同品尝一杯久藏的红酒,让人久久回味。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通往六万大山的公路弯曲狭窄,盘山而上,沿途山峰高耸,峡谷幽深。一朵朵轻盈的白云贴着茫茫林海缓缓移动,宛如一团团巨大的棉絮飘落在绿色波涛之上。虽已是深秋时节,但六万大山却没有一丝“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之气。纵目远眺,唯见天高气爽,林木森森,青山滴翠。  我们一行四人,专程前往六万大山考察采风。汽车在高山峡谷中盘旋爬行,随时都有可能撞向峭壁或翻下深谷。有时候急转弯上坡,路面宽度不够,车子还得往后退一
期刊
人生总有许多美丽的遇见不可错过;并非每一次邂逅都如此让人刻骨铭心!  前年夏,有幸随文艺创作采风团一行,由合肥而南宁而昆明,最后一站为神往已久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系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意为一个提供封建赋税的行政单位(直译为“十二千块稻田”),实际上是指比县小一些的行政区域。版纳两天沉浸式生态之旅,采风南国热带雨林的神秘莫测,柔和韵致的民俗风情,虽事隔经年仍觉亦真亦幻,恍若梦境。  景
期刊
对于一个常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我对宽窄两字并不陌生,但作为词语使用却不多,对其含义更缺乏深究。最近,听了一位旅游归来的朋友介绍了四川宽窄巷子的趣事后,才引起我对这个词语的深切关注,觉得其饱含着人生的大智慧,要读懂它不易,要做到宽窄相和则更难。  庄子在《逍遥游》里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惠子家里有棵疙瘩、弯曲的大树,觉得它没有什么用处,便来求教于他。他回答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
期刊
拾字翁姓易,行三,人称“易三”,大号不详。  我的老家古老的兴仁鎮是介于江苏南通城与黄海边广大盐场之间的一个水陆码头。运盐河从镇北面经过,东来西往的客商来此开店经商,渐渐地人口多了起来。有人说过去的兴仁镇是一块象“鱉”的活地。四四方方的一块地,南北略长,四面有河围着。东、西有两座东西向的桥,叫东二河桥和西二河桥,就象老鳖的两只前腿。北面还有两座南北向的桥叫徐涧桥和富安桥,就象老鱉的两只后腿。南面正
期刊
一夜秋雨,草木更加明净葱翠,空气清新了许多,也凉爽了许多。枝头上,轻黄柔嫩的桂花已探出脸来,稍稍告诉你,秋渐深,年将近。  潮汕有句俗语:年怕中秋,月怕十五。随着中秋来临,春节的脚步声隐约可闻。  忽然想起了小沈阳经典的小品台词:人这一生可短暂了,有时候跟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哈嗷~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哈嗷。  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时间的车子好象冥冥之中有一
期刊
记得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与佛语“慈悲为怀”异曲同工,能潜心悟之,终生受用。  入冬了,面对一时还暖和着的天气,南方的树还这般的碧绿蓊郁,想看一片枯黄的叶子飘飞还真难以看到,自己的懂得,拥有了尊重和敬畏,却不知慈悲如何升起,如何将名题入怀。正在心里思量着呢。  清晨,所处的海景凝望中,微风轻轻拂过的红树林的上空,几只飘落的白鹭,让我读到了一个“喜”字和一个“爱”字,那么心中拥有了喜爱,你
期刊
3300年前的“盘庚迁殷”,因写入中学历史课本而妇孺皆知。当我有机会走近殷墟,触摸历史沧桑时,更被其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所震撼所折服。在殷墟的每时每刻,都让我领略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与伟大,深感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国度而骄傲而自豪!  “一片甲骨惊天下”。公元1899年秋,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开了殷商古都的神秘面纱,把一个“一城之内尽是宝”的灿烂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让世人知道八大古都之一的
期刊
人间四月,最美的季节,就这样,伴随着温柔的春风、绵绵的春雨,款款的向人们走来了。  不知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是否已经漫山遍野的在盛开,浪漫、张扬着美丽的春天?现在,疫情还没彻底结束,人们还带着口罩,抗疫管控还在继续,清明节,不能如往年,举家相聚,踏春扫墓。  可是,心中的怀念,是早就泛起了涟漪了的!  站在卧室窗边,遥望北方,一边是蜿蜒千里的一路向北的铁路线,一边是点缀在田野间、公路边的房舍山峦。这
期刊
一条发源于江西修水的古老河流———汨罗江,流经湖南省平江境内腹地后,朝来夕往,从东至西,犹如酣睡婴儿,最后安安静静地躺在洞庭湖怀中。它虽然绵延253公里,却如普通江河一样,只是默默滋润着两岸肥田沃土,没有什么特别令人垂青的地方。在江海中,它只是一泓清水;在名川中,它也只是一支涌流。然而,它却因为凝固了一个不朽灵魂而名扬天下。千百年来,人们对汨罗江怀有深深敬意。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正是民
期刊
尽管南方四季轮回并不明显,但当我们从忙碌中回过神来,早晚的丝丝凉意,便让人感到秋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  屈指算来,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已近四十载,但故乡泥土芳香犹如纯真初恋,依然珍藏心间,成为梦里抹不去的乡愁。而此时,最令游子魂牵梦萦的莫过于故乡那胜似丹青的瑰丽山水。每当此时,我就会情不自禁放下手中琐事,回乡陶醉一番,让喧嚣、疲惫、繁杂的心灵,浸润在无边旷野里,任凭秋风撩起衣角,吹乱头发,放逐思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