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帝赐予我们亲人,感谢上帝,我们还能选择自己的朋友。
——埃塞尔·曼姆福德
一切都是因为缘分。
当来自澳大利亚的Mary(玛丽)在很偶然的情形下给来自美国的Max(马克思)写第一封信的时候,她八岁,他四十四岁。一时间我几乎很难不去怀疑,年龄差距如此悬殊并且相距甚远的两个人,是否能够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笔友关系。因为巨大的年龄差带给他们的必将是一道难以逾越的代沟,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要面对许多也许不仅仅是年龄差距所带来的问题,比如:阅历的深浅、眼界的高低、思考的方式和观念的表达。
所谓戏如人生。Mary的自闭、孤独、不谙世事,Max的寂寞、空虚、无所事事,戏剧化地提供了他们成为融洽笔友的客观条件。
于是,心灵之间的碰撞开始了。
在此之前,Mary是一个喜欢动画片“诺布利特”、甜炼乳和巧克力的八岁小女孩。她常被同学欺负,并且最重要的是,她没有朋友。尽管,她靠收集许许多多的“诺布利特”玩偶来填补这一空白,可是正如你所能想象的那样,那些呆板的没有生命的物件始终无法从根本上排遣她内心的孤独,因为它们无法代替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朋友。一想到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一段在她的生命里面本不该有的孤独童年,我就不免联想到那个天才女作家张爱玲。她同样有着一个色调灰暗的童年,我甚至可以从她笔下那些清冷带伤的文字中窥见她幽怨的眼神。在可怜的小Mary的眼睛里,是否也曾有过像她一样的冷峻目光?这一点,我并没能在影片中发现,好在她的命运终究与张爱玲不同。
她遇到了Max,这个四十四岁的中年男人。用电影里的话说,他是一个对这个世界太富有逻辑性和缺乏想象力的人。也许,他们的相遇,就是为了弥补对方残缺的那一面。她永远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充满激情,这滋润了这个男人干枯的没有生命力的精神土壤。她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新鲜正好抵消了他内心对这个世界感到索然无味的消极情绪。
我记得Mary在写给Max的第一封信里谈到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她所知道的全部真相不过是大人对她开的小小玩笑,她却深信不已,毫无保留地写信告诉他说澳大利亚的孩子都是爸爸们从啤酒瓶底捡来的。并且最天真的是,她在后头还问了Max纽约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她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是否能够激起对方的兴趣。
我想,一个八岁的孩子是不需要考虑这一点的。“童言无忌”应当是这个世上最美丽的词,它赋予了所有的孩子畅所欲言的权利,并且不需要为之负责。成人世界有太多的羁绊和责任,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成人必须活在一定程度的自我压抑中。我羡慕Mary依然还享有畅所欲言的权利。看看这项权利给她带来了什么?Max在回信中谈到自己每天都会去捡别人丢下的烟蒂。他是一个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他说自己无法理解身边很多人的所作所为,比如有神论和爱情。在这个被金钱和欲望充斥的世界,他不相信别人,但惟独只相信Mary。所以,他为自己偶然间遇到Mary而高兴。因为在他的生活中,不再只有巧克力、热狗和无聊的电视节目,而是有一个叫Mary的小女孩,有一个好好陪自己说话、进行精神交流的人。
看到这里,我想,所有的人其实都有倾诉欲,渴望归属。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像Max一样自闭、沉默、不善言谈的人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机会,说到底他们没有遇到理想的交流对象。当然,我的意思是指,在没有生理疾病的强制干扰下。
两人结识的初期带来的浪漫火花总是昙花一现,就像我们第一次遇到交心的朋友时所产生的兴奋和激动一样。这种兴奋和激动源于对方的神秘感和自己强烈的倾诉欲,并且在初期我们不需要将自己完全展露。可随着交往逐步深入,我们开始渐渐发觉彼此交流的内容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对方的优点之上,于是便转向缺点。Mary和Max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后来的书信交往中,Mary对于爱情的讨论几乎让Max崩溃,因为他根本无法解释这个问题,这是他生活的盲点。同时这件事也暴露了他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于是就从这里开始,他们将近八个月没有联系。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好朋友在大吵了一架之后的冷战。再后来一次的冷战发生在Mary上大学期间,这一次他们几乎彻底决裂。而原因却是因为,已经是社会上颇有影响力的研究生Mary为了帮助自己最关心的笔友走出精神障碍,以Max为案例研究著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她把辛辛苦苦研究好的成果集结成书寄到Max手中,没想到这却彻底激怒了他。
Mary不知道,她触痛了Max最柔软的神经。
有时候,我们对朋友善意的举动往往伤害了他们。我们总是把自己所以为好的东西留给别人,以为这样就能真正给他们带来自己理想中所认为的幸福。这样的举动表面上看起来是合理的、充满善意的、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前提:站在对方的角度。我们在给一个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应当首先问:他是否需要帮助?然后才是思考他需要怎样的帮助。多数人会在无意中陷入自己营造起来的自以为是中,这样往往令源自善意的帮助取得相反的效果。看看Mary吧,她将自己所有的研究成果都丢进了粉碎机,一蹶不振。她开始思考如何弥补这一切。不过编剧为了挽回他们的感情,最终让她寄给Max一个写有“I’M SORRY.(我很抱歉。)”字样的易拉罐。它化解了这场冷战。不过要知道,现实中类似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易拉罐就能解决的。
最后,当Mary带着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去看Max的时候,她用激动得不停颤抖的手打开他房门,却发现他已经躺在摇椅上安详离世。而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接下来的一幕——Mary惊讶地发现,Max将他们之间写的所有信贴了整整一墙壁!这是他们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写的信,这是他们彼此深刻情感的见证。
他们遇到彼此,拯救了对方,让两颗孤独的心灵获得了自我救赎。
结局是完满的。
影片结束的时候,突然想起我在博客上遇到的笔友。我们真像是电影中Mary和Max在现实世界的翻版。年龄上我们彼此接近,经历也极为相似。认识她的这段时间,跨度其实并不算很长,但是却可以用细水长流来形容,因为我们经历了相识、分离、重聚的辗转与磨合。
每次打开抽屉,无意中翻到最底层角落里她给我写来的信,就有一种很特别的心情。这样的心情,不是身边的人所能给予的。
我相信,我们也在互相倾诉和拯救。
——埃塞尔·曼姆福德
一切都是因为缘分。
当来自澳大利亚的Mary(玛丽)在很偶然的情形下给来自美国的Max(马克思)写第一封信的时候,她八岁,他四十四岁。一时间我几乎很难不去怀疑,年龄差距如此悬殊并且相距甚远的两个人,是否能够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笔友关系。因为巨大的年龄差带给他们的必将是一道难以逾越的代沟,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要面对许多也许不仅仅是年龄差距所带来的问题,比如:阅历的深浅、眼界的高低、思考的方式和观念的表达。
所谓戏如人生。Mary的自闭、孤独、不谙世事,Max的寂寞、空虚、无所事事,戏剧化地提供了他们成为融洽笔友的客观条件。
于是,心灵之间的碰撞开始了。
在此之前,Mary是一个喜欢动画片“诺布利特”、甜炼乳和巧克力的八岁小女孩。她常被同学欺负,并且最重要的是,她没有朋友。尽管,她靠收集许许多多的“诺布利特”玩偶来填补这一空白,可是正如你所能想象的那样,那些呆板的没有生命的物件始终无法从根本上排遣她内心的孤独,因为它们无法代替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朋友。一想到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一段在她的生命里面本不该有的孤独童年,我就不免联想到那个天才女作家张爱玲。她同样有着一个色调灰暗的童年,我甚至可以从她笔下那些清冷带伤的文字中窥见她幽怨的眼神。在可怜的小Mary的眼睛里,是否也曾有过像她一样的冷峻目光?这一点,我并没能在影片中发现,好在她的命运终究与张爱玲不同。
她遇到了Max,这个四十四岁的中年男人。用电影里的话说,他是一个对这个世界太富有逻辑性和缺乏想象力的人。也许,他们的相遇,就是为了弥补对方残缺的那一面。她永远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充满激情,这滋润了这个男人干枯的没有生命力的精神土壤。她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新鲜正好抵消了他内心对这个世界感到索然无味的消极情绪。
我记得Mary在写给Max的第一封信里谈到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她所知道的全部真相不过是大人对她开的小小玩笑,她却深信不已,毫无保留地写信告诉他说澳大利亚的孩子都是爸爸们从啤酒瓶底捡来的。并且最天真的是,她在后头还问了Max纽约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她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是否能够激起对方的兴趣。
我想,一个八岁的孩子是不需要考虑这一点的。“童言无忌”应当是这个世上最美丽的词,它赋予了所有的孩子畅所欲言的权利,并且不需要为之负责。成人世界有太多的羁绊和责任,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成人必须活在一定程度的自我压抑中。我羡慕Mary依然还享有畅所欲言的权利。看看这项权利给她带来了什么?Max在回信中谈到自己每天都会去捡别人丢下的烟蒂。他是一个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他说自己无法理解身边很多人的所作所为,比如有神论和爱情。在这个被金钱和欲望充斥的世界,他不相信别人,但惟独只相信Mary。所以,他为自己偶然间遇到Mary而高兴。因为在他的生活中,不再只有巧克力、热狗和无聊的电视节目,而是有一个叫Mary的小女孩,有一个好好陪自己说话、进行精神交流的人。
看到这里,我想,所有的人其实都有倾诉欲,渴望归属。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像Max一样自闭、沉默、不善言谈的人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机会,说到底他们没有遇到理想的交流对象。当然,我的意思是指,在没有生理疾病的强制干扰下。
两人结识的初期带来的浪漫火花总是昙花一现,就像我们第一次遇到交心的朋友时所产生的兴奋和激动一样。这种兴奋和激动源于对方的神秘感和自己强烈的倾诉欲,并且在初期我们不需要将自己完全展露。可随着交往逐步深入,我们开始渐渐发觉彼此交流的内容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对方的优点之上,于是便转向缺点。Mary和Max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后来的书信交往中,Mary对于爱情的讨论几乎让Max崩溃,因为他根本无法解释这个问题,这是他生活的盲点。同时这件事也暴露了他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于是就从这里开始,他们将近八个月没有联系。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好朋友在大吵了一架之后的冷战。再后来一次的冷战发生在Mary上大学期间,这一次他们几乎彻底决裂。而原因却是因为,已经是社会上颇有影响力的研究生Mary为了帮助自己最关心的笔友走出精神障碍,以Max为案例研究著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她把辛辛苦苦研究好的成果集结成书寄到Max手中,没想到这却彻底激怒了他。
Mary不知道,她触痛了Max最柔软的神经。
有时候,我们对朋友善意的举动往往伤害了他们。我们总是把自己所以为好的东西留给别人,以为这样就能真正给他们带来自己理想中所认为的幸福。这样的举动表面上看起来是合理的、充满善意的、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前提:站在对方的角度。我们在给一个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应当首先问:他是否需要帮助?然后才是思考他需要怎样的帮助。多数人会在无意中陷入自己营造起来的自以为是中,这样往往令源自善意的帮助取得相反的效果。看看Mary吧,她将自己所有的研究成果都丢进了粉碎机,一蹶不振。她开始思考如何弥补这一切。不过编剧为了挽回他们的感情,最终让她寄给Max一个写有“I’M SORRY.(我很抱歉。)”字样的易拉罐。它化解了这场冷战。不过要知道,现实中类似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易拉罐就能解决的。
最后,当Mary带着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去看Max的时候,她用激动得不停颤抖的手打开他房门,却发现他已经躺在摇椅上安详离世。而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接下来的一幕——Mary惊讶地发现,Max将他们之间写的所有信贴了整整一墙壁!这是他们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写的信,这是他们彼此深刻情感的见证。
他们遇到彼此,拯救了对方,让两颗孤独的心灵获得了自我救赎。
结局是完满的。
影片结束的时候,突然想起我在博客上遇到的笔友。我们真像是电影中Mary和Max在现实世界的翻版。年龄上我们彼此接近,经历也极为相似。认识她的这段时间,跨度其实并不算很长,但是却可以用细水长流来形容,因为我们经历了相识、分离、重聚的辗转与磨合。
每次打开抽屉,无意中翻到最底层角落里她给我写来的信,就有一种很特别的心情。这样的心情,不是身边的人所能给予的。
我相信,我们也在互相倾诉和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