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推进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关注他们在语言方面和逻辑推理方面的发展,还要发展和挖掘他们多方面的潜能,了解他们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建立自信,促进他们在已有水平上更进一步。下面就我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用激励性评语,使学生产生自信
评语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是作为老师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如果老师能用带有积极性、赏识性的评语进行评价,肯定能让学生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1.对学生进行评语评价时要带有赏识性和及时性
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自己是怎么做的,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美、夸奖看作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因而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充分满足小学生的表扬需要,引起他们更高层次的积极行为。
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内在的潜力,作为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多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接二年级不久,有一位学生叫郭××,他在课上表现得很出色,理解问题也很透彻,做题方法更别出心裁。但是每次作业本写得非常潦草,所有的字都能“拉起手”。于是,我在他的作业评语中写到“你很聪明,很可爱,凭你的能力,一定能把作业写好,下次一定会比这次更好,对吗?”第二次交作业时,我先翻开他的作业,结果前面几行写得很认真,很清楚,后边的还是潦草。我赶紧抓住机会对他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你刚开始写得很好,如果一直坚持认真写下去,老师会更加满意的!”接着我又在全班总结作业情况时当众表扬了他的进步,从此以后他的作业书写得一次比一次好。
2.要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语评价
这种评价是家长与老师交流信息,让家长能全面地了解孩子某一阶段在校情况以及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必须通过家长和学校联系来共同完成。这种评语比期末一次性评语效果更好。因为它给了学生继续发扬或改过的时间。比如六年级班主任李老师为她们班一位品学兼优的小姑娘写了这样的评语:“宇××你很出色,也许你并不知道,你不爱表现自己。如果你更开朗一些,大家会更注意你,更喜欢你。老师因班级有你而高兴,老师更希望你能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善于表现的孩子。我相信,你能带给我们更灿烂的微笑,成为学校的小名人。”家长看了评语后非常感动,表示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使他的孩子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全面发展。
如果对待既聪明又调皮的孩子,特别是男孩,老师应该写:“××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你能回答出别人回答不出的问题,常给我带来驚喜;课下你活泼好动,充满活力;联欢会上你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老师和学生都认可你的表演能力。我非常希望你在学习、纪律方面也一样出色。”
二、要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评价
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征也不相同。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性,在评价中要千方百计地为发展学生的特长提供机会。
我首先从个性评价谈我们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人格,扬长避短,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舞,增强自信。
结合每月的特点,每月确定一个主题,落实主题教育。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例如,三月份是“学雷锋”文明礼貌月,学生争做文明好少年。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本月主题是“热爱祖国”。
其次,从特长评价谈我们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同时,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如绘画、舞蹈、科技小制作等,并定期组织特长活动竞赛。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
三、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只有一个模式或标准,用一张期末考卷测试一下,这样做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考核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它使一部分智能水平较低的学生丧失了自信。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逐步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
总之,给学生一个合理正确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很大的快乐,给学生一个好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上能产生很大的动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增强信心,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作为一名教师,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从而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好。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张虹.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编辑 李建军
一、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用激励性评语,使学生产生自信
评语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是作为老师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如果老师能用带有积极性、赏识性的评语进行评价,肯定能让学生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1.对学生进行评语评价时要带有赏识性和及时性
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自己是怎么做的,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美、夸奖看作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因而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充分满足小学生的表扬需要,引起他们更高层次的积极行为。
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内在的潜力,作为老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多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接二年级不久,有一位学生叫郭××,他在课上表现得很出色,理解问题也很透彻,做题方法更别出心裁。但是每次作业本写得非常潦草,所有的字都能“拉起手”。于是,我在他的作业评语中写到“你很聪明,很可爱,凭你的能力,一定能把作业写好,下次一定会比这次更好,对吗?”第二次交作业时,我先翻开他的作业,结果前面几行写得很认真,很清楚,后边的还是潦草。我赶紧抓住机会对他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你刚开始写得很好,如果一直坚持认真写下去,老师会更加满意的!”接着我又在全班总结作业情况时当众表扬了他的进步,从此以后他的作业书写得一次比一次好。
2.要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语评价
这种评价是家长与老师交流信息,让家长能全面地了解孩子某一阶段在校情况以及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必须通过家长和学校联系来共同完成。这种评语比期末一次性评语效果更好。因为它给了学生继续发扬或改过的时间。比如六年级班主任李老师为她们班一位品学兼优的小姑娘写了这样的评语:“宇××你很出色,也许你并不知道,你不爱表现自己。如果你更开朗一些,大家会更注意你,更喜欢你。老师因班级有你而高兴,老师更希望你能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善于表现的孩子。我相信,你能带给我们更灿烂的微笑,成为学校的小名人。”家长看了评语后非常感动,表示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使他的孩子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全面发展。
如果对待既聪明又调皮的孩子,特别是男孩,老师应该写:“××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你能回答出别人回答不出的问题,常给我带来驚喜;课下你活泼好动,充满活力;联欢会上你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老师和学生都认可你的表演能力。我非常希望你在学习、纪律方面也一样出色。”
二、要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评价
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征也不相同。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性,在评价中要千方百计地为发展学生的特长提供机会。
我首先从个性评价谈我们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人格,扬长避短,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舞,增强自信。
结合每月的特点,每月确定一个主题,落实主题教育。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例如,三月份是“学雷锋”文明礼貌月,学生争做文明好少年。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本月主题是“热爱祖国”。
其次,从特长评价谈我们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同时,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如绘画、舞蹈、科技小制作等,并定期组织特长活动竞赛。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
三、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只有一个模式或标准,用一张期末考卷测试一下,这样做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考核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它使一部分智能水平较低的学生丧失了自信。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逐步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
总之,给学生一个合理正确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很大的快乐,给学生一个好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上能产生很大的动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增强信心,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作为一名教师,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从而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好。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张虹.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