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辩》中“同”的认识论意义

来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辩》包含有十种类型的相同关系。通过作字义上的训解,可以确定它们的基本意义,再结合它们在《墨辩》中的用例,可以了解它们作为概念的基本内容和含义。通过考察,可以看出,《墨辩》所论述的"同",一方面是对感知经验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同"反映的感性经验具有普遍性和明证性,十种类型的"同"具有一定的范畴意义,还有一方面是对语词实质意义同异关系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要源自辩论的实践和解决辩论难题的需要。《墨辩》注重对事物实质的分析和认识,不注重形式化,这一特点
其他文献
参考C(60)分子和鸡蛋模型,构建了原始模型、C(60)内嵌结构主轴箱模型、C(60)空腔结构主轴箱模型和蛋壳仿生主轴箱模型等四种主轴箱模型.对原始模型、空腔模型和蛋壳主轴箱模型进行
首先以H3PO4和Ca(OH)2为主要原料利用湿化学方法合成了结晶良好的羟基磷灰石粉体(HA),在该粉体中分别引入15%、20%和25wt%的m-ZrO2粉体,经成型后分别在900℃、1 000℃、1 100℃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培训已经成为提高职工素质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土系统职工《公文写作》培训需求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公文写作》培训课程开发的思路,为其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