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学案”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实施,可使学生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到“乐学”的转变。其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老师,根本在课堂,主体在学生。
【关键词】数学 导学 设计
初中数学“导学案”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学案导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导学案”的科学、恰当的设计,显的极为重要,“导学案”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实施,可使学生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到“乐学”的转变。
学案导学是我校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老师,根本在课堂,主体在学生。借助这一模式,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案,它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与学模式,体现了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结合自己实践,谈谈我们在导学案设计上的一些理念和做法。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理念“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
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流程目前我们一个“导学案”的形成,要经过“五备”过程的历练,即个人初备、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跟踪听课、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的过程。
主备人备课:提前一个月由备课组长对本学期的备课任务进行分工,主备人钻研课标,了解学情,钻研教材,先写出一个星期的助学案草稿,通过释锐平台发送给同备课组成员,其他组员同时也要备课,在教材上留下痕迹,但不需要写出助学稿的草稿。
备课组备课:备课组长召集本组组员,集中大家的意见,修改后定稿,再由同组的审核老师复核,没有问题后打印出来,由备课组长交学校分管领导审核签字,交印室印刷,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内容去自学教材(以上版块教师研究的是教材、课程标准与考纲,备出公用助学案)课前备课:助学案虽经备课组集中研讨,但毕竟是静态的、共性的东西,各个教师情况不同,各個班级学生基础也不同,学习习惯、个性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每个任课老师在批改导学内容后,考虑自身的情况及班级学情后,对上课的思路、环节进行调整后才能形成自己的助学案4. 课后反思:教师上完课后,反思自己助学案的得失。
最终修订稿的电子稿传至备课组长存档。集体备课是编制导学案的关键。现在我校的导学案已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即:课标解读、导学内容(课前热身、知识点剖探、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达标测试和盘点收获。导学案以实用性和高质量为编制原则,两人一组具体编制。
编制时实行电子稿,并注明编制时间和编制人和审核人,每课时 1 份。当然在编制过程中,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辛苦。每一份导学案的编制,我们都翻阅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并借助网络广泛地寻找材料以便充实学案,尽可能地把导学案作精做细,然后我们再根据教学案做好课件,进一步提高导学案的使用效果。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环节课标解读学习目标:根据本课时知识内容、课程标准及其考纲的要求而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我们通常的教学目标。
学习重、难点:依据考纲、课标的要求重要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在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难点。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又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学前热身:主要是指学习新课所需要的知识储备。
其内容可以是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堂清试题的易错点;本节课新知识学习所需的知识铺垫;引入新课的问题情境等。
课前导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自主学习,这部分问题设置低台阶、小步子、多层次。把课本内容巧妙变形,设计成问题串,给出处理每一个问题的方法和探究形式,分散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同时也使学生依据学案有指导性地进行自主学习;二是自主质疑,目的是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的总结和概括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本节课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对本节课提出新的质疑。
合作探究:本环节即是知识提高,又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擦出火花的部分。问题的选取一定要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体现出知识的内涵和高度,解题方法多样性和格式的规范性。精讲点拨:依据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针对导学内容中学生易出现的共性问题,设计 2-3 道典型例题,课上进行重点讲解。
【关键词】数学 导学 设计
初中数学“导学案”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学案导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导学案”的科学、恰当的设计,显的极为重要,“导学案”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实施,可使学生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到“乐学”的转变。
学案导学是我校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老师,根本在课堂,主体在学生。借助这一模式,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案,它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与学模式,体现了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结合自己实践,谈谈我们在导学案设计上的一些理念和做法。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理念“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
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流程目前我们一个“导学案”的形成,要经过“五备”过程的历练,即个人初备、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跟踪听课、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的过程。
主备人备课:提前一个月由备课组长对本学期的备课任务进行分工,主备人钻研课标,了解学情,钻研教材,先写出一个星期的助学案草稿,通过释锐平台发送给同备课组成员,其他组员同时也要备课,在教材上留下痕迹,但不需要写出助学稿的草稿。
备课组备课:备课组长召集本组组员,集中大家的意见,修改后定稿,再由同组的审核老师复核,没有问题后打印出来,由备课组长交学校分管领导审核签字,交印室印刷,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按照导学内容去自学教材(以上版块教师研究的是教材、课程标准与考纲,备出公用助学案)课前备课:助学案虽经备课组集中研讨,但毕竟是静态的、共性的东西,各个教师情况不同,各個班级学生基础也不同,学习习惯、个性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每个任课老师在批改导学内容后,考虑自身的情况及班级学情后,对上课的思路、环节进行调整后才能形成自己的助学案4. 课后反思:教师上完课后,反思自己助学案的得失。
最终修订稿的电子稿传至备课组长存档。集体备课是编制导学案的关键。现在我校的导学案已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即:课标解读、导学内容(课前热身、知识点剖探、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达标测试和盘点收获。导学案以实用性和高质量为编制原则,两人一组具体编制。
编制时实行电子稿,并注明编制时间和编制人和审核人,每课时 1 份。当然在编制过程中,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辛苦。每一份导学案的编制,我们都翻阅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并借助网络广泛地寻找材料以便充实学案,尽可能地把导学案作精做细,然后我们再根据教学案做好课件,进一步提高导学案的使用效果。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环节课标解读学习目标:根据本课时知识内容、课程标准及其考纲的要求而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我们通常的教学目标。
学习重、难点:依据考纲、课标的要求重要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在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难点。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又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学前热身:主要是指学习新课所需要的知识储备。
其内容可以是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堂清试题的易错点;本节课新知识学习所需的知识铺垫;引入新课的问题情境等。
课前导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自主学习,这部分问题设置低台阶、小步子、多层次。把课本内容巧妙变形,设计成问题串,给出处理每一个问题的方法和探究形式,分散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同时也使学生依据学案有指导性地进行自主学习;二是自主质疑,目的是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的总结和概括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本节课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对本节课提出新的质疑。
合作探究:本环节即是知识提高,又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擦出火花的部分。问题的选取一定要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体现出知识的内涵和高度,解题方法多样性和格式的规范性。精讲点拨:依据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针对导学内容中学生易出现的共性问题,设计 2-3 道典型例题,课上进行重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