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畜禽养殖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之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本文客观阐述畜禽养殖业面临的污染减排问题,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认为必须加强畜禽养殖业的管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目前严重的污染问题。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污染
中图分类号:S814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在解决了畜禽产品供给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全国畜禽养殖业排放的COD量占当年各类污染源排放COD总量的41.87%[1]。国家在“十二五”期间除控制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外,还将畜禽养殖业废水污染物纳入总量减排指标。经过“十一五”污染减排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效果明显,但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工程减排潜力空间收窄。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减排已成为“十二五”减排工作的新突破口。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的有效治理,是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当前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的现状与问题
畜禽养殖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农村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1.1粪便污染。由于以往农村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可以认为,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又一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2水质污染。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严重污染地下水。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河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养殖密度较大的镇、村,由于畜禽粪便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污水随河、沟、渠流动,渗入地下,给附近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
1.3大气污染。畜禽粪便产生大量的NH3—N(氨氮)、H2S(硫化氢)、粪臭素、CH4(甲烷)、CO2(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导致动物应激,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粪便处置不当,紧靠公路、村庄设置的鸡粪晾晒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老百姓苦不堪言,过往行人怨声载道,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2、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主要成因
2.1畜禽养殖场(户)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农村现有畜禽养殖场(户)基本是在农户自己或养殖公司的指导下建设而成的,大部分是依河两岸的溪流河沟而建,在空间布局上呈现随意性扩张、布局散乱,甚至与居民区穿插布局,就近养殖,就近居住的现象。污染处理设施未建设或不完善即投入养殖,产生的废水、废渣直接通过溪流河沟汇入流域中,不仅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也直接影响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安全。
2.2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由于受土地资源的制约,绝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户)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即使有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的,也因面积不足,而无法全部进行消纳处理,造成较严重的农牧脱节现象。多数养殖场(户)为降低成本,将养殖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离村庄、公路较近的地方,进一步加剧了农牧脱节,粪便资源未有效综合利用。
3、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加强畜禽养殖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畜禽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畜禽养殖场(户)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引导畜禽养殖场(户)走农牧结合的道路,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治理,防止任意排污现象的发生。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使广大畜禽养殖户明白自己肩负着治理环境、消除污染的责任,从而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减轻和消除,也促使从事畜禽养殖户及早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
3.2加大生态养殖技术普及力度。如通过推广微生物添加剂的方法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含氮物的排放;通过运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发展生物发酵床养殖、應用“干湿粪分离”、雨水与污水分流等技术减少污物排放;通过“污物多级沉淀、厌氧发酵”等实现污物达标排放[2]。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发展生态健康养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3坚持科学选址做到合理布局。在对畜禽养殖业进行规划时,必须避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教区、城镇居民区。必须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养殖场应设在环境敏感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远离主要河流上下游干支流,远离村庄集中饮用水源地,远离村民居住区[3]。对禁养区内已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搬迁或关闭。
3.4实行畜禽养殖行业“准入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在畜禽养殖栏舍建设、设施、设备标准化方面的推广运用奖励力度较大,提升了标准化养殖水平,但是离全面实现达标排放还有一定的距离,养殖污染依然存在。必须加大对养殖场(户)污染治理和环境监察力度,依法治污,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同时对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必须通过畜牧、土地、环保等部门的严格审批,逐步实现养殖行业“准入制”,从而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4、结语
总之,我们要认清及意识到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特别是在水污染等方面,我们相信:落实以上的一系列措施,不仅能解决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减排问题,并且能更好的促进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宇,归显扬.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广州化工,2011年16期.
[2]宋懿.畜禽养殖业环境监察工作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6期.
[3]刘成印,李庆洋.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及其防制[J].山东畜牧兽医,2011年08期.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污染
中图分类号:S814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在解决了畜禽产品供给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全国畜禽养殖业排放的COD量占当年各类污染源排放COD总量的41.87%[1]。国家在“十二五”期间除控制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外,还将畜禽养殖业废水污染物纳入总量减排指标。经过“十一五”污染减排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效果明显,但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工程减排潜力空间收窄。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减排已成为“十二五”减排工作的新突破口。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的有效治理,是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当前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的现状与问题
畜禽养殖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农村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1.1粪便污染。由于以往农村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可以认为,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又一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2水质污染。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严重污染地下水。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河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养殖密度较大的镇、村,由于畜禽粪便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污水随河、沟、渠流动,渗入地下,给附近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
1.3大气污染。畜禽粪便产生大量的NH3—N(氨氮)、H2S(硫化氢)、粪臭素、CH4(甲烷)、CO2(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导致动物应激,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粪便处置不当,紧靠公路、村庄设置的鸡粪晾晒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老百姓苦不堪言,过往行人怨声载道,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2、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主要成因
2.1畜禽养殖场(户)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农村现有畜禽养殖场(户)基本是在农户自己或养殖公司的指导下建设而成的,大部分是依河两岸的溪流河沟而建,在空间布局上呈现随意性扩张、布局散乱,甚至与居民区穿插布局,就近养殖,就近居住的现象。污染处理设施未建设或不完善即投入养殖,产生的废水、废渣直接通过溪流河沟汇入流域中,不仅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也直接影响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安全。
2.2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由于受土地资源的制约,绝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户)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即使有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的,也因面积不足,而无法全部进行消纳处理,造成较严重的农牧脱节现象。多数养殖场(户)为降低成本,将养殖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离村庄、公路较近的地方,进一步加剧了农牧脱节,粪便资源未有效综合利用。
3、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加强畜禽养殖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畜禽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畜禽养殖场(户)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引导畜禽养殖场(户)走农牧结合的道路,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治理,防止任意排污现象的发生。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使广大畜禽养殖户明白自己肩负着治理环境、消除污染的责任,从而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减轻和消除,也促使从事畜禽养殖户及早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
3.2加大生态养殖技术普及力度。如通过推广微生物添加剂的方法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含氮物的排放;通过运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发展生物发酵床养殖、應用“干湿粪分离”、雨水与污水分流等技术减少污物排放;通过“污物多级沉淀、厌氧发酵”等实现污物达标排放[2]。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发展生态健康养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3坚持科学选址做到合理布局。在对畜禽养殖业进行规划时,必须避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教区、城镇居民区。必须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养殖场应设在环境敏感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远离主要河流上下游干支流,远离村庄集中饮用水源地,远离村民居住区[3]。对禁养区内已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搬迁或关闭。
3.4实行畜禽养殖行业“准入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在畜禽养殖栏舍建设、设施、设备标准化方面的推广运用奖励力度较大,提升了标准化养殖水平,但是离全面实现达标排放还有一定的距离,养殖污染依然存在。必须加大对养殖场(户)污染治理和环境监察力度,依法治污,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同时对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必须通过畜牧、土地、环保等部门的严格审批,逐步实现养殖行业“准入制”,从而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4、结语
总之,我们要认清及意识到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特别是在水污染等方面,我们相信:落实以上的一系列措施,不仅能解决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减排问题,并且能更好的促进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宇,归显扬.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广州化工,2011年16期.
[2]宋懿.畜禽养殖业环境监察工作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6期.
[3]刘成印,李庆洋.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及其防制[J].山东畜牧兽医,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