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韧性时空变化及情景模拟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115296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韧性的特征角度研究城市生态韧性水平的变化机制,探究城市防范化解生态风险能力的时空差异,以此明确城市分区生态治理的重要任务,是实现韧性城市生态风险防控的有利途径。从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韧性评估模型,并以杭州为例,评估了其1995—2015年城市生态韧性时空变化格局,再者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15年杭州生态韧性分区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究。最后,基于FLUS模型模拟了2035年基准和创新创业导向的两种情景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评估了不同城市发展情景下的生态韧性水平空间分布情况
其他文献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由于其网络结构十分复杂,计算量大,难以在功耗受限的移动平台上部署,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进行加速神经网络向前推断的异构跟踪系统,使用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根据卷积神经网络特点设计硬件加速模块,改进Deepsort跟踪算法以获得更好的抗遮挡效果,设计指令集开发上位机使硬件模块可以加速YOLOv5目标检测速度,采取软硬件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分配计算任务,使跟踪
期刊
识别生态保护关键区域,优化新疆县域生态空间结构,对促进绿洲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升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拜城县为研究区,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定结果确定生态保护的核心“源”区,利用最小阻力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及CA-Markov模型,识别拜城县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探究生态空间布局调整策略,完善县域生态空间网络体系,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拜城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期刊
市域生态空间是城乡发展的绿色基底和生态基础,其协同联系“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多种过程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是实现市域层面生态系统稳定,协调城市发展和自然保护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现城市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的市域生态空间规划重视不够,其静态的、定性为主的规划方法严重滞后,存在一系列不足与缺陷
期刊
微动调查方法作为被动源面波勘探技术具有探测深度大、适用范围广且无破坏性等优点,能很好地弥补传统尾矿库监测技术在勘测范围上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以铜陵水木冲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尝试将微动调查方法引入到尾矿库的安全监测中,获取该尾矿库的剪切波(S波)速度剖面,明确该尾矿库的岩性分层和地质异常体的分布情况,进而分析其对水木冲尾矿库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尾矿库安全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尾矿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