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到教学体制之中,深入到每位老师们和学生们的心中。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中的阅读也就越来越被提上日程,越来越被视为重点。小学作为为人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重中之重的一点便是为孩子们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孩子们的阅读素养、文化根基,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好习惯便要做好课内教材阅读与课外读物之间的衔接。
关键词:学生为本;素质教学;文学阅读
现如今的教育行业越来越提倡以学生们为教学的出发点,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的内容,规划教学的重点,制定教学的风格。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小培养起来,小学期间正是培养读书习惯的绝佳阶段。单纯的课内教材阅读显然并不能完全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塑造,于是,课余时间中的自觉阅读就显得分外重要。选择最适合学生们的课外读物,做好教学课文与课外读物之间的衔接更是有利于学生们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从小培养出良好的文学素养。
1 因材选择课外读物
小学期间,挑选好的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课外读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课外阅读并不仅仅是读的多就好,读的杂就好。对于培养小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在课外阅读的挑选上应该更为注重的是挑选能够启发孩子们阅读兴趣的读物,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们的好习惯,从小培养起好的语感,提高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对文学的喜爱。
但课外读物鱼龙混杂,好坏掺半。因此,学生们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老师们如何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1课外读物内容的层次化选择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与推荐上同样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小学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阅读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1)一二年级的同学们活泼好动,年纪小,对汉字的认识并不全面,在阅读的时候也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为低年级的同学们选择课外读物时,我们应该注重读物的趣味性,并且选择带有拼音标注的书籍。让孩子们可以坐得住,读的进去,这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第一步。(2)对于三到四年级的学生们,课外读物的推荐更适宜那些可以开拓思维,激发孩子们想象力的书籍。同时,还要兼顾孩子们的兴趣所在。(3)五六年级的同学们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塑造与铺垫,已经初步具有了阅读的习惯和初步的文化积累,那么这个时段的课外阅读便可以着眼于一些中外名著,要做到让学生们开拓视野的同时兼顾读物的文学性,篇章的优美性,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1.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古人说,学习起源于思考,思考起源于疑惑。思考和质疑是孩子们学习、摄取知识的前提和最主要最好的动力阅读与思考不应该是老师或者家长强加于孩子们身上的。想要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培养出学生们的文学素养首先便要培养出孩子们自主阅读,自愿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都说兴趣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主动学习,主动进行阅读可使孩子们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们寻找自己的阅读方法、记忆方法,让学生们真正学习并记牢知识。
2 课内教材与课外读物的良好衔接
2.1如何衔接课内外读物
对于学生们在校期间学习的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可以多提倡多鼓励孩子们们相互交流,不同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开拓新的思路。教师也要多辅导学生们做好课前预习,这样也有利与培养孩子们的文学底蕴。在预习工作中可以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查找有关于课文内容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样既从兴趣出发,使学生们愿意阅读,热爱阅读,也可以促进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与分享,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在课堂中,老师也应多促进学生们在阅读后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们做到在阅读后获得自己的感悟和见解[1]。
2.2课内外的良好衔接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的提高不应只是单纯的寄托在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量上,还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写作内容,让学生们将所读的内容加深理解,学习的更加透彻。(1)可以鼓励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理读书笔记,将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或者记录下阅读的感悟或者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和自己的疑问。(2)读后感是整理全本書内容和自己阅读心得的优秀渠道,可以通过布置观后感的形式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与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着总结文章的立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3)仿写是学习好词佳句、训练文笔的必由之路。可以让学生们从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在日记或作文中加以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们锻炼文笔的同时提高对佳篇的鉴赏能力,还可以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形成热爱阅读,热爱记录并且能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4)开设课外阅读交流会,就每一位学生在课外读过的有趣故事在会上进行交流,其中最为独特新颖的故事由同学推荐,阅读人上台讲述。这种形式一方面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锻炼表达能力。(5)在交流会的基础上老师筛选具有深远意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就个人听完故事的感想续写。这种形式通过读写合一,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做写作中掌握大量阅读技巧,帮助他们以后更好的完成课外阅读。
结语:
不论是教材课文还是课外读物都是学生们进步的阶梯。在小学阶段,为学生们培养出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读书有利于学生们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丰富内涵,开拓视野,有利于从小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从众多课外读物中帮助学生们挑选出恰当的适宜的读物,做好课文与课外读物的衔接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匡弘.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71.
[2]时丽萍. 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 家教世界, 2013(4):261-262.
[3]李颖.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J]. 新课程(中), 2017(6).
关键词:学生为本;素质教学;文学阅读
现如今的教育行业越来越提倡以学生们为教学的出发点,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的内容,规划教学的重点,制定教学的风格。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小培养起来,小学期间正是培养读书习惯的绝佳阶段。单纯的课内教材阅读显然并不能完全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塑造,于是,课余时间中的自觉阅读就显得分外重要。选择最适合学生们的课外读物,做好教学课文与课外读物之间的衔接更是有利于学生们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从小培养出良好的文学素养。
1 因材选择课外读物
小学期间,挑选好的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课外读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课外阅读并不仅仅是读的多就好,读的杂就好。对于培养小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在课外阅读的挑选上应该更为注重的是挑选能够启发孩子们阅读兴趣的读物,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们的好习惯,从小培养起好的语感,提高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对文学的喜爱。
但课外读物鱼龙混杂,好坏掺半。因此,学生们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老师们如何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1课外读物内容的层次化选择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与推荐上同样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小学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阅读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1)一二年级的同学们活泼好动,年纪小,对汉字的认识并不全面,在阅读的时候也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为低年级的同学们选择课外读物时,我们应该注重读物的趣味性,并且选择带有拼音标注的书籍。让孩子们可以坐得住,读的进去,这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第一步。(2)对于三到四年级的学生们,课外读物的推荐更适宜那些可以开拓思维,激发孩子们想象力的书籍。同时,还要兼顾孩子们的兴趣所在。(3)五六年级的同学们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塑造与铺垫,已经初步具有了阅读的习惯和初步的文化积累,那么这个时段的课外阅读便可以着眼于一些中外名著,要做到让学生们开拓视野的同时兼顾读物的文学性,篇章的优美性,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1.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古人说,学习起源于思考,思考起源于疑惑。思考和质疑是孩子们学习、摄取知识的前提和最主要最好的动力阅读与思考不应该是老师或者家长强加于孩子们身上的。想要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培养出学生们的文学素养首先便要培养出孩子们自主阅读,自愿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都说兴趣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主动学习,主动进行阅读可使孩子们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们寻找自己的阅读方法、记忆方法,让学生们真正学习并记牢知识。
2 课内教材与课外读物的良好衔接
2.1如何衔接课内外读物
对于学生们在校期间学习的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可以多提倡多鼓励孩子们们相互交流,不同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开拓新的思路。教师也要多辅导学生们做好课前预习,这样也有利与培养孩子们的文学底蕴。在预习工作中可以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查找有关于课文内容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样既从兴趣出发,使学生们愿意阅读,热爱阅读,也可以促进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与分享,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在课堂中,老师也应多促进学生们在阅读后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们做到在阅读后获得自己的感悟和见解[1]。
2.2课内外的良好衔接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的提高不应只是单纯的寄托在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量上,还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写作内容,让学生们将所读的内容加深理解,学习的更加透彻。(1)可以鼓励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理读书笔记,将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或者记录下阅读的感悟或者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和自己的疑问。(2)读后感是整理全本書内容和自己阅读心得的优秀渠道,可以通过布置观后感的形式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与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着总结文章的立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3)仿写是学习好词佳句、训练文笔的必由之路。可以让学生们从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在日记或作文中加以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们锻炼文笔的同时提高对佳篇的鉴赏能力,还可以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形成热爱阅读,热爱记录并且能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4)开设课外阅读交流会,就每一位学生在课外读过的有趣故事在会上进行交流,其中最为独特新颖的故事由同学推荐,阅读人上台讲述。这种形式一方面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锻炼表达能力。(5)在交流会的基础上老师筛选具有深远意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就个人听完故事的感想续写。这种形式通过读写合一,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做写作中掌握大量阅读技巧,帮助他们以后更好的完成课外阅读。
结语:
不论是教材课文还是课外读物都是学生们进步的阶梯。在小学阶段,为学生们培养出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读书有利于学生们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丰富内涵,开拓视野,有利于从小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从众多课外读物中帮助学生们挑选出恰当的适宜的读物,做好课文与课外读物的衔接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匡弘.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71.
[2]时丽萍. 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 家教世界, 2013(4):261-262.
[3]李颖.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J]. 新课程(中),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