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农广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中央校领导下,把握机遇,找准定位,全力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了2012年招生突破2万人。
一、明确办学思路,引领学校发展
1. 制定“一主两翼”发展规划,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一主”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采取自办或联办形式,开展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对农民的终身教育;“一翼”是要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开发针对农民的短期培训项目和技能鉴定工作;另“一翼”是与大学联办,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两翼”要紧紧围绕主体来发展,主体发展带动两翼展翅,两翼展翅促进主体腾飞。
2. 制定“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办学理念。服务“三农”是农广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农广校必须要紧紧围绕中央及地方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办学。比如我们根据农民的需求开展的以“新农村、新农民、新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驻乡工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农民的欢迎,目前注册中专学员达到5000人,开设的农民文艺中专班超过100个。我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了现代农艺专业(全科农技员方向)的中专学历班,得到了北京市各级农业部门的认可,政府给予资金支持,2012年秋季招生已达到376人。
3. 制定“搭建平台、支持服务、上下联动、共同发展”的体系建设工作理念。体系建设是农广校办学的重要基础。我们始终坚持体系“一体化”,实现“市农广校——区县分校——乡镇工作站——村级教学点”四级教育培训体系步调一致,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北京市农广校积极为分校搭建智力、政策平台,全力做好支持和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农广校工作站,搭建“三农”服务工作平台。为充分挖掘北京市各种科技资源,2012年10月,我们在科协系统内成立了科技分校,使体系规模进一步扩大。延庆县分校、房山区分校承担着乡镇成人学校的指导、协调职能,将乡镇成人学校的资源完全整合到了农广校系统内。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体系一个“声音”,注重打造“农广教育”品牌。如我们在所有培训地点都要悬挂“繁荣乡村文化,农广教育在行动”横幅。
二、拓宽办学渠道,促进农科教融合
1. 走进政府,促进农科教融合。北京市农广校隶属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所属各区县分校隶属于区县教委,而农广校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农民实施教育培训,而农民培训的任务又在农委和农业局,北京市农广校的这种特殊的隶属关系决定了必须走“农科教”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农广校要发展,必须开门办学,向体外循环,必须取得各级政府的支持。我们积极整合市级层面的资源,“推政府门,做政府人,干政府事”,做到将政府的政策优势和学校的技术优势有效集成,实现农广校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有机融合。我们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北京市农业局将北京市农广校及区县分校列为阳光工程培训唯一的定点培训机构,承担100%的任务。除此之外,我们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全科农技员培训等政府培训项目。
2. 走进行业,促进培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融合。我们积极走进农业、园林绿化、建筑、劳改农场等行业部门,与他们原有的培训项目结合起来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如结合园林绿化局的乡土专家培训,开展果树专业中等学历教育,与“田间学校”培训结合起来开展园艺专业中等学历教育,与建造师的培训结合起来开展建筑专业中等学历教育,与劳改农场原有培训相结合开展园艺、园林、建筑等专业的中等学历教育。与行业的联合,既解决了办学经费的难题,又拓宽了办学渠道。
3. 走进社会,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农广校自身资源,积极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办学,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如目前我们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面对在京务工人员开展的会计、学前教育、建筑等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
三、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训模式,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北京市农广校在巩固原有“技能 基础”、“田间学校 中职”、“中专 技能”、“基地 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模式、“文化驻乡”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合作型培训模式,大大提升了农民参与的热情,培训效果大幅提升。
1. “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模式。“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一师一徒”传统模式的做法,变“一帮一”为“一帮多”或“多帮群”、“群帮群”、“群辐射”,搭建了能工巧匠技艺“放大”传承的渠道和平台,鼓励师傅“带多徒”,徒弟“拜多师”。以目前我们开展的果树专业为例,果树专家、乡土专家作为师傅要尽心竭力,将其熟练的农业技能传授于渴望学习的果农;而每位果农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向精通于某方面的一位或多位专家拜师学艺,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文化驻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郊区教育实践,开展教学试点的探索,创新出“文化驻乡”为主要载体的培养模式。通过驻乡进村,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开设农民文艺中专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农民自愿接受系统教育,以文化促科技,以科技带文化,实现科技文化融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的综合素质。“文化驻乡”是这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五步教学法”、“村民观摩互动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包括“上期回顾(班主任组织)”——“教师授课(任课教师)”——“风采展示(组长组织竞赛、教师点评)”——“学员分组探究互动”——“学员自主点评”五个环节,中间穿插团队活动。这种教学方法把每节课都变成知识学习、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使学员成为课堂的“主角”,不仅增强了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锻炼了学员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村民观摩互动教学法:不限制村民(非学员)进课堂,老少皆可参与听课,激发学员的积极性、表现力,促进学员加大自身业余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自主学习,并通过这种方法,实现村民共享教育过程,帮助乡村形成群体文化活动氛围。
3. 创新培训模式。面对农民学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吸引学员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中,通过摸索,不断推进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创新,探究出适合农民学习特点的两大教学模式,即“双师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及“跟踪式”实践教学模式。目前,北京市农广校开设的课程全部采用这两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受到农民学员的欢迎。
“双师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每一堂课由两个以上老师互相合作完成,包括“导入授课,分组讨论,展现提升,穿插拓展,点评总结,达标测评”六大环节。“跟踪式”实践教学模式指的是农广校与学员建立长期联系,进行跟踪服务,以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第一时间帮助学员解决问题。
一、明确办学思路,引领学校发展
1. 制定“一主两翼”发展规划,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一主”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采取自办或联办形式,开展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对农民的终身教育;“一翼”是要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开发针对农民的短期培训项目和技能鉴定工作;另“一翼”是与大学联办,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两翼”要紧紧围绕主体来发展,主体发展带动两翼展翅,两翼展翅促进主体腾飞。
2. 制定“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办学理念。服务“三农”是农广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农广校必须要紧紧围绕中央及地方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办学。比如我们根据农民的需求开展的以“新农村、新农民、新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驻乡工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农民的欢迎,目前注册中专学员达到5000人,开设的农民文艺中专班超过100个。我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了现代农艺专业(全科农技员方向)的中专学历班,得到了北京市各级农业部门的认可,政府给予资金支持,2012年秋季招生已达到376人。
3. 制定“搭建平台、支持服务、上下联动、共同发展”的体系建设工作理念。体系建设是农广校办学的重要基础。我们始终坚持体系“一体化”,实现“市农广校——区县分校——乡镇工作站——村级教学点”四级教育培训体系步调一致,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北京市农广校积极为分校搭建智力、政策平台,全力做好支持和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农广校工作站,搭建“三农”服务工作平台。为充分挖掘北京市各种科技资源,2012年10月,我们在科协系统内成立了科技分校,使体系规模进一步扩大。延庆县分校、房山区分校承担着乡镇成人学校的指导、协调职能,将乡镇成人学校的资源完全整合到了农广校系统内。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体系一个“声音”,注重打造“农广教育”品牌。如我们在所有培训地点都要悬挂“繁荣乡村文化,农广教育在行动”横幅。
二、拓宽办学渠道,促进农科教融合
1. 走进政府,促进农科教融合。北京市农广校隶属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所属各区县分校隶属于区县教委,而农广校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农民实施教育培训,而农民培训的任务又在农委和农业局,北京市农广校的这种特殊的隶属关系决定了必须走“农科教”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农广校要发展,必须开门办学,向体外循环,必须取得各级政府的支持。我们积极整合市级层面的资源,“推政府门,做政府人,干政府事”,做到将政府的政策优势和学校的技术优势有效集成,实现农广校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有机融合。我们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北京市农业局将北京市农广校及区县分校列为阳光工程培训唯一的定点培训机构,承担100%的任务。除此之外,我们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全科农技员培训等政府培训项目。
2. 走进行业,促进培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融合。我们积极走进农业、园林绿化、建筑、劳改农场等行业部门,与他们原有的培训项目结合起来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如结合园林绿化局的乡土专家培训,开展果树专业中等学历教育,与“田间学校”培训结合起来开展园艺专业中等学历教育,与建造师的培训结合起来开展建筑专业中等学历教育,与劳改农场原有培训相结合开展园艺、园林、建筑等专业的中等学历教育。与行业的联合,既解决了办学经费的难题,又拓宽了办学渠道。
3. 走进社会,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农广校自身资源,积极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办学,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如目前我们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面对在京务工人员开展的会计、学前教育、建筑等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
三、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训模式,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北京市农广校在巩固原有“技能 基础”、“田间学校 中职”、“中专 技能”、“基地 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模式、“文化驻乡”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合作型培训模式,大大提升了农民参与的热情,培训效果大幅提升。
1. “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模式。“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一师一徒”传统模式的做法,变“一帮一”为“一帮多”或“多帮群”、“群帮群”、“群辐射”,搭建了能工巧匠技艺“放大”传承的渠道和平台,鼓励师傅“带多徒”,徒弟“拜多师”。以目前我们开展的果树专业为例,果树专家、乡土专家作为师傅要尽心竭力,将其熟练的农业技能传授于渴望学习的果农;而每位果农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向精通于某方面的一位或多位专家拜师学艺,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文化驻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郊区教育实践,开展教学试点的探索,创新出“文化驻乡”为主要载体的培养模式。通过驻乡进村,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开设农民文艺中专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农民自愿接受系统教育,以文化促科技,以科技带文化,实现科技文化融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的综合素质。“文化驻乡”是这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五步教学法”、“村民观摩互动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包括“上期回顾(班主任组织)”——“教师授课(任课教师)”——“风采展示(组长组织竞赛、教师点评)”——“学员分组探究互动”——“学员自主点评”五个环节,中间穿插团队活动。这种教学方法把每节课都变成知识学习、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使学员成为课堂的“主角”,不仅增强了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锻炼了学员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村民观摩互动教学法:不限制村民(非学员)进课堂,老少皆可参与听课,激发学员的积极性、表现力,促进学员加大自身业余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自主学习,并通过这种方法,实现村民共享教育过程,帮助乡村形成群体文化活动氛围。
3. 创新培训模式。面对农民学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吸引学员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中,通过摸索,不断推进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创新,探究出适合农民学习特点的两大教学模式,即“双师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及“跟踪式”实践教学模式。目前,北京市农广校开设的课程全部采用这两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受到农民学员的欢迎。
“双师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每一堂课由两个以上老师互相合作完成,包括“导入授课,分组讨论,展现提升,穿插拓展,点评总结,达标测评”六大环节。“跟踪式”实践教学模式指的是农广校与学员建立长期联系,进行跟踪服务,以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第一时间帮助学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