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课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unshine20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类型中,科学活动课正以其活泼、直观、新奇的方式唤起少年儿童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但要充分发挥活动课的魅力,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性精神的开拓性人才,科学活动课的教学就必须着力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如何在科学活动课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呢?现以一堂活动课《浮力的奥秘》为例,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建立要适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什么是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学生主体的各种特牲简单的相加,它可以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儿童这三个特征在科学活动课中具体体现如下:
  (一)独立性:通过独立思考和操作来认识和判断科学规律;不受他人的影响轻易放弃自己的正确看法,对自我设计和自我验证的活动成果能做出恰当的评价并进行调控。
  在教学《浮力的奥秘》一课,个别学生就认为重的东西不一定下沉,教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先把一个小小的铁螺帽放在水槽里,它立刻沉下去了,然后,他又把一艘比螺帽重十几倍的玩具船放入水槽,但船并没有沉下去,证明了自己独特的想法。
  (二)主动性:对科学活动课感兴趣,能主动地参与活动;能够积极在活动中寻找和发现问题;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解决活动中的问题;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交流意见,获得反馈;利用在活动中自悟的道理解释或解答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中为什么在水中沉下去的物体,在加入一些盐之后又后浮上来,学生认真地一点一点增加水中盐的含量,直到马铃薯逐渐浮上来,通过主动亲手寻找和发现问题,小组同学争论、比较,最终得出结果,掌握了液体密度、浓度等秘密。
  (三)创造性:乐于并善于发现问题,质疑问题;不满足常规的操作或思考方法,能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寻找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设计的模型、学具,既科学又新颖。
  例如《浮力的奥秘》这堂课,有的学生将实验用的橡皮泥块捏得非常薄,轻轻地放入水槽中,橡皮泥饼就比橡皮泥块沉得慢,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浮力与物体在水中所占体积有关的奥秘。
  二、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大力改进教学方法
  科学活动课的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过程中。
  (一)创设情境,提供诱因,激发学习内在动机
  学习动机总是和需要直接联系的,要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内在的需要,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常处于问题情境中,激发求知欲。例如,在教学《浮力的奥秘》时,有许多现象都是学生虽有接触却不熟悉的,怎样才能让他们发现这其中藏有许多新知识呢?于是,我先提问:“平时,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入海中会怎样?”学生按常理回答“下沉”后,我又问:“你们知道吗?在亚洲西部有一个海,不会游泳的人在这里可以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上。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在“惊讶”“迷惑”之余,产生了疑问,激发了兴趣,带着渴求的心态进入了受教育的良好状态。
  (二)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个性
  科学活动课主要特点就是“活”与“动”。让学生手、眼、口、脑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到活动过程中,通过他们亲身体验形成概念,效果会比教师“纸上谈兵”好得多。在教学《浮力的奥秘》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一艘能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再投入牙膏皮、橡皮泥、蛋,按要求使物品上浮或下沉。学生再看看想想、议议做做、试试改改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浮力的了解,也使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三)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亲切感
  把活动课和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学得积极主动。例如,在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浮力的规律之后,我出示了一道题:“农民伯伯选饱满的种子播种,他们把种子放在水中,一部分上浮,一部分下沉。应该选哪一部分的种子?”学生探讨、争论,最终得出“下沉”的结论,既巩固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
  三、充分估计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自己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其实,在科学活动课的教学中,大部分活动要点都是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果实。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学生的潜能,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一些活动的空间,凡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决不暗示,引导学生自己建立“直观感知→实践→理性认识”的认知结构,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科学活动课时,教师讲解的时间不宜超过整堂课的30%,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和表现。例如,《浮力的奥秘》一课,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后,重点就让学生运用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尋找浮力的奥秘。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浮力的规律,而且一部分学生的设计方案还很有新意。可见,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必须尊重、信任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四、主导与主体关系和谐发展,促进整个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科学活动课中我们重视学生主体性发展,也要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不断调控的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将教学目的逐渐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例如,一堂课的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需求;学生活动中,教师的合理调控;结束时,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些都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环节,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和谐发展,才能促进活动课整个课堂教学的优化,最终达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玉山县城东小学 江西】
其他文献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身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在不断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在科学学科教学工作上提出的要求更高。作为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怎样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用怎样的方式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更好培养,是每一位
通过泾河景村水文站旱限流量的确定,断面所在流域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断面所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综合考虑断面下游区间生产、生活用水要求而确定的断面下泄流量。该指
根据相关规程规范及流湖地区实际情况,采用长系列演算法,分析确定流湖大泵站排涝规模及设计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