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看电影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c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除了和小伙伴们呼叫来去地玩游戏,最喜欢的,就是爸爸能带着我去看一场电影。对于我这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不像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多影碟、动画片可以看,所以惟一获得娱乐的,就是看电影了。
  我还记得,爸爸和妈妈带我看第4场电影时的情景,那时,我只有四五岁。
  当时看的好像是个战争片,我军向敌军的阵地发动攻击。敌人疯狂地负隅反抗。我军前进的道路,被两个暗堡构成的交叉火力所封锁。第一批战士冲上去,像秋天被割掉的谷子似地,倒了一地,血肉横飞。第二批冲上去,仍旧如此。终于,我军组成了敢死队,那两个地堡被炸到了半空中。
  这段电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那是因为,当时,我被这场景刺激得血液沸腾,并且还向爸爸提了几个问题。
  “爸爸,解放军死了那么多人?”我紧张地问爸爸。
  “是啊,”爸爸显然误会了我的意思,“解放军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流血牺牲……”
  “爸爸,”我拉住了爸爸的衣角,“他们真的死了?”
  “你说什么?”听我这么一问,爸爸糊涂了,“谁死了?谁真的死了?”
  “电影里的解放军,”我还是无法完全地表明自己的意思,“还有地堡里的敌人。”
  “噢—”爸爸恍然大悟,轻轻拍了拍我的头,“你说的是那些扮演解放军和敌人的演员啊,他们当然没有死,都是假的。”
  我长长地松了口气: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好久。在爸爸告诉我正确答案前,我一直在为电影里的演员们悲哀。演不用死的电影还行,可是,演了这种战争片,就要受伤,丢胳膊丢腿,甚至没命。现在我才知道,原来,那些都是假的。
  现在,我的儿子也3岁多了,最喜欢看动画片。
  那天,我带他去看了《海底总动员》。这部片子很好看,虽然是个古老的题材:有条小鱼,他爸爸很爱他,过度地保护着他。一次,他好奇地游向一条渔船,被捕到了船上。他爸爸为了找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危险,而他也在为有一天找到爸爸而努力。终于,历尽苦难,他们再次相见了。
  看完电影,儿子也有问题。
  本来,我还以为他的问题会是:鱼为什么会说话?鱼和鸟儿为什么会成为朋友。
  可是,在电影院里看完这部片子后,儿子的问题却与我的想法相隔万里。
  “爸爸,”儿子郑重地问我,“如果我是尼莫,您也会像他爸爸一样来找我吗?”
  “当然,儿子。”我把他抱到怀里,紧紧地搂住,“我会不顾一切地去找你。”
  “爸爸,”儿子把头依在我怀里,“我不用你找,我就在这里。”
  那一刻,我和儿子都感受到了电影的意义。
  虽然,我和儿子小时候对电影的理解不同。我想,这是时代所造成的。不过,和孩子看电影,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种艺术欣赏,是一种教育,这是勿庸置疑的。
  
  相关链接:如何陪孩子欣赏电影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征、健康积极的影片。
  ●适当介绍影片内容,增进孩子对影片的了解。
  ●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分清真善美、假恶丑。
  ●重温影片内容,并进行讨论,让影片的积极因素对孩子产生良好影响。
  ●限制时间,不可影响孩子休息、游戏
其他文献
继《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后,近日又有《我家笨笨上剑桥》、《轻轻松松上哈佛》、《耶鲁男孩》、《牛津圆梦》等图书陆续问世。望子成龙的家长,无不将“刘亦婷”们看作榜样,对着书本中的教育宝典一条条对号入座,看自己孩子哪里需要改进,哪里需要加强,恨不得立马也造就出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来。  这本无可厚非。对孩子怀有殷切希望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设立一个"参照物",时时以"参照物"来要求孩子。
期刊
每年因为游泳而意外溺亡的孩童,占12岁以下意外死亡人数总和的46%,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交通事故(24%)及第三位火灾、地震及塌方(共15%)。在许多谨慎的家长及老师眼中,几乎是“水患猛如虎”。  因此,许多家长不愿孩子“入水嬉戏”,但是没有用,孩子天生是亲近水的,被晒得暖洋洋的水,就像母亲的羊水一样,有减轻焦虑收获愉悦的妙用。同时,游泳还是最佳健身方案之一,可以扩展孩子的肺活量和胸肌力量,有助于孩
期刊
孩子的食欲通常是处于易波动而不稳定的状态,常有不想吃饭、没胃口的情形。这种情形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家长应适时作一些改变,尽量适应孩子胃口,保证孩子进食及正常的身体发育。    食欲不振的定义    缺乏食欲或不想进食,称为食欲不振。以往所吃的食物量减少或不感兴趣,称为食欲减退。食欲是身体自动调节作用的一环,受到脑中枢的控制,是无法掩饰的。食欲是健康的指标,当孩子出现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的症状
期刊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人,留着大胡子,花白的胡子足有1尺长,非常漂亮。有一天,老人在家门前坐着,邻居家5岁的小孩问他:“老爷爷,你留着这么长的胡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把它放在被子里面,还是外面呢?”老人竟然回答不出来,因为,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人突然想起小孩子问他的话。先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感觉很不舒服,于是,他又把胡子放在被子里面,还是觉得难受。就这样,老人一会儿把
期刊
如果你希望一岁多的儿子不必再依赖尿布,就必须容忍他经常唱反调的表现,因为这两件事都衍生自同样的心理根源;如果你希望8岁的女儿在与朋友意见相左时,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必须接受她有时也会顶撞你;因为,在自己跟别人意见不同时坚持立场,正是她智力发展的结果。唱反调固然很烦人,好辩也很让人讨厌,但它们都是孩子正在成长的象征。  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总而言之,为了当个有效率的家长,你必须让自己“进
期刊
女儿是个故事迷,一天到晚缠着我给她讲故事。在讲了不知多少个故事之后,我感到自己想象力匮乏—为什么每次都是按照书本照本宣科地给她讲故事、为什么不能发挥两个人的想象力一起参与到故事中呢?  于是,在女儿又一次缠着要我为她讲故事时,我说:“行,爸爸给你讲故事,但你也要和爸爸一起讲,一起表演。”  我采用的是表演式的讲故事法。  一个故事向孩子讲一遍,注意强调故事的主要人物,在她感兴趣或者有所感触的地方适
期刊
晓凡4岁,是个漂亮的女生,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每个叔叔阿姨见了都忍不住抱抱她。不过,如果你和她玩上一会儿,就会发现晓凡总是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着,大人把她的手指拿出来,但只要过个二三分钟,晓凡就又会把手指放进嘴里。   晓凡的家长平时工作很忙,等到发现女儿这个毛病后,就不停地把晓凡的手指从嘴里拿出来,但是晓凡还是会不停地放进去。家长急坏了,他们以为晓凡的身体内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就带孩子去看医生
期刊
开讲专家:关鸿羽,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家庭文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记忆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主任、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市教育管理学会秘书长、北京市老教协家教会副理事长。著有《家庭教育学》、《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智力的方法》、《心理素质教育》等教育专著30余部。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
期刊
“不,不,不给我买变形金刚我就不回家!”玩具店前,涛涛大声喊叫,无论家长怎样哄,涛涛就是不松口,执拗地坚持着。他常用这种方法向家长要东西,而且“拗”劲一上来, 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孩子的“武器”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3~8岁的孩子大都学会使用以下的4种“武器”。  第一种武器——哭闹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而很多家长怕的就是孩子这一招。一旦孩子哭闹起来,家长马上缴械
期刊
任性的孩子,在家长眼里都是相似的:为达到目的,哭闹不止,把家长搞得精疲力尽。有的家长打骂,不起作用;有的家长听之任之,孩子仍不罢休。家长唯有长叹:都是独生子女,太过于娇惯了,以前哪听说过这样的事。  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  苏苏5岁,平时蛮听话。可是,用她妈妈的话来说,就是那天不知发了什么疯,直闹到了午夜,才在极度疲倦中睡了过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那天,苏苏约了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家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