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袭水袖丹衣,一曲醉人惊梦,如夏莲初盛,含苞欲滴,怯中带喜,欲语还休。三生石上,牡丹亭下,梧桐叶落,西风送别,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爱恨情仇。这,便是昆曲。历经六百年的更迭,昆曲依然跃动于水墨画卷之中,传唱在丝竹管弦音里,蓦然绽放,如梦如醉。
昆曲的发展历程
“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始于元代末年的昆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明代万历之前,它还只是“小集南唱”的清柔婉折之音,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后,昆山腔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但这时的昆曲仍是清唱,尚未能体现剧本,形诸舞台。
昆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是从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的。自万历初年起,昆曲很快地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随之由士大夫带进北京,与弋阳腔并为玉熙宫中大戏,称为“官腔”。从此,昆曲俨然成为剧坛的新主,表演艺术日趋成熟,名家名作层出不穷。
漫长岁月里,昆剧始终遵循兼收并蓄的原则,北曲南唱,博采众长。“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昆曲盛极之时,当真是艳绝天下,无人不晓。天地作裳,江山描眉,如豆蔻枝头二月春光,仅是一想那江南水乡画舫间的婉转水磨腔,就已让人心向往之了。
昆曲的曲词以典雅美丽见长,向世人展示人间的万般风情,但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曲词繁缀、常人难解的境地。又逢梅兰芳、程砚秋等惊才绝艳的名角出现,后起之秀京剧慢慢占据剧坛,全福班随之解散。花雅之争,以雅部昆曲失败而告终。昆曲渐衰之时,苏州的昆剧传习所成了唯一遗珠,以全福班的后期艺人为师,培养了一批“传”字辈艺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复兴昆曲的中坚力量。
厚积薄发,必会一鸣惊人;寒灰更燃,又惹玫瑰竞放。20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政策落实,流散各地的昆剧艺人陆续被吸收到各文艺团体中。《三贯钱》轰轰烈烈地传遍全国,造就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随后,各地纷纷成立昆剧院团,昆曲艺术由衰败凋零逐渐走向复活。但与此同时,流行文化日新月异带来的冲击,也使得戏曲不可避免地受到冷落,昆曲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而后中国台湾掀起的昆曲热、昆曲艺术节的连续举办以及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白先勇老师倾注心血的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在艰难挣扎中慢慢开始复兴之路。
风月暗消磨,惊春谁似我。或许直至今日,昆曲仍算不上完全复兴,于大多数人而言仍然遥远,但至少,它走在了复兴的路上。
昆曲的艺术价值
昆剧有生、旦、净、末、丑、外、贴、小生、小旦 、小末、小外、小净共十二行,各个行当都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昆曲作为一场视听盛宴,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表演本身,更在于其深植的中华文化精粹。临川四梦,桃花扇中,一幕幕经典折子戏跃然台上,借助方言与歌赋的力量,将诗词的传承以更能为市井田间群众所接受的方式实现。昆曲唱腔华丽婉转,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之精巧的舞台置景与服装繁饰,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从昆曲中能够窥见中华文化之美,而昆曲传承也正是文化继承的重要部分,留得青山在,不失后传人。
昆曲复兴之精神回归
白先勇先生曾言,昆曲无他,唯一美字。它美在唱词,美在音韵,美在情真,美在意切。卷舒,墨染,一幕幕折子戏便踏着旧时光如约而至,将婉转深情的故事娓娓道来。
情之至,是昆曲表达的恒定主题,不论是爱情、亲情,还是人生理想、家国情怀,都能在昆曲中展现得酣畅淋漓。牡丹亭下,桃花扇面,风流倜傥的书生与美貌娴雅的小姐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传唱千年,知音相求,欲说还休,无不让我们羡慕。白罗衫上,玉簪饰中,权衡之下,深明大义,坚守真性情,以身奔赴家国之梦,无不让我们钦佩。他们从古画中款款而来,带着对人性的理解和坚定,唤醒我们心中蒙灰已久的纯真。
再惊天动地的人生之路,终要归于平静。剧终落幕,余音绕梁之后沉淀下来的,不仅是对昆曲之美的惊叹,更是对昆曲美在何处、为何而美的思索,思考这一文化精粹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内核。
《牡丹亭》:个性解放,生命觉醒
太守之女杜丽娘,她不是安于闺塾管教的大家闺秀,她不愿默默接受父母包办的婚姻,她美在自知,美在身如薄翼般脆弱,心却似磐石般坚韧。游园惊梦的情起,在她看来不是痴人说梦,她决定为了这一份珍贵的爱之觉醒而与生命抗争。江南江北,都寻不到梦中之人,她也未曾放弃。她的坚定,是飞蛾扑火的慕色而亡,是穿越生死而寻爱的矢志不渝。
我们惊叹的,是那个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仍敢用行动抗争命运的奇女子杜丽娘。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争取个性解放,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李贽《明灯道古录》中“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各遂其千万人之欲”之语,像漫漫长夜的流星,划破长空,给思想钳制的黑暗社会注入新的光亮,而幸运的是,这份解放之光可以落在女性角色身上。
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看似没有了各种外部障碍,却在心里筑起了高高的屏障:我们害怕发出与世界不同的声音,害怕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害怕与自己和解。我们也常常在思考,为什么要被教育成一个讨人喜欢的人,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我们听从别人的决定,默默地接受懂事带来的无奈代價,埋下遗憾的种子,却不说出内心的呼唤。可是,真正的人格独立,首先便该是自我解放,而不是等待救赎。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当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并竭力呵护珍其一生的理想信念时,才能称之为人格独立。我们在批判封建思想糟粕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起一个自由社会人应有的责任,始终保持洞若观火的思想自主,不随波逐流,保持着初入社会的本心,勇敢地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 正视人的存在,把人从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礼法中剥离出来,实现自我解放,同时,以己度人,不假汝之名,成为别人合理自由的阻碍。光是这一点,人类就付出了太沉重的代价。很多时候,人在精神上最大的敌人不是枷锁,而是找不到打开枷锁的钥匙。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把钥匙,被文人墨客默默地攥在手里,刻在笔下,染成水袖青衣,谱成戚戚怨怨,将对那个时代的批判与思考,和昆曲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
《桃花扇》:敢作敢当,心系家国
人性的刚与柔,在于至浊之处仍有至清的坚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本是秦淮名妓,穿梭于烟柳之境,她却闪烁着最绚烂的光芒:不慕虚荣,不畏强权;正直勇敢,心系家国;以命相搏,抗拒婚事;敢于发声,揭露丑恶;斩断情丝,忠于家国。这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足以令男性角色相形见绌。“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她依然坚守本心,护住女子之柔与刚。
战争年代,连绵烽火考验下的家国大义显得弥足珍贵,而当今社会,因我们看到太多善良与坚守的代价,故而望而却步。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人性,懂得克制,知道关怀,能在保持理性的同时,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
当初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慢慢妥协,我们谴责道德滑坡,我们被生活压力压弯了身子,经常会忘了思考——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会慢慢变成曾经不喜欢的人。也许坚守很难,适应才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回顾过去之时,心底隐隐作响的声音在告诉我们——回来吧。回归纯真和最初的信仰,努力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去为理想的生活战斗。
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是很多人的初心。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爱与自由不该建立在無知和放纵之上,而应建立在对世界真理的深刻认知与对自我行为的克制上,以温润的方式,轻轻敲开一丝裂缝,以涓涓细流作为自我棱角与外部世界的缓冲,保护盔甲下那颗温暖的心,且不让汹涌波涛磨平个体的独特,这也正是折子戏教会我们的事。
知恶而为善,知己后识人。道德生存环境下,风起云涌,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前路有光,未来可期。
昆曲的传承
姹紫嫣红烂漫时,良辰美景惹人醉,觅一段锦屏人的春愁婉转,化作一唱三叹的小磨调,演绎了才子佳人的一往情深。台下殷殷赤忱,台上款款细步,水袖翩翩,目下清波。
良辰美景奈何天,痴梦深情昆曲间。
从前我们将古典剧目束之高阁,认为它们是阻碍时代进步的落后思想,兜兜转转,在自由呼声愈热的现在,我们反而惊叹于古人情之真切、行之果敢,于是在旧时光中重拾本真与诚挚。昆曲如一幕永不谢幕的长剧,在古老厚重的折子戏中,我们看到了小人物的大力量,看到了人性的选择与坚守,看到了国与家的沉沦起浮。于是,我们呼喊着,复兴昆曲!
昆曲的复兴,不仅是音律词韵的复兴,更是精神的复兴。我们的祖先将一段段至情至性的故事融进了昆曲的唱词与神韵之中,将昆曲之美与人性之美合为一体,故对昆曲精神的传承,是对人性之美的发散,更是余音绕梁后沉淀下来的对人生的思考与选择。
六百载风云变幻,昆曲历经磨难,却未曾磨灭它的芳华。哪怕在最黑暗寂寞的岁月里,它仍然“姹紫嫣红开遍”。今日的昆曲于多数人而言,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但至少,它走在了复兴的路上。那千年历史孕育出的故事,百年缱绻绵延的深情,从来都镌刻在国人的血脉中,终有一天,会回归它最美好的模样。
来传承昆曲吧,让昆曲成为茶余柳下的闲情逸趣,而不是成为史书画卷中的遥远印记。让我们为昆曲献出一己之力,也从昆曲中窥见人生,读懂自己。愿这份对于生活、对于昆曲传承的勇气与执着,从水袖梨音中流淌而出,终为所求,终有所得。
昆曲的发展历程
“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始于元代末年的昆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明代万历之前,它还只是“小集南唱”的清柔婉折之音,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后,昆山腔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但这时的昆曲仍是清唱,尚未能体现剧本,形诸舞台。
昆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是从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的。自万历初年起,昆曲很快地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随之由士大夫带进北京,与弋阳腔并为玉熙宫中大戏,称为“官腔”。从此,昆曲俨然成为剧坛的新主,表演艺术日趋成熟,名家名作层出不穷。
漫长岁月里,昆剧始终遵循兼收并蓄的原则,北曲南唱,博采众长。“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昆曲盛极之时,当真是艳绝天下,无人不晓。天地作裳,江山描眉,如豆蔻枝头二月春光,仅是一想那江南水乡画舫间的婉转水磨腔,就已让人心向往之了。
昆曲的曲词以典雅美丽见长,向世人展示人间的万般风情,但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曲词繁缀、常人难解的境地。又逢梅兰芳、程砚秋等惊才绝艳的名角出现,后起之秀京剧慢慢占据剧坛,全福班随之解散。花雅之争,以雅部昆曲失败而告终。昆曲渐衰之时,苏州的昆剧传习所成了唯一遗珠,以全福班的后期艺人为师,培养了一批“传”字辈艺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复兴昆曲的中坚力量。
厚积薄发,必会一鸣惊人;寒灰更燃,又惹玫瑰竞放。20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政策落实,流散各地的昆剧艺人陆续被吸收到各文艺团体中。《三贯钱》轰轰烈烈地传遍全国,造就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随后,各地纷纷成立昆剧院团,昆曲艺术由衰败凋零逐渐走向复活。但与此同时,流行文化日新月异带来的冲击,也使得戏曲不可避免地受到冷落,昆曲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而后中国台湾掀起的昆曲热、昆曲艺术节的连续举办以及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白先勇老师倾注心血的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在艰难挣扎中慢慢开始复兴之路。
风月暗消磨,惊春谁似我。或许直至今日,昆曲仍算不上完全复兴,于大多数人而言仍然遥远,但至少,它走在了复兴的路上。
昆曲的艺术价值
昆剧有生、旦、净、末、丑、外、贴、小生、小旦 、小末、小外、小净共十二行,各个行当都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力方面,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昆曲作为一场视听盛宴,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表演本身,更在于其深植的中华文化精粹。临川四梦,桃花扇中,一幕幕经典折子戏跃然台上,借助方言与歌赋的力量,将诗词的传承以更能为市井田间群众所接受的方式实现。昆曲唱腔华丽婉转,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之精巧的舞台置景与服装繁饰,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从昆曲中能够窥见中华文化之美,而昆曲传承也正是文化继承的重要部分,留得青山在,不失后传人。
昆曲复兴之精神回归
白先勇先生曾言,昆曲无他,唯一美字。它美在唱词,美在音韵,美在情真,美在意切。卷舒,墨染,一幕幕折子戏便踏着旧时光如约而至,将婉转深情的故事娓娓道来。
情之至,是昆曲表达的恒定主题,不论是爱情、亲情,还是人生理想、家国情怀,都能在昆曲中展现得酣畅淋漓。牡丹亭下,桃花扇面,风流倜傥的书生与美貌娴雅的小姐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传唱千年,知音相求,欲说还休,无不让我们羡慕。白罗衫上,玉簪饰中,权衡之下,深明大义,坚守真性情,以身奔赴家国之梦,无不让我们钦佩。他们从古画中款款而来,带着对人性的理解和坚定,唤醒我们心中蒙灰已久的纯真。
再惊天动地的人生之路,终要归于平静。剧终落幕,余音绕梁之后沉淀下来的,不仅是对昆曲之美的惊叹,更是对昆曲美在何处、为何而美的思索,思考这一文化精粹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内核。
《牡丹亭》:个性解放,生命觉醒
太守之女杜丽娘,她不是安于闺塾管教的大家闺秀,她不愿默默接受父母包办的婚姻,她美在自知,美在身如薄翼般脆弱,心却似磐石般坚韧。游园惊梦的情起,在她看来不是痴人说梦,她决定为了这一份珍贵的爱之觉醒而与生命抗争。江南江北,都寻不到梦中之人,她也未曾放弃。她的坚定,是飞蛾扑火的慕色而亡,是穿越生死而寻爱的矢志不渝。
我们惊叹的,是那个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仍敢用行动抗争命运的奇女子杜丽娘。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争取个性解放,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李贽《明灯道古录》中“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各遂其千万人之欲”之语,像漫漫长夜的流星,划破长空,给思想钳制的黑暗社会注入新的光亮,而幸运的是,这份解放之光可以落在女性角色身上。
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看似没有了各种外部障碍,却在心里筑起了高高的屏障:我们害怕发出与世界不同的声音,害怕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害怕与自己和解。我们也常常在思考,为什么要被教育成一个讨人喜欢的人,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我们听从别人的决定,默默地接受懂事带来的无奈代價,埋下遗憾的种子,却不说出内心的呼唤。可是,真正的人格独立,首先便该是自我解放,而不是等待救赎。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当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并竭力呵护珍其一生的理想信念时,才能称之为人格独立。我们在批判封建思想糟粕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起一个自由社会人应有的责任,始终保持洞若观火的思想自主,不随波逐流,保持着初入社会的本心,勇敢地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 正视人的存在,把人从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礼法中剥离出来,实现自我解放,同时,以己度人,不假汝之名,成为别人合理自由的阻碍。光是这一点,人类就付出了太沉重的代价。很多时候,人在精神上最大的敌人不是枷锁,而是找不到打开枷锁的钥匙。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把钥匙,被文人墨客默默地攥在手里,刻在笔下,染成水袖青衣,谱成戚戚怨怨,将对那个时代的批判与思考,和昆曲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
《桃花扇》:敢作敢当,心系家国
人性的刚与柔,在于至浊之处仍有至清的坚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本是秦淮名妓,穿梭于烟柳之境,她却闪烁着最绚烂的光芒:不慕虚荣,不畏强权;正直勇敢,心系家国;以命相搏,抗拒婚事;敢于发声,揭露丑恶;斩断情丝,忠于家国。这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足以令男性角色相形见绌。“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她依然坚守本心,护住女子之柔与刚。
战争年代,连绵烽火考验下的家国大义显得弥足珍贵,而当今社会,因我们看到太多善良与坚守的代价,故而望而却步。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人性,懂得克制,知道关怀,能在保持理性的同时,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
当初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慢慢妥协,我们谴责道德滑坡,我们被生活压力压弯了身子,经常会忘了思考——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会慢慢变成曾经不喜欢的人。也许坚守很难,适应才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回顾过去之时,心底隐隐作响的声音在告诉我们——回来吧。回归纯真和最初的信仰,努力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去为理想的生活战斗。
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是很多人的初心。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爱与自由不该建立在無知和放纵之上,而应建立在对世界真理的深刻认知与对自我行为的克制上,以温润的方式,轻轻敲开一丝裂缝,以涓涓细流作为自我棱角与外部世界的缓冲,保护盔甲下那颗温暖的心,且不让汹涌波涛磨平个体的独特,这也正是折子戏教会我们的事。
知恶而为善,知己后识人。道德生存环境下,风起云涌,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前路有光,未来可期。
昆曲的传承
姹紫嫣红烂漫时,良辰美景惹人醉,觅一段锦屏人的春愁婉转,化作一唱三叹的小磨调,演绎了才子佳人的一往情深。台下殷殷赤忱,台上款款细步,水袖翩翩,目下清波。
良辰美景奈何天,痴梦深情昆曲间。
从前我们将古典剧目束之高阁,认为它们是阻碍时代进步的落后思想,兜兜转转,在自由呼声愈热的现在,我们反而惊叹于古人情之真切、行之果敢,于是在旧时光中重拾本真与诚挚。昆曲如一幕永不谢幕的长剧,在古老厚重的折子戏中,我们看到了小人物的大力量,看到了人性的选择与坚守,看到了国与家的沉沦起浮。于是,我们呼喊着,复兴昆曲!
昆曲的复兴,不仅是音律词韵的复兴,更是精神的复兴。我们的祖先将一段段至情至性的故事融进了昆曲的唱词与神韵之中,将昆曲之美与人性之美合为一体,故对昆曲精神的传承,是对人性之美的发散,更是余音绕梁后沉淀下来的对人生的思考与选择。
六百载风云变幻,昆曲历经磨难,却未曾磨灭它的芳华。哪怕在最黑暗寂寞的岁月里,它仍然“姹紫嫣红开遍”。今日的昆曲于多数人而言,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但至少,它走在了复兴的路上。那千年历史孕育出的故事,百年缱绻绵延的深情,从来都镌刻在国人的血脉中,终有一天,会回归它最美好的模样。
来传承昆曲吧,让昆曲成为茶余柳下的闲情逸趣,而不是成为史书画卷中的遥远印记。让我们为昆曲献出一己之力,也从昆曲中窥见人生,读懂自己。愿这份对于生活、对于昆曲传承的勇气与执着,从水袖梨音中流淌而出,终为所求,终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