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文中所写的景、事、人、情常常给人以美感。要让那些耐人寻味的语言注入学生的心田,教师需引导他们品析音韵、遣词、造句、修辞……唯有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文章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感悟和欣赏,课堂也才能尽显浓浓的语文味。通常,我们在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时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理解法——由浅入深品内涵
要细读文本,离不开对词语的理解。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课文中的多数词语,学生只要通过词典的解释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但还有一些则需要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再深挖一层,进行细致的品味揣摩才能理解。这个由浅入深理解词意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 祖父的园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下同)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大声读出一个字——“活”,再读出一句话——“一切都活了”;接着通过“什么活了?”“怎么活?”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朗读;紧接着又让学生进入分角色朗读……通过步步深入,学生就能逐渐体会到这个“活”字的意思:它具有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意思,能让人感受到祖父园子里的一切是那么的快乐、自由。
运用理解法时,教师一定要充分预设课堂情况。因为学生就某个词的理解,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是丰富的、多元的,只有充分预设,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才能真正品味词句的内涵。
二、比较法——比较揣摩促思辨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才能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和智慧,才能品味语言的意蕴和美感,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上《 沉香救母(二)》这一课时,我就用了比较句子的方法:让学生将“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他一点也不在乎”与“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他一点也不在乎”作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叠词的表达意义和方法。
又如,在《 石榴 》这篇课文的第二小节中有这样一句话:“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莹莹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让学生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将课文中的这句话与“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从绿黄色的叶子中长了出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用拟人这种手法,首先能让描写的事物变得更具体,更生动形象了,其次还可以让读者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具体到这篇课文,就表现出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让学生比较、揣摩。比如,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让学生体会反问句强调语气的独特魅力。
三、替换法——咀嚼用词悟精准
有时还可以将课文中的某个词用别的词将它换掉,将调换前后的句子进行比较,这种品析句子的方法,我称之为替换法。这种方法虽然是由比较法衍生出来的,但和比较法又略有不同,所以必须单独讲解。例如,教学王安石的《 泊船瓜洲 》这首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词精准,“绿”字的推敲也成了“咬文嚼字”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的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让学生尝试用其它的词来替换“绿”字看是否可以。替换后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儿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通过替换比较,学生就会发现“绿”字用得多么精准,他们也就能获得美感,积淀语感,体味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想象法——依托文本再创造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品词析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例如,有位教师是这样教《 清平乐·村居 》这首诗的。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一生都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好了,三个儿子多能干啊!”而翁对媪说——“老婆子,你才能干呢,给我生了三个儿子。”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对翁说——“孩子他爹,你把三个儿子教育得真好,老大那么勤劳,老二也会帮我们分担家务了,老三也不淘气,三个孩子都有出息了,咱们可以安享晚年了。”
师:就这样,老两口聊啊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走到以后,坐着摇椅满满聊……”此情此景可以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媚。
师:不仅她媚,他也媚,这就叫——
生:相媚好。
师:这是怎样一个“醉”呀,因媚而醉!
……
这是个精彩的教学片断,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品析“媚”,将诗歌的内涵“相媚好”挖掘得淋漓尽致。
其实,在语文课上,只要我们深入地解读教材,就会发现有许多地方都有供学生想象的空间。通过合情合理的想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内涵,而且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增添语文课的情趣。
五、拓展法——开阔视野促理解
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课外知识点,诸如天文、地理和历史等,学生可能存在理解的盲区,这时,教师就有必要运用拓展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走出盲区。拓展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通过拓展练习来丰富学生的词语。例如,《 大禹治水 》这篇课文有这样一句话:“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在学生理解了“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两个词语后,教师可以出示数个“千( )万( )”,让学生进行填空练习。通过这个拓展练习,让学生知道“千( )万( )”这一类词是表示数量极多。
二是通过拓展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样是《 大禹治水 》这一课。在让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提问:“大禹的父亲鲧曾经用了9年的时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小朋友想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教师出示图片:禹的父亲用的是“堵”的方法,筑堤造坝,水灾闹得更凶了;而禹是采用“化堵为疏”,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最终成功了。教师继续提问:“你们觉得谁的办法更科学?为什么?”
三是通过介绍作者生平事迹了解写作背景。例如,在教完《 理想的风筝 》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把课文作者苏叔阳与病魔抗争的事迹告诉学生,这个生平介绍非常重要。因为学生一听后就明白了:文中的这位老师给苏叔阳树立了榜样,正是他给了作者面对困难时进行顽强拼搏的动力与勇气。再如教学《 桂花雨 》这一课时,同样可以拓展作者琦君的生平,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在文中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含义,从而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在运用拓展法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要紧扣文本来设计拓展的内容,切不可以为了拓展而拓展,否则,虽然课堂内容看起来丰富,但实质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达不到教学的目标。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方法,它们不是孤立的,在讲读课文时,我们要灵活地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江苏 沭阳,223600)
一、理解法——由浅入深品内涵
要细读文本,离不开对词语的理解。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课文中的多数词语,学生只要通过词典的解释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但还有一些则需要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再深挖一层,进行细致的品味揣摩才能理解。这个由浅入深理解词意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 祖父的园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下同)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大声读出一个字——“活”,再读出一句话——“一切都活了”;接着通过“什么活了?”“怎么活?”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朗读;紧接着又让学生进入分角色朗读……通过步步深入,学生就能逐渐体会到这个“活”字的意思:它具有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意思,能让人感受到祖父园子里的一切是那么的快乐、自由。
运用理解法时,教师一定要充分预设课堂情况。因为学生就某个词的理解,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是丰富的、多元的,只有充分预设,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才能真正品味词句的内涵。
二、比较法——比较揣摩促思辨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才能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和智慧,才能品味语言的意蕴和美感,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上《 沉香救母(二)》这一课时,我就用了比较句子的方法:让学生将“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他一点也不在乎”与“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他一点也不在乎”作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叠词的表达意义和方法。
又如,在《 石榴 》这篇课文的第二小节中有这样一句话:“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莹莹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让学生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将课文中的这句话与“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从绿黄色的叶子中长了出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用拟人这种手法,首先能让描写的事物变得更具体,更生动形象了,其次还可以让读者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具体到这篇课文,就表现出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让学生比较、揣摩。比如,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让学生体会反问句强调语气的独特魅力。
三、替换法——咀嚼用词悟精准
有时还可以将课文中的某个词用别的词将它换掉,将调换前后的句子进行比较,这种品析句子的方法,我称之为替换法。这种方法虽然是由比较法衍生出来的,但和比较法又略有不同,所以必须单独讲解。例如,教学王安石的《 泊船瓜洲 》这首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词精准,“绿”字的推敲也成了“咬文嚼字”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的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让学生尝试用其它的词来替换“绿”字看是否可以。替换后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儿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通过替换比较,学生就会发现“绿”字用得多么精准,他们也就能获得美感,积淀语感,体味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想象法——依托文本再创造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品词析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例如,有位教师是这样教《 清平乐·村居 》这首诗的。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一生都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好了,三个儿子多能干啊!”而翁对媪说——“老婆子,你才能干呢,给我生了三个儿子。”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对翁说——“孩子他爹,你把三个儿子教育得真好,老大那么勤劳,老二也会帮我们分担家务了,老三也不淘气,三个孩子都有出息了,咱们可以安享晚年了。”
师:就这样,老两口聊啊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走到以后,坐着摇椅满满聊……”此情此景可以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媚。
师:不仅她媚,他也媚,这就叫——
生:相媚好。
师:这是怎样一个“醉”呀,因媚而醉!
……
这是个精彩的教学片断,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品析“媚”,将诗歌的内涵“相媚好”挖掘得淋漓尽致。
其实,在语文课上,只要我们深入地解读教材,就会发现有许多地方都有供学生想象的空间。通过合情合理的想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内涵,而且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增添语文课的情趣。
五、拓展法——开阔视野促理解
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课外知识点,诸如天文、地理和历史等,学生可能存在理解的盲区,这时,教师就有必要运用拓展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走出盲区。拓展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通过拓展练习来丰富学生的词语。例如,《 大禹治水 》这篇课文有这样一句话:“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在学生理解了“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两个词语后,教师可以出示数个“千( )万( )”,让学生进行填空练习。通过这个拓展练习,让学生知道“千( )万( )”这一类词是表示数量极多。
二是通过拓展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样是《 大禹治水 》这一课。在让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提问:“大禹的父亲鲧曾经用了9年的时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小朋友想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教师出示图片:禹的父亲用的是“堵”的方法,筑堤造坝,水灾闹得更凶了;而禹是采用“化堵为疏”,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最终成功了。教师继续提问:“你们觉得谁的办法更科学?为什么?”
三是通过介绍作者生平事迹了解写作背景。例如,在教完《 理想的风筝 》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把课文作者苏叔阳与病魔抗争的事迹告诉学生,这个生平介绍非常重要。因为学生一听后就明白了:文中的这位老师给苏叔阳树立了榜样,正是他给了作者面对困难时进行顽强拼搏的动力与勇气。再如教学《 桂花雨 》这一课时,同样可以拓展作者琦君的生平,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在文中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含义,从而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在运用拓展法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要紧扣文本来设计拓展的内容,切不可以为了拓展而拓展,否则,虽然课堂内容看起来丰富,但实质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达不到教学的目标。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方法,它们不是孤立的,在讲读课文时,我们要灵活地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江苏 沭阳,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