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农业已经由高产量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农业自然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管理肥料使用、加快绿色农业技术创新、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协同治理、激发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此为其他学者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我国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迫切追求的目标,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新时代的居民对食物的追求从吃饱吃好逐渐转向吃得健康吃得营养,这标志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长江经济带而言,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就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农业生产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支撑产业之一。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业的主要矛盾由农产品产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长江经济带面临生态环境的威胁与挑战,居民消费需求的转变和不断升级,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必须坚持农业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长江经济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文首先对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理论分析,阐述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以及农业发展所需资源条件情况。然后,分析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面临的面源污染、产业发展粗放化、市场竞争力等问题。
二、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现状
(1)自然资源与气候优势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该区域占地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约6亿人口,分别约占全国的21%和40%,间接体现了长江经济带在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该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地域广阔,地貌种类丰富,囊括丘陵、盆地、山地、高原、平原五大基本地形,因此长江经济带绝大部分地区是适合农业产业的发展。这些丰沃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天府之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鱼米之乡”、“黄金水道”等等美名,使得长江经济带拥有多个著名的农业基地、生态文化胜地和经济中心城市。
(2)农业发展主要特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长江经济带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上升,但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这表明尽管长江经济带粮食的产量逐年增长,但并不能达到全国的增长水平,即长江经济带粮食的相对产量逐年下。农业生产效率下降会致使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受到威胁与挑战。从非粮食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来看,长江经济带非粮食主要农产品占全国非粮食主要农产品产量比重逐年增长。总体看来,在农业生方面,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发展区域之一。
三、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提高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发展,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要的措施,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目前正面临农业由快速增量阶段向高质优质阶段转型,在次过程中,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工业、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废料、农用薄膜等使用量不断增加,致使农业面源污染范围扩大,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長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农用化肥使用量持续增加,洱海流域和滇池流域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十分严重,水质遭到污染恶化,河流、湖泊营养物质负荷增大,是造成洱海氮磷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化肥使用量的大幅增长源于长江经济带各地农业生产种植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种植者将土地用于栽种经济效益更高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而这些作物的生长需要更多的化肥、农药和农用薄膜,从而导致化肥的平均使用量增加。
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农田化肥、农药、残膜的大量使用,农作物废料、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处置,造成农村河流湖泊水质恶化,农业土壤酸化等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耕地质量的下降,会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黑土层变薄、土壤营养成分大量丢失,有害物质增加,不利于农产品生长,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威胁着农业发展。
(2)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化
长江经济带的农业持续处于弱势地位,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慢,农业发展缓慢,周期较长且投入大,并不能在经济效应上带来明显的效果。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保障了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当前长江经济带各个地区多以工业发展为重点推动经济发展,缺乏在农业发展上的经济合作,长江经济带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其农业绿色发展的一大阻碍。
为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尽管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范围逐年扩增,但与总体相比较,绿色农业规模仍然偏小且生产基地较分散,绿色农业发展的成本较高,没有形成集约化的规模经营。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业企业规模较小、生产基地较为分散、产品产量相对较低、科技含量低,无法为长江经济带带来一定的农业品牌效应,绿色农业企业创收能力较弱。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产品多是初级加工,产业链较短,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产业链的不完整,后续的加工、销售、流通环节不够成熟,不能形成一体化市场。 (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
当今世界,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整体规模大但不强,农产品种类繁多但优质产品少,缺乏国际影响力、竞争力。随着我国国际贸易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进口不断增加,自产农产品过剩,库存堆积。从绿色理念方面看,我国长江经济带农业农产品品牌不具有国际影响力,无法为我国农产品带来品牌效应;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更加重视农产品是否绿色有机、是否健康营养、是否安全有保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不完善;绿色农业产业规模小且分散等等是造成长江经济带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重要原因。
长江经济带部分企业和大部分农民对农产品品牌的认知仅在于其经济价值,重视注册商标但忽视产品的创新研发。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产品商标注冊较多,但是较少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多数品牌缺乏差异性和独特性,品牌效应较低且局限于某区域范围,不能发挥引领作用。
四、结论
经过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现阶段存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等等问题。进一步地,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经过对有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分析,为促进长江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管理肥料使用、加快绿色农业技术创新、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协同治理、激发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从促进绿色农业发展规模化、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方面解决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化的问题;从加快培育绿色农产品、鼓励并推广农产品净菜供应和冷链运输、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市场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来解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传清主编.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陈文胜,杨顺顺.农业面源污染的测算与防治——以湖南省为例[J].系统工程,2015(6)
[3]陆大道.建设经济带是经济发展布局的最佳选择: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J].地理科学,2014.34(7):769- 772.
[4]虞孝感,王合生,朱英明.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态势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19(5):299-302.
作者简介:项莉峡(1996—),女,硕士在读,重庆工商大学,400067,金融学。
关键词:农业;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我国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迫切追求的目标,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新时代的居民对食物的追求从吃饱吃好逐渐转向吃得健康吃得营养,这标志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长江经济带而言,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就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农业生产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支撑产业之一。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业的主要矛盾由农产品产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长江经济带面临生态环境的威胁与挑战,居民消费需求的转变和不断升级,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必须坚持农业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长江经济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文首先对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理论分析,阐述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以及农业发展所需资源条件情况。然后,分析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面临的面源污染、产业发展粗放化、市场竞争力等问题。
二、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现状
(1)自然资源与气候优势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该区域占地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约6亿人口,分别约占全国的21%和40%,间接体现了长江经济带在在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该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地域广阔,地貌种类丰富,囊括丘陵、盆地、山地、高原、平原五大基本地形,因此长江经济带绝大部分地区是适合农业产业的发展。这些丰沃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天府之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鱼米之乡”、“黄金水道”等等美名,使得长江经济带拥有多个著名的农业基地、生态文化胜地和经济中心城市。
(2)农业发展主要特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长江经济带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上升,但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这表明尽管长江经济带粮食的产量逐年增长,但并不能达到全国的增长水平,即长江经济带粮食的相对产量逐年下。农业生产效率下降会致使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受到威胁与挑战。从非粮食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来看,长江经济带非粮食主要农产品占全国非粮食主要农产品产量比重逐年增长。总体看来,在农业生方面,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发展区域之一。
三、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提高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发展,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要的措施,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目前正面临农业由快速增量阶段向高质优质阶段转型,在次过程中,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工业、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废料、农用薄膜等使用量不断增加,致使农业面源污染范围扩大,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長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农用化肥使用量持续增加,洱海流域和滇池流域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十分严重,水质遭到污染恶化,河流、湖泊营养物质负荷增大,是造成洱海氮磷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化肥使用量的大幅增长源于长江经济带各地农业生产种植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种植者将土地用于栽种经济效益更高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而这些作物的生长需要更多的化肥、农药和农用薄膜,从而导致化肥的平均使用量增加。
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农田化肥、农药、残膜的大量使用,农作物废料、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处置,造成农村河流湖泊水质恶化,农业土壤酸化等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耕地质量的下降,会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黑土层变薄、土壤营养成分大量丢失,有害物质增加,不利于农产品生长,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威胁着农业发展。
(2)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化
长江经济带的农业持续处于弱势地位,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慢,农业发展缓慢,周期较长且投入大,并不能在经济效应上带来明显的效果。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保障了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当前长江经济带各个地区多以工业发展为重点推动经济发展,缺乏在农业发展上的经济合作,长江经济带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其农业绿色发展的一大阻碍。
为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尽管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范围逐年扩增,但与总体相比较,绿色农业规模仍然偏小且生产基地较分散,绿色农业发展的成本较高,没有形成集约化的规模经营。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业企业规模较小、生产基地较为分散、产品产量相对较低、科技含量低,无法为长江经济带带来一定的农业品牌效应,绿色农业企业创收能力较弱。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产品多是初级加工,产业链较短,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产业链的不完整,后续的加工、销售、流通环节不够成熟,不能形成一体化市场。 (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
当今世界,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整体规模大但不强,农产品种类繁多但优质产品少,缺乏国际影响力、竞争力。随着我国国际贸易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进口不断增加,自产农产品过剩,库存堆积。从绿色理念方面看,我国长江经济带农业农产品品牌不具有国际影响力,无法为我国农产品带来品牌效应;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更加重视农产品是否绿色有机、是否健康营养、是否安全有保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不完善;绿色农业产业规模小且分散等等是造成长江经济带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重要原因。
长江经济带部分企业和大部分农民对农产品品牌的认知仅在于其经济价值,重视注册商标但忽视产品的创新研发。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产品商标注冊较多,但是较少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多数品牌缺乏差异性和独特性,品牌效应较低且局限于某区域范围,不能发挥引领作用。
四、结论
经过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现阶段存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等等问题。进一步地,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经过对有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分析,为促进长江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管理肥料使用、加快绿色农业技术创新、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协同治理、激发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从促进绿色农业发展规模化、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方面解决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化的问题;从加快培育绿色农产品、鼓励并推广农产品净菜供应和冷链运输、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市场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来解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传清主编.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陈文胜,杨顺顺.农业面源污染的测算与防治——以湖南省为例[J].系统工程,2015(6)
[3]陆大道.建设经济带是经济发展布局的最佳选择: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J].地理科学,2014.34(7):769- 772.
[4]虞孝感,王合生,朱英明.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态势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19(5):299-302.
作者简介:项莉峡(1996—),女,硕士在读,重庆工商大学,400067,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