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固界面多肽分子组装精细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g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与蛋白构象病相关的淀粉样多肽分子组装结构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在固体、溶液以及界面等不同状态下多肽分子组装结构的表征方法,对于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在解析多肽分子界面组装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评述,主要包括在液/固界面上的多肽分子组装结构的精细特征,界面诱导的多肽构象转变,调节分子、染料等与多肽组装结构的相互作用模式和位点识别等.
其他文献
对水促进Co/Mo/AlO3催化剂裂解乙烯生长碳纳米管(CNTs)的研究发现,通入体积分数(φ)为0.6%的水蒸汽在1h内可将CNTs的生长倍率从3.7g·g^-1提高至70g·g^-1.水的作用在于恢复被
以甲烷、乙烯、乙醇和正丁醇为碳源,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在具有三维开放网络结构的烧结8μm-Ni金属纤维上沉积碳的方法,制备了以金属Ni纤维网络为集流极、沉积碳为离子存储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N-色谱、负染-透射电镜(NS-TEM)和冷冻蚀刻-透射电镜(FE—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血红蛋白(Hb)与Span80/PEG400/H2O囊泡间的相互作用及
表面活性素是一类具有较强表面活性的微生物脂肽类化合物,能在空气/水界面形成不溶性单分子膜.利用Langmuir膜天平测定了表面活性素单分子膜的压缩-扩张循环曲线,发现单分子膜在
采用晶化培育法制备了L沸石纳米晶簇,以其作为前驱体,并以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TPHAC)为模板剂,合成了微孔-介孔多级孔道L沸石(MeLTL沸石).通过X射线衍射(XR
meso取代卟啉衍生物在红色电致发光材料上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以反式二噻吩(S)作为能量传输供体的卟啉衍生物,Zn-5,10,15,20-tetra(2-[thioph
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的衬底上,利用直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ZnO纳米线或ZnO薄膜.然后利用存储有HCI刻蚀剂的琼脂糖微图案印章对其进行了化学刻蚀以形成不同的图形.利用扫描电
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我国的大学出版社从最早恢复建制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的百家,已成为出版界不可小视的一支劲旅。这其中不仅有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大社、名社,也有一批特色鲜明、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