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楼面结构出现裂缝的重要因素包括,施工,设计,材料,温度等等。这些引起楼面裂缝的主要原因都应该引起我们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楼面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1、概述
楼面裂缝常见的发生因素一直都备受各级单位和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们的相关人员也发现,施工和竣工资料的不健全等等也是引起房屋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楼面裂缝的发生原因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我们的相关人员要做到准确的去判断楼面裂缝的发生因素,还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才可以。对于针对楼面裂缝解决的技术方面,还要在我们以后的工作当中不断的摸索和完善。
2、楼面裂缝的发生及防治
2.1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部位需要加强
我们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的常见发生部位来研究,大多数的裂缝都发生在房屋的四周阳角处,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差双重作用及砼的收缩特性而导致的,且越是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就越大。
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从设计上来分析,目前的设计规范方面,都是比较偏重于强度,没有充分地按照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来进行综合考量,所以一般配筋量达不到我们所预期的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2.2 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现在我们广泛采用的,是采用泵送商品砼,但是,因为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所以,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对商品砼厂商的管理,依据成本投入的比例来说,规范的提高市场价格,使厂商能够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控制质量,这才是改善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本质工作。
2.3 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了上述所说的阳角45度斜角裂缝外,还有两大类比较常见:一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个是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那么,从施工角度出发,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进行分类。
2.3.1 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在上述四个原因中,前二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但后二个原因却在施工中必须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2.3.2 預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2.3.3 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d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d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d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3)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4)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m2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mm)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3、结语
本文笔者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并且结合了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楼面裂缝发生的各种原因及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的解决方法,给同等条件类似的加固工程给与了一定的借鉴数据和方法。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的施工人员能够增强我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的加强各方面的监管,楼面裂缝这个难题是一定会得到解决的,会使我们的工程能够顺利完美的完成。
【关键词】楼面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1、概述
楼面裂缝常见的发生因素一直都备受各级单位和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们的相关人员也发现,施工和竣工资料的不健全等等也是引起房屋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楼面裂缝的发生原因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我们的相关人员要做到准确的去判断楼面裂缝的发生因素,还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才可以。对于针对楼面裂缝解决的技术方面,还要在我们以后的工作当中不断的摸索和完善。
2、楼面裂缝的发生及防治
2.1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部位需要加强
我们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的常见发生部位来研究,大多数的裂缝都发生在房屋的四周阳角处,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差双重作用及砼的收缩特性而导致的,且越是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就越大。
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从设计上来分析,目前的设计规范方面,都是比较偏重于强度,没有充分地按照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来进行综合考量,所以一般配筋量达不到我们所预期的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2.2 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现在我们广泛采用的,是采用泵送商品砼,但是,因为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所以,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对商品砼厂商的管理,依据成本投入的比例来说,规范的提高市场价格,使厂商能够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控制质量,这才是改善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本质工作。
2.3 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了上述所说的阳角45度斜角裂缝外,还有两大类比较常见:一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个是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那么,从施工角度出发,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进行分类。
2.3.1 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在上述四个原因中,前二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但后二个原因却在施工中必须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2.3.2 預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2.3.3 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d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d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d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3)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4)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m2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mm)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3、结语
本文笔者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并且结合了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楼面裂缝发生的各种原因及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的解决方法,给同等条件类似的加固工程给与了一定的借鉴数据和方法。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的施工人员能够增强我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的加强各方面的监管,楼面裂缝这个难题是一定会得到解决的,会使我们的工程能够顺利完美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