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合甘氨酸两性离子复合体的结构和性能的理论研究

来源 :第二届国际理论化学、分子模拟和生命科学研讨会暨第二届北京宏剑公司用户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d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理论计算方法B3LYP,在6-31++G**基组水平研究使甘氨酸质子化所需的最少水分子数目,然后讨论水合两性离子复合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而计算了二水合甘氨酸中性分子复合体(2W-GN)到二水合甘氨酸两性离子复合体(2W-GZ)的过渡态,得到如下结论:(1)两个水分子可以使甘氨酸质子化,能够形成稳定的二水合两性离子复合体.(2)甘氨酸与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结合能较大,复合体稳定;在二水合甘氨酸复合体中,水合甘氨酸中性分子比水合甘氨酸两性离子稳定.(3)由2W-GN 到2W-GZ过程的反应活化能和氢键键能相近.
其他文献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CeO2基固溶体催化剂(Ce0.2Zr0.3O2-δ、Ce0.7Pr0.3O2-δ和Ce0.7Gd0.3O2-δ,并考察了固溶体和三种常用载体(TiO2、SiO2和Al2O3)及其负载KNO3后的催化碳黑
在实施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胶束催化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Bu)4NBr,TBAB),研究了有机电解质TBAB对胶束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阴离子表面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FT-GGA)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CO2在HCOO修饰Cu(100)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与清洁Cu(100)表面相比较,CO2在HCOO修饰的Cu(100)表面的吸
采用溶剂热方法,以SnCl4·5H2O/尿素/乙醇三元体系合成了具有特定结构的前驱体,该前驱体经焙烧后得到了具有海绵状结构的介孔SnO2.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吸收
利用泛函分析理论中的迭代法,分别计算了等同平行平板双电层在128、77、和25mV电位下的相互作用能.并以数值法所得结果为参照,在各电位下分别与Debye—Htickel(DH)线性近似法、Lan
以Pt/TiO2为催化剂和365nm紫外光为光源,在低于0.2T的磁场强度范围考察了磁场对苯和乙烯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当用紫外灯管作光源并靠近磁场磁极或者置于磁场磁极间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