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育的心脏,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我们教师一定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课件;课堂气氛;学习兴趣 数学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目前,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化,每个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地成果,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随之出现。
1.关于情境创设
新课程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大大丰富了情景的内涵。因此,情景导入成为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内容。创设有效的数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数学课上的情景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景,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例如:教学“日历中的方程”时,对于初学方程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方程不仅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数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本节活动,观察日历中数的规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导入时,出示一张某月的日历后,以“变魔术”的的方式让学生按住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并将这三个数之和告诉老师,老师马上说出这三个数,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全堂课在魔术的背景下展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了。
2.关于课堂活跃与课堂效果是否成正比
曾经,数学课总给人抽象、枯燥、单调、沉闷的感觉。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想了很多办法,可常常是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为所动,或者教师连哄带骗,结果也只有几个学生撑撑场子。不过现在的课堂常常是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性很高。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一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 例如过多廉价表扬。只要学生答对了问题,教师就是“很好”、“不错”、“想法很好”。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还不完整,教师都给予表扬。而那些确实表现突出的学生却在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中失去了应得的肯定和激励。再者是数学活动设计简单化、模式化。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实验课时,让学生分一下组,合作讨论一下,动手操作一番。好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这样照顾了学生的心理,轻松自在,学生当然欢迎,而老师采取的是放羊的方式,根本没有有效组织,出现问题时束手无策,不能及时引导。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事实上学生始终停留于活动的表层面,数学课变成了单纯的活动课,不能在活动中获得系统的知识,也不利于能力的提高,不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
诚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热闹,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开心、兴奋。调动积极性不是教学目的,课堂热闹也不代表教学效果就好。过多的廉价表扬会导致学生的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过分的模糊评价将导致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大搞物质刺激将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
3.数学课件用得合理吗?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手段的主流之一。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以及数学的内涵,良好地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与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常规教学手段相比,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有它的独特的优势,可是,一旦惟其不可、缺其不行,那将走入一个新的误区。
3.1打开电脑,关闭教材。时下,动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俨然成了“时尚”,大有让教学不用多媒体的教师羞愧难当之势。在公开课、汇报课、展示课、教研课、优质课中,没有使用多媒体的已经很难见到了。一学期下来,学生手里的数学书还是新的。教材是老师教,学生学的主要载体,而且对学生来说,教科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将教科书丢掉不用,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末倒置,并且失去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机会,毕竟后者才是学生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
3.2人机对话取代人际对话。多媒体的程序化,使数学课堂成为“放映厅”:上课前,教师已经设计好一个完美的课件程序,上课时教师只需按部就班程序化按键,课件边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师变成“播音员”,学生变成“观看者”,师生一起“围着屏幕看”。当然作为“播音员”的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而作为“观看者”的学生们思路必须循着课件流程的思路。当过程稍有不畅,教师想做出改变则无法控制计算机以求与学生配合,学生也无法使用计算机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可能即使进行反馈。当计算机提出的答案和学生的问题不一致时,或例习题的解法和学生容易接受的解法不相同时,师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课堂上计算机代替教师的教,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阻碍了学生的思维。
3.3华而不实。课堂教学绝不等同于演电影、电视,需要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不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却走入了这一误区。过分追求多媒体的界面美。五彩缤纷的界面,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主宰教学。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具体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所传授的知识,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克服多媒体使用不当的问题,应树立两个观念:①成本低、效果好才是合适的;②多媒体的使用应该体现不可替代性。如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替代,就可以不用多媒体。 因此要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步入课堂,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教师们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个教师真正会用、愿用计算机。同时,学校也要提高认识,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硬件配置,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只有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被合理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老师们的每一节课都越上越精彩,老师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 希望大家都能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⑵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主编:钟旭天、陈士军等.浙江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 说课 上课》编著:刘旭.四川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课件;课堂气氛;学习兴趣 数学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目前,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化,每个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地成果,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随之出现。
1.关于情境创设
新课程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大大丰富了情景的内涵。因此,情景导入成为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内容。创设有效的数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数学课上的情景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景,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例如:教学“日历中的方程”时,对于初学方程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方程不仅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数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本节活动,观察日历中数的规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导入时,出示一张某月的日历后,以“变魔术”的的方式让学生按住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并将这三个数之和告诉老师,老师马上说出这三个数,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全堂课在魔术的背景下展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了。
2.关于课堂活跃与课堂效果是否成正比
曾经,数学课总给人抽象、枯燥、单调、沉闷的感觉。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想了很多办法,可常常是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为所动,或者教师连哄带骗,结果也只有几个学生撑撑场子。不过现在的课堂常常是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性很高。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一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 例如过多廉价表扬。只要学生答对了问题,教师就是“很好”、“不错”、“想法很好”。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还不完整,教师都给予表扬。而那些确实表现突出的学生却在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中失去了应得的肯定和激励。再者是数学活动设计简单化、模式化。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实验课时,让学生分一下组,合作讨论一下,动手操作一番。好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这样照顾了学生的心理,轻松自在,学生当然欢迎,而老师采取的是放羊的方式,根本没有有效组织,出现问题时束手无策,不能及时引导。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事实上学生始终停留于活动的表层面,数学课变成了单纯的活动课,不能在活动中获得系统的知识,也不利于能力的提高,不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
诚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热闹,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开心、兴奋。调动积极性不是教学目的,课堂热闹也不代表教学效果就好。过多的廉价表扬会导致学生的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过分的模糊评价将导致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大搞物质刺激将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
3.数学课件用得合理吗?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手段的主流之一。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以及数学的内涵,良好地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与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常规教学手段相比,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有它的独特的优势,可是,一旦惟其不可、缺其不行,那将走入一个新的误区。
3.1打开电脑,关闭教材。时下,动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俨然成了“时尚”,大有让教学不用多媒体的教师羞愧难当之势。在公开课、汇报课、展示课、教研课、优质课中,没有使用多媒体的已经很难见到了。一学期下来,学生手里的数学书还是新的。教材是老师教,学生学的主要载体,而且对学生来说,教科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将教科书丢掉不用,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末倒置,并且失去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机会,毕竟后者才是学生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
3.2人机对话取代人际对话。多媒体的程序化,使数学课堂成为“放映厅”:上课前,教师已经设计好一个完美的课件程序,上课时教师只需按部就班程序化按键,课件边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师变成“播音员”,学生变成“观看者”,师生一起“围着屏幕看”。当然作为“播音员”的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而作为“观看者”的学生们思路必须循着课件流程的思路。当过程稍有不畅,教师想做出改变则无法控制计算机以求与学生配合,学生也无法使用计算机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可能即使进行反馈。当计算机提出的答案和学生的问题不一致时,或例习题的解法和学生容易接受的解法不相同时,师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课堂上计算机代替教师的教,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阻碍了学生的思维。
3.3华而不实。课堂教学绝不等同于演电影、电视,需要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不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却走入了这一误区。过分追求多媒体的界面美。五彩缤纷的界面,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计算机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主宰教学。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具体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所传授的知识,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克服多媒体使用不当的问题,应树立两个观念:①成本低、效果好才是合适的;②多媒体的使用应该体现不可替代性。如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替代,就可以不用多媒体。 因此要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步入课堂,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教师们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个教师真正会用、愿用计算机。同时,学校也要提高认识,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硬件配置,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只有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被合理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老师们的每一节课都越上越精彩,老师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 希望大家都能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⑵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主编:钟旭天、陈士军等.浙江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 说课 上课》编著:刘旭.四川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