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丹走了。2018年3月19日,兽医在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为它实施安乐死。
2014年秋冬时节,跟它做伴的兄弟死了。那以后,苏丹一直是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孤单地活着。
严格说来,苏丹之死标志着这个亚物种距离灭绝仅一步之遥。它的女儿和孙女还活着,但没有生育能力;家族里所有的公牛都已死绝。
野生物种保护机构把这种情况叫做"功能性绝种"。苏丹生前所属的北方白犀牛亚种群是延续香火的唯一希望,现在只能依靠IVF人工受精;而且只能从另一个相近物种,南方百犀牛群里找代孕母亲。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观察,北方白犀牛绝种之后,下一个很可能是小头鼠海豚和小独角犀牛(爪哇犀牛,Javan rhino)。
它们都属于“极危”物种。
苏丹是在肯尼亚的保护区里被兽医实施安乐死的。
它生前举世闻名,因为它独一无二,种群的独根。2009年前它一度移居捷克,在德武尔克拉洛维野生动物园做客。之后回归非洲故乡,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定居。
犀牛的45岁,相当于人类的90岁。
苏丹近些年体弱多病,健康状况逐日恶化,肌肉和骨骼退化,皮肤大面积受伤。虽然看护团队尽力护理,疗伤,治病,仍旧回天乏术。
它生前的最后24小时已经无法站立。
北方白犀牛怎么了?
北方白犀和南方白犀是白犀牛的两个亚种。白犀又名方吻犀,是现存五种犀牛中个头最大的,仅次于大象。
苏丹和它的北方白犀族群主要在非洲东部和中部的乌干达和尼罗河上游徜徉,南方白犀牛的地盘在南部非洲。
它们生性温和,食草。每天的日常包括觅食进食,占半天时间;休息,占1/3时间;其他时间用来闲逛、发呆、玩,或者到泥浆里泡着。
其实白犀的颜色并不比黑犀白多少,但体态庞大,出生时体重40~65公斤,成年时可长到3000多公斤;另外,它们的嘴也宽大。
从社会关系来看,白犀牛群居,一群可以有十几头犀牛,主要是母牛和每头母白犀带着的未成年公白犀。成年公白犀基本是独居。交配时公、母白犀牛会在一起二三天或几周。
母白犀怀孕16~18周后产子,每胎一子;宝宝断奶的时间从两个月到一年不等。
偷猎是北方白犀牛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们被偷猎者盯上,是因为头上的角;据信犀牛角是一种中医药成分,在也门被用来做匕首手柄。
苏丹的兄弟姐妹们曾经分布在乌干达、中非共和国、苏丹和乍得,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偷猎狂潮中被斩尽杀绝。
进入21世纪,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幸存的几十头北方白犀牛遭猎杀,无一幸免。
2008年,世界野生基金会宣布北方白犀牛在野外已经灭绝。
目前世界上有5583个物种或亚种被列入极危"红色名录",即濒临绝种的危急程度极严峻,包括苏门答腊犀牛、黑犀牛、婆罗洲猩猩、阿穆尔豹(远东豹)。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1963年开始编制,把植物、哺乳动物、禽鸟、两栖动物和海洋生物按照生存风险程度分成七等:灭绝、极危 、濒危、易危、无危。
2016年11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估计地球上仅存大约30只小头鼠海豚,10年之内很可能绝种。
虽然向IUCN提供数据的机构采用多种收集、计算、分析方式来获得尽可能准确地数字,关于濒危物种的估计数据始终不乏争议。
在估算陆地哺乳动物数量时,野生动物保护机构通常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用卫星定位跟踪(GPS)仪和伪装的特制相机,记录动物杀戮痕迹、粪便、足印、树干上的擦痕等。
这些信息和其他因素,包括猎物数量、特定地区生态环境对特定物种的承受力等,综合起来分析,然后得出估计数值。
这些数字是不断变化的。不光是动物的数量,物种数量也在逐年变化,有新的物种被发现,也有现存物种消失。
由此可见“紅皮书”编制和更新之艰巨。甚至有人说,一些物种可能在被发现之前就灭绝了。
在对野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分类排序时,还需考虑若干其他因素。
比如种群的栖息地是局限在一个地区还是地域分布较广、生殖繁衍周期长短、受到哪些天敌和大自然的威胁、栖息地受到的威胁程度,以及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一个物种只在一个地区生活,繁殖周期较长,即使还剩500头,它的濒危程度也高于分布地区更广、繁殖周期较短的另一个只剩300头动物的物种。
热带雨林里的物种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因此面临的绝种威胁就可能大于其他生存范围更广的物种。
(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编辑/小美)
2014年秋冬时节,跟它做伴的兄弟死了。那以后,苏丹一直是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孤单地活着。
严格说来,苏丹之死标志着这个亚物种距离灭绝仅一步之遥。它的女儿和孙女还活着,但没有生育能力;家族里所有的公牛都已死绝。
野生物种保护机构把这种情况叫做"功能性绝种"。苏丹生前所属的北方白犀牛亚种群是延续香火的唯一希望,现在只能依靠IVF人工受精;而且只能从另一个相近物种,南方百犀牛群里找代孕母亲。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观察,北方白犀牛绝种之后,下一个很可能是小头鼠海豚和小独角犀牛(爪哇犀牛,Javan rhino)。
它们都属于“极危”物种。
苏丹的一生
苏丹是在肯尼亚的保护区里被兽医实施安乐死的。
它生前举世闻名,因为它独一无二,种群的独根。2009年前它一度移居捷克,在德武尔克拉洛维野生动物园做客。之后回归非洲故乡,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定居。
犀牛的45岁,相当于人类的90岁。
苏丹近些年体弱多病,健康状况逐日恶化,肌肉和骨骼退化,皮肤大面积受伤。虽然看护团队尽力护理,疗伤,治病,仍旧回天乏术。
它生前的最后24小时已经无法站立。
北方白犀牛怎么了?
北方白犀和南方白犀是白犀牛的两个亚种。白犀又名方吻犀,是现存五种犀牛中个头最大的,仅次于大象。
苏丹和它的北方白犀族群主要在非洲东部和中部的乌干达和尼罗河上游徜徉,南方白犀牛的地盘在南部非洲。
它们生性温和,食草。每天的日常包括觅食进食,占半天时间;休息,占1/3时间;其他时间用来闲逛、发呆、玩,或者到泥浆里泡着。
其实白犀的颜色并不比黑犀白多少,但体态庞大,出生时体重40~65公斤,成年时可长到3000多公斤;另外,它们的嘴也宽大。
从社会关系来看,白犀牛群居,一群可以有十几头犀牛,主要是母牛和每头母白犀带着的未成年公白犀。成年公白犀基本是独居。交配时公、母白犀牛会在一起二三天或几周。
母白犀怀孕16~18周后产子,每胎一子;宝宝断奶的时间从两个月到一年不等。
偷猎是北方白犀牛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们被偷猎者盯上,是因为头上的角;据信犀牛角是一种中医药成分,在也门被用来做匕首手柄。
苏丹的兄弟姐妹们曾经分布在乌干达、中非共和国、苏丹和乍得,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偷猎狂潮中被斩尽杀绝。
进入21世纪,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幸存的几十头北方白犀牛遭猎杀,无一幸免。
2008年,世界野生基金会宣布北方白犀牛在野外已经灭绝。
濒危或无危怎么定?
目前世界上有5583个物种或亚种被列入极危"红色名录",即濒临绝种的危急程度极严峻,包括苏门答腊犀牛、黑犀牛、婆罗洲猩猩、阿穆尔豹(远东豹)。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1963年开始编制,把植物、哺乳动物、禽鸟、两栖动物和海洋生物按照生存风险程度分成七等:灭绝、极危 、濒危、易危、无危。
2016年11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估计地球上仅存大约30只小头鼠海豚,10年之内很可能绝种。
虽然向IUCN提供数据的机构采用多种收集、计算、分析方式来获得尽可能准确地数字,关于濒危物种的估计数据始终不乏争议。
在估算陆地哺乳动物数量时,野生动物保护机构通常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用卫星定位跟踪(GPS)仪和伪装的特制相机,记录动物杀戮痕迹、粪便、足印、树干上的擦痕等。
这些信息和其他因素,包括猎物数量、特定地区生态环境对特定物种的承受力等,综合起来分析,然后得出估计数值。
这些数字是不断变化的。不光是动物的数量,物种数量也在逐年变化,有新的物种被发现,也有现存物种消失。
由此可见“紅皮书”编制和更新之艰巨。甚至有人说,一些物种可能在被发现之前就灭绝了。
在对野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分类排序时,还需考虑若干其他因素。
比如种群的栖息地是局限在一个地区还是地域分布较广、生殖繁衍周期长短、受到哪些天敌和大自然的威胁、栖息地受到的威胁程度,以及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一个物种只在一个地区生活,繁殖周期较长,即使还剩500头,它的濒危程度也高于分布地区更广、繁殖周期较短的另一个只剩300头动物的物种。
热带雨林里的物种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因此面临的绝种威胁就可能大于其他生存范围更广的物种。
(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编辑/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