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体现,必然与德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师要整合文本信息,运用教育机制,“不预期”地渗透德育理念,让语文教育时时处处迸发育人光芒。笔者从随境性机制、开放性机制、信息化机制等层面阐述语文教育中的“不预期”德育机制。
【关键词】语文教育;“不预期”;德育机制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德育的成效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品德修养。语文教育又是人文性与知识性的相合体,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是绝大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笔者从二十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深有感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立足文本信息,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情实际,运用教育机智,践行“不预期”德育机制。
“不预期”德育机制是直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下,秉承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个性,熏陶学生情操的宗旨,整合文本信息,营造随境性、开放性、信息性等育人氛围,不预定教育效果,让德育工作在多元化、人文化的教育途径中获得始料不及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完完全全的自主空间里获得情性与理性的共鸣,获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观、价值观等的养成教育。
一、随境性机制
随境性机制强调语文教育与德育的互动模式。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在语文教育中遴选德育信息,充分利用学科中的可塑性情境或瞬间性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语文教育与德育互动、渗透、统一起来。
这种机制来源于课堂教学上的某一特定情境,要求教师抓住瞬间性教育资源,开拓学科教学的“题外话”,适机点拨,赢来预期不到的教育效应。譬如,我们常常通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发挥联想,进行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鉴别、评价,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教育等。
例如教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时,因历史因素的宥制,很多学生对日本人有某种程度上的偏见、厌恶乃至痛恨,教师可引导学生摒弃历史偏见,正视人物品格,在学习探究中领悟藤野先生热爱学生、严谨治教、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把这种精神内化成自己的精神榜样力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发挥联想,列举更多的日本友好人士或杰出人物,自然而然地获得是非善恶的评判,达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教育。
显而易见,可塑性情境和瞬間性教育资源是由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共鸣与现时的教学情境激发而生的,比教师按计划预设的教学模式更具教育张力,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和意识评价,值得广大教师开发利用。
二、开放性机制
开放性机制侧重于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力开启学生心智,锻炼学生随机辩论、自主表述等能力,让学生对世界、对事物、对情理都能在毫无掩饰、毫无顾忌的情境下流露出来,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这种教育机制贯穿于语文教育活动中往往可通过辨论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民意测验等教育形式来完成。
教例一:“畅谈人生”的辩论会
教师预期教育目的:人生如梦、如戏、如阶梯、如茶、如棋等话题。启迪人生在于奉献,在于奋斗,在于探索等精神主旨。
不预期的学生论题:①人生如梦,梦破灭了时怎么办?②如果说人生如戏,如何对待喜剧与悲剧?假如悲剧“上演”的时间太长呢?③奋斗的阶梯里有没有捷径?④棋局双方对垒,杀气腾腾,不能行差踏错,太“板”了!……
学生或许会在热情演讲激烈辨论中各自“施展身手”演绎着教师始料不及的见解和主张。这些都是学生思想的流动,是闪光点,教师应该抱着尊重、理解、赞扬的心态,巧妙地阐释、点拨、启迪,而不能生硬地怀疑或否定。
教例二:“海因茨的故事”(民意测验法)
民意测验过程:向学生讲述“海因茨的故事”后,出示以下测验题目:①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②假如不是海因茨的妻子而是他的朋友快死了,朋友同样买不起药,海因茨是否该去偷药?为什么?③为了搭救一个人的性命,人们究竟该不该不择手段,为什么?④海因茨偷药被捕,法官该不该判他的罪,为什么?⑤法官考虑释放海因茨,为什么?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科尔伯格最欣赏“海因茨的故事”,他认为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能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趋势。上述两难问题不拘泥于答案“YES”还是“NO”,而在于了解学生的推理过程,评价学生在情与理,行为与法律面前的取向意识。
三、信息性机制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要求语文教师与时代同步,密切关注国际国家的时事局势和学生的意识动态等,且要做好信息筛选与梳理,并对这些信息有的放矢地融入语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怀社会发展,实践德育的时期性、持续性、人文性原则。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电视电脑、报刊杂志等教育媒体,选取新闻性强、教育性强的信息,了解国际和平动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例如“南海问题”、“ 韩国部署萨德系统问题”、“菲律宾反政府武装运动”、“台湾政局问题”等,这些信息量大、时政性强的话题,仅靠学生自己“道听途说”是不够的,亟须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认真探索,科学甄别,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和平观、世界观,才能让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深化育人效应。
很多生活信息,可以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分析与评价,如学生上网、追星、交友等校园现象,应激发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活动,从知、情、意、行等教育手段启迪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调控的能力。这一环节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选择,关怀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师生关系的紧张对峙。
在任重道远的德育工作中,“不预期”教育机制的尝试与实践将成为众口皆碑的“教育软件”。因为它让教师贴近学生生活空间,关怀学生心声,启迪学生智慧与思想品德的协调发展,把自主、客观、人文的权利交给学生,是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方针的一项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扈中平 李方 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吴安春.从“知识本位”到“德性本位”教育研究[J].
[3]刘霞.教师如何开发利用瞬间性教学资源[J].广东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育;“不预期”;德育机制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德育的成效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品德修养。语文教育又是人文性与知识性的相合体,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是绝大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笔者从二十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深有感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立足文本信息,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情实际,运用教育机智,践行“不预期”德育机制。
“不预期”德育机制是直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下,秉承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个性,熏陶学生情操的宗旨,整合文本信息,营造随境性、开放性、信息性等育人氛围,不预定教育效果,让德育工作在多元化、人文化的教育途径中获得始料不及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完完全全的自主空间里获得情性与理性的共鸣,获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观、价值观等的养成教育。
一、随境性机制
随境性机制强调语文教育与德育的互动模式。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在语文教育中遴选德育信息,充分利用学科中的可塑性情境或瞬间性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语文教育与德育互动、渗透、统一起来。
这种机制来源于课堂教学上的某一特定情境,要求教师抓住瞬间性教育资源,开拓学科教学的“题外话”,适机点拨,赢来预期不到的教育效应。譬如,我们常常通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发挥联想,进行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鉴别、评价,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教育等。
例如教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时,因历史因素的宥制,很多学生对日本人有某种程度上的偏见、厌恶乃至痛恨,教师可引导学生摒弃历史偏见,正视人物品格,在学习探究中领悟藤野先生热爱学生、严谨治教、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把这种精神内化成自己的精神榜样力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发挥联想,列举更多的日本友好人士或杰出人物,自然而然地获得是非善恶的评判,达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教育。
显而易见,可塑性情境和瞬間性教育资源是由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共鸣与现时的教学情境激发而生的,比教师按计划预设的教学模式更具教育张力,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和意识评价,值得广大教师开发利用。
二、开放性机制
开放性机制侧重于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力开启学生心智,锻炼学生随机辩论、自主表述等能力,让学生对世界、对事物、对情理都能在毫无掩饰、毫无顾忌的情境下流露出来,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这种教育机制贯穿于语文教育活动中往往可通过辨论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民意测验等教育形式来完成。
教例一:“畅谈人生”的辩论会
教师预期教育目的:人生如梦、如戏、如阶梯、如茶、如棋等话题。启迪人生在于奉献,在于奋斗,在于探索等精神主旨。
不预期的学生论题:①人生如梦,梦破灭了时怎么办?②如果说人生如戏,如何对待喜剧与悲剧?假如悲剧“上演”的时间太长呢?③奋斗的阶梯里有没有捷径?④棋局双方对垒,杀气腾腾,不能行差踏错,太“板”了!……
学生或许会在热情演讲激烈辨论中各自“施展身手”演绎着教师始料不及的见解和主张。这些都是学生思想的流动,是闪光点,教师应该抱着尊重、理解、赞扬的心态,巧妙地阐释、点拨、启迪,而不能生硬地怀疑或否定。
教例二:“海因茨的故事”(民意测验法)
民意测验过程:向学生讲述“海因茨的故事”后,出示以下测验题目:①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②假如不是海因茨的妻子而是他的朋友快死了,朋友同样买不起药,海因茨是否该去偷药?为什么?③为了搭救一个人的性命,人们究竟该不该不择手段,为什么?④海因茨偷药被捕,法官该不该判他的罪,为什么?⑤法官考虑释放海因茨,为什么?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科尔伯格最欣赏“海因茨的故事”,他认为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能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趋势。上述两难问题不拘泥于答案“YES”还是“NO”,而在于了解学生的推理过程,评价学生在情与理,行为与法律面前的取向意识。
三、信息性机制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要求语文教师与时代同步,密切关注国际国家的时事局势和学生的意识动态等,且要做好信息筛选与梳理,并对这些信息有的放矢地融入语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怀社会发展,实践德育的时期性、持续性、人文性原则。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电视电脑、报刊杂志等教育媒体,选取新闻性强、教育性强的信息,了解国际和平动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例如“南海问题”、“ 韩国部署萨德系统问题”、“菲律宾反政府武装运动”、“台湾政局问题”等,这些信息量大、时政性强的话题,仅靠学生自己“道听途说”是不够的,亟须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认真探索,科学甄别,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和平观、世界观,才能让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深化育人效应。
很多生活信息,可以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分析与评价,如学生上网、追星、交友等校园现象,应激发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活动,从知、情、意、行等教育手段启迪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调控的能力。这一环节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选择,关怀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师生关系的紧张对峙。
在任重道远的德育工作中,“不预期”教育机制的尝试与实践将成为众口皆碑的“教育软件”。因为它让教师贴近学生生活空间,关怀学生心声,启迪学生智慧与思想品德的协调发展,把自主、客观、人文的权利交给学生,是真正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方针的一项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扈中平 李方 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吴安春.从“知识本位”到“德性本位”教育研究[J].
[3]刘霞.教师如何开发利用瞬间性教学资源[J].广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