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人对自然关系的实践关系,作为直接生产力的“技术”,也应是思想史的重要部分。本文首先阐述“技术思想”被“遗弃”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原因,进而试图论证,不仅是在技术史上,而且是在哲学史上,甚至人类的文明史上,“技术思想”都应是客观存在的,最后对“技术思想”的研究意义进行初步阐释。
关键词: 技术思想;存在;遗失;原因;意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29-02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意指“技能”、“技艺”等。它虽然与科学(scientia)同属于人类的智慧,但是二者截然不同,techne指的是主观性因素,而Scientia指的则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知识(epsteme)。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春秋末期齐人所著《考工记》中讲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指出精美器物的形成离不开天时、地利、材料和工巧各种因素的结合。
我们通常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一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1]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2],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殊不知,作为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人对自然关系的实践关系,作为直接生产力的技术,也应是思想史的重要部分。正如西方技术史家吉尔所言,技术是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忽略了这一点。本文首先阐述“技术思想”被“遗弃”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原因,进而试图论证,不仅是在技术史上,而且是在哲学史上,甚至人类的文明史上,“技术思想”都应是客观存在的,最后对“技术思想”的研究意义进行初步的阐释。
一、“技术思想”被历史“遗弃”的原因
(一)技术自身的原因
技术思想之所以被“遗弃”,首先是技术自身的原因。技术自身的自然性和物质性特征,以及其构成要素的实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忽视了对其思想层面的研究,这是造成技术思想缺失的根本原因。
技术具有自然性和物质性的特征。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他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绝定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必须适应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因此,任何技术都具有自然性和物质性的特征。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仅是改造自然的资料和手段,包含着物质因素,而且还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以怎样生产为主题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或操作方法的知识,即,实践的知识体系。
(二)哲学的原因
最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哲学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其最初的形态为自然哲学。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前身,自然哲学主要是思考人面对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由于这种早期的传统,哲学家们对技术没有过多的在意。直至19世纪,西方的工业革命震惊了全世界,它使人们意识到了技术的巨大作用,但是仍然没有呈现出对技术的系统哲学反思。正如法国技术哲学家斯蒂格勒所说的,哲学自古至今把技术遗弃在思维的对象之外,技术即无思[3]。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哲学本身注重理论的传统出发来分析技术被忽视的原因,应该抛弃那些认为技术就是手艺,是科学的应用,是缺乏知识的活动等等偏见。
(三)社会的原因
技术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技术作为直接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在为技术提高各种资源的情况下,也对技术思想的发展趋向有一定的规约作用,这也就是社会建制的作用。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物质基础四个方面对技术思想具有规约作用。在古代,社会对技术的需求很少,只是出现了一些工匠,到了近代,由于产业革命的影响,才出现了技术专家的角色,才有了更多关于技术的思想。在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成为趋势,对技术才有了更具科学性的思想。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条件背景下,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需要影响了人们,尤其是影响了最有洞察力和思考力的哲学家的思维对象的选择。社会层面的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技术思想的被忽视。
二、技术思想的客观历史存在性
技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技术的传承,都是人类生存模式的要素,而且为一切人类社会所实践。人类自身的进化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掌握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一)技术思想的起源
尽管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技术难以进入哲学家系统研究的视野,但还是存在着零散的关于技术或技艺的哲学思想。也就是说,对技术的这种遗忘仅仅是指哲学家没有对技术进行过专门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关于技术的思想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这种存在不是独立的,而是伴随着其它主流思想的出现,是一种伴随性的存在。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道德圣贤。他曾经对技术能否征服自然的问题提出过质疑,这可以说就是技术思想的源头。从苏格拉底开始,古代先贤和知识分子开始对技术进行反思,形成了关于技术的思想。
(二)技术思想的实践性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技术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作用就是技术的实践性。关于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的论断,例如“机器发明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4] 。
技术的实践性不仅表现在技术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出技术异化的问题。马克思在强调技术的正面作用的同时,还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异化问题,指出技术对工人产生的负面效应。他指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5]。
三、研究“技术思想”的意义
首先,对技术思想的研究可以反映出技术哲学的发展脉络。要想更加深刻地理解技术,人们只有将过去的思想和现在的思想联系起来,以历史为线索,而且,任何有关技术的思想是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背景的,这个过去与现在的历史性联系从来没有间断过。由此观之,现在有关技术的思想和以前的有关技术的思想之间有着一种继承和发展的联系,如果忽视了过去,就不利于我们正确的研究技术哲学的发展。
其次,技术哲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技术思想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要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就必须要有属于本学科的思想史,而技术哲学却恰恰缺乏一部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思想著作。这是一个至今没有人能弥补的遗憾。因此,为了完善技术哲学的独立性和学科性就必须要对技术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
再次,为了理性的把握人类当前所面对的技术难题,需要对技术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技术哲学是在1877年正式诞生的,在之前的漫长岁月里,西方哲学一直视技术为边缘性的对象,时至今日,由于渗透性理论的影响,我们都必须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我们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由此观之,技术不应再作为哲学研究的边缘性对象而出现了,我们应该将技术视为我们这个时代及其以后时代的中心课题之一来研究。
综上所述,“技术思想”虽然长期被历史、被时代、被哲学家们所遗弃,但它依然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极其巨大的实践意义。因此,对“技术思想”的研究不仅是对技术的发展,乃至对技术哲学、对人类的发展都具有史无前例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0.
[3]斯蒂格勒,裴诚译.技术与时间[M].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
[4]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3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4.
关键词: 技术思想;存在;遗失;原因;意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29-02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意指“技能”、“技艺”等。它虽然与科学(scientia)同属于人类的智慧,但是二者截然不同,techne指的是主观性因素,而Scientia指的则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知识(epsteme)。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春秋末期齐人所著《考工记》中讲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指出精美器物的形成离不开天时、地利、材料和工巧各种因素的结合。
我们通常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一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1]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2],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殊不知,作为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人对自然关系的实践关系,作为直接生产力的技术,也应是思想史的重要部分。正如西方技术史家吉尔所言,技术是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忽略了这一点。本文首先阐述“技术思想”被“遗弃”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原因,进而试图论证,不仅是在技术史上,而且是在哲学史上,甚至人类的文明史上,“技术思想”都应是客观存在的,最后对“技术思想”的研究意义进行初步的阐释。
一、“技术思想”被历史“遗弃”的原因
(一)技术自身的原因
技术思想之所以被“遗弃”,首先是技术自身的原因。技术自身的自然性和物质性特征,以及其构成要素的实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忽视了对其思想层面的研究,这是造成技术思想缺失的根本原因。
技术具有自然性和物质性的特征。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他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绝定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必须适应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因此,任何技术都具有自然性和物质性的特征。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仅是改造自然的资料和手段,包含着物质因素,而且还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以怎样生产为主题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或操作方法的知识,即,实践的知识体系。
(二)哲学的原因
最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哲学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其最初的形态为自然哲学。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前身,自然哲学主要是思考人面对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由于这种早期的传统,哲学家们对技术没有过多的在意。直至19世纪,西方的工业革命震惊了全世界,它使人们意识到了技术的巨大作用,但是仍然没有呈现出对技术的系统哲学反思。正如法国技术哲学家斯蒂格勒所说的,哲学自古至今把技术遗弃在思维的对象之外,技术即无思[3]。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哲学本身注重理论的传统出发来分析技术被忽视的原因,应该抛弃那些认为技术就是手艺,是科学的应用,是缺乏知识的活动等等偏见。
(三)社会的原因
技术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技术作为直接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在为技术提高各种资源的情况下,也对技术思想的发展趋向有一定的规约作用,这也就是社会建制的作用。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物质基础四个方面对技术思想具有规约作用。在古代,社会对技术的需求很少,只是出现了一些工匠,到了近代,由于产业革命的影响,才出现了技术专家的角色,才有了更多关于技术的思想。在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成为趋势,对技术才有了更具科学性的思想。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条件背景下,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需要影响了人们,尤其是影响了最有洞察力和思考力的哲学家的思维对象的选择。社会层面的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技术思想的被忽视。
二、技术思想的客观历史存在性
技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技术的传承,都是人类生存模式的要素,而且为一切人类社会所实践。人类自身的进化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掌握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一)技术思想的起源
尽管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技术难以进入哲学家系统研究的视野,但还是存在着零散的关于技术或技艺的哲学思想。也就是说,对技术的这种遗忘仅仅是指哲学家没有对技术进行过专门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关于技术的思想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这种存在不是独立的,而是伴随着其它主流思想的出现,是一种伴随性的存在。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道德圣贤。他曾经对技术能否征服自然的问题提出过质疑,这可以说就是技术思想的源头。从苏格拉底开始,古代先贤和知识分子开始对技术进行反思,形成了关于技术的思想。
(二)技术思想的实践性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技术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作用就是技术的实践性。关于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的论断,例如“机器发明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因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4] 。
技术的实践性不仅表现在技术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出技术异化的问题。马克思在强调技术的正面作用的同时,还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异化问题,指出技术对工人产生的负面效应。他指出,“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5]。
三、研究“技术思想”的意义
首先,对技术思想的研究可以反映出技术哲学的发展脉络。要想更加深刻地理解技术,人们只有将过去的思想和现在的思想联系起来,以历史为线索,而且,任何有关技术的思想是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背景的,这个过去与现在的历史性联系从来没有间断过。由此观之,现在有关技术的思想和以前的有关技术的思想之间有着一种继承和发展的联系,如果忽视了过去,就不利于我们正确的研究技术哲学的发展。
其次,技术哲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技术思想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要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就必须要有属于本学科的思想史,而技术哲学却恰恰缺乏一部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思想著作。这是一个至今没有人能弥补的遗憾。因此,为了完善技术哲学的独立性和学科性就必须要对技术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
再次,为了理性的把握人类当前所面对的技术难题,需要对技术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技术哲学是在1877年正式诞生的,在之前的漫长岁月里,西方哲学一直视技术为边缘性的对象,时至今日,由于渗透性理论的影响,我们都必须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我们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由此观之,技术不应再作为哲学研究的边缘性对象而出现了,我们应该将技术视为我们这个时代及其以后时代的中心课题之一来研究。
综上所述,“技术思想”虽然长期被历史、被时代、被哲学家们所遗弃,但它依然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极其巨大的实践意义。因此,对“技术思想”的研究不仅是对技术的发展,乃至对技术哲学、对人类的发展都具有史无前例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0.
[3]斯蒂格勒,裴诚译.技术与时间[M].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
[4]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3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