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思维,成就精彩课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语言,训练思维。于漪说:“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取得综合效应,思维方面应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果忽略这一点,学生不认真进行思维训练,读,就有口无心;看,浮光略影;说,不得要领;写,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要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例如,我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同课异构时,当时学校里刚布置了各班《弟子规》的经典诵读,我发现学生诵读的兴趣很浓,随手翻阅了《弟子规》这本书,其中有一句话让我眼前一亮: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意思是说:做事不要慌张,一慌张就容易出错;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畏缩不前,也不要敷衍了事。这句话不正和这一课所阐述的道理是一样的吗?上课时,我用这句话导入,对学生说:“勿畏难”告诉我们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有没有战胜困难的法宝呢?让我们一同走进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你会从中受到启发的。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到了本课的学习中。
  二、鼓励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提问题,尤其是有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质疑的方法很多,我尝试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三处、三点进行质疑。这三处为: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似懂非懂的问题要质疑;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细节要质疑。这三点为:对题目要质疑;对篇章结构要质疑;对写法要质疑。
  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欲望
  从教材的思路、教学重点、学生学习难点出发,由关键点的分析而带动全文的分析。
  四、披文入情,引领学生体验情感
  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让整个课堂充满和谐的氛围。
  如《散步》写的是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事情,文章寓意深刻而文辞恬淡,教学中一般将它主题定为:亲情,要求学生一遍遍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这种亲情的美好。结果,学生认为《散步》文字浅显,事情稀松平常,情感平淡无奇。我是这样教学的,先引入莫怀戚的话:“《散步》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与“生命”有关的句子。学生发现文中直接或间接写“生命”的句子有:“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然后,再要求学生从这四句话的字里行间去发现作者对母亲生命将逝所表现出来的恐惧感。正是因为母亲生命将逝,所以作者特别看重这次散步,所以才“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所以才在结尾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让学生感悟到“趁父母健在为父母尽孝”的重要性。学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在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残酷和生命的短暂,从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创建诗意课堂,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
  人们常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面对如此意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抓住“诗意”的灵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间流淌。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和灵性得到发展的港湾。
  六、关注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1.有一种误解是:教师一提问,学生举手如林,答得滔滔不绝,这就是激活学生思维
  其实不然,课文有深浅,问题有难易,如果都像按电钮一样,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学习的实际。教学毕竟不是演戏,不能只顾别人“观赏”,而是要求实际效果。哪些地方采用讲解,哪些地方采用讨论,哪些地方多加训练,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都要因文而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能一味地为了形式上的合作而合作探究。
  2.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不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是教师的设疑,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教师都不宜直接介入,仅仅是在“愤”“悱”之际给予一点适可而止的点拨而已。至于学生使用什么方法,是钻研课本,是查阅工具书,还是翻阅参考资料都不要直接干涉,让学生大胆地探究,即使出现一些诸如“愚公为什么不可以移民”之类的问题,也应该见“怪”不怪。善于捕捉思维火花,因势利导,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3.教师富于启发性的语言,犹如开启智慧的钥匙,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触类旁通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概括为:音美,要讲普通话;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在语文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途径还有很多。教师惟有瞅准时机,正确的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學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31日,我有幸到重庆参加了“‘和美课堂’第六届名师优课经典再现”观摩活动,先后聆听了多位小学数学名师“同课异构”的高效课堂教学。特别是刘松老师始终坚持的“希望学生不要揣摩老师的心意,放任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更是让我心潮叠泛、回味不已!纵观刘松老师的整个课堂,同学们的参与度、活跃度、自主度、发现度、生成度等“课堂欣喜”仿若鳞续,由此而达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实现或超
期刊
Introd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he pedagogical strategies may various, such as co-teaching, group discussion, educational game, role-playing, and some other kinds of methods. After classes, students
期刊
安全是学生一切活动的基础,学校的安全工作是最不可缺少的,是学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它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稳定。交通安全是安全工作里的一个重要分支。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特色是根据当前形势发展确定的,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交通越来越繁忙,交通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要,交通安全教育具有长效性。抓好交通安全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是关心爱护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家庭幸福成长,确保社
期刊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开展少先队工作,使每个队员都能健康、全面发展,使队员在少先队活动中都能受到启发和鼓舞,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学习当中去,是每一个少先队辅导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应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在开展少先队活动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将少先队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予以创新,不仅可使队员在社会生活实践
期刊
一、正确把握体育游戏的内涵  体育游戏属于体育锻炼的范畴,我们从体育的功能思考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从而正确地理解体育游戏及其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导下构建体育游戏的内容,探讨游戏的有效实施。  体育游戏也称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性游戏,是以身体的基本动作练习为主要内容、以发展身心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形式。它能把儿童难以理解的动作变成具体的游戏情节,以提高儿童练习的兴趣,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
期刊
新的教育理念一直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常,后进生主要表现为成绩相对落后、思想状况相对较差,同时,更让教师头痛的是行为习惯差:行为散漫,经常迟到、早退,课堂纪律差、爱捣乱,因此,这类后进生又被叫作“双差生”。  一、后进生原因分析  后进生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复杂的。有些后进生是因为智力方面的原因,造成基础较差,再加上家长又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于是和老师逼迫他们死记硬背,而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海淀区一所普通校和一所示范校的学校体育中考、会考成绩进行比较(见表一)。从表一可以看出:初中中考体育平均成绩在近三年里每年相差在1—2分之间;高中体育会考成绩及格率差别不大,但是优秀率、免体率差别较大(见表一),优秀率相差在30%左右,免考率在20%左右。形成差距的原因很多,首先对两所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见表二),两所学校都严格执行了国家体育课时规定,确保开齐开足,保
期刊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即直接推动个体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具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指示学习方向的作用。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作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从学习语文的目的这方面来看,选择努力学习语文是为了“能
期刊
一、淀粉遇碘变蓝色  在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1节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德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说“淀粉遇碘变蓝色。”但是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选用不同的材料颜色可能区别,如马铃薯遇碘变蓝色,糯米遇碘变紫色。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淀粉链是形成有规则的螺旋构象。淀粉的螺旋结构并不十分稳定。当不与其他分子如碘相互作用时,直链淀粉很可能是以无规卷曲形式存在。碘分子正好能嵌入螺旋中心空道
期刊
孩提时代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校长到一个班听课,因为是随堂课,他事先没有通知授课教师,提前走进教室坐到了学生座位上。执教者拿着地球仪走进教室向学生发问“今天教室里多了一个什么东西?”学生们齐答“多了一个校长。”这时才发现有校长听课的教师慌乱地追问“校长是东西吗?”孩子们齐答“校长不是东西。”教师与校长的尴尬惹发了学生们的一阵哄笑……这个故事发人深省:领导听随堂课应该怎样与执教者沟通?教师反对这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