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国际化全球化的要求,高校需要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思维。目前高校的教育现状尚未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中西文化比较课程作为对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进行系统比较的课程,在课程内容设计、逻辑理路和教学模式上必须立足于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克服以往单纯以传授知识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西文化比较 跨文化思维 大学生
全球化的趋势,因特网的普及,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像地球村。人们在各种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交往中,都必须面对文化的共同性与多样性,现代科技发展能够拉近不同文化形态的人们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而要拉近他们彼此的心理距离,还要通过跨文化思维来实现。
一、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是现代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与世界接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并不是仅靠各种教育中的数字指标来实现,还要从文化层面,从人才的国际适应性来着手,从培养全球化意识,减少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距离与摩擦着手。早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就提出了跨文化教育,它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教育。只有具有跨文化素质的人才,才能担当国际领域的经济、管理、文化、科技活动,因此,大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已成为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素质,首先必须从培养跨文化思维入手。
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人们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跨文化思维则与多元文化密切相关,它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动态关联,强调不同背景下的不同思维方式的相互转换,它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受教育者学会用另一种文化形态作为参照系来观察本民族的文化,以减少“文化冲突”,即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缺乏跨文化思维会阻碍本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的轨迹不同,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家和道家影响的东方传统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显然,形成这种显著差异的根源还在于两种相互隔离的文化形态的自我发展所导致。当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需要的是双螺旋或多螺旋形的思维模式,即跨文化思维。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进步是在吸收多种文化的精华并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中发展的。
二、高校在培养跨文化思维方面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我们在呼吁高等教育要与世界接轨,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与此并没有接轨,其中包括课程设置,即使设置了某些课程,也仍然与世界接轨的理念和目标相去甚远。教育部曾经提出的优先提拔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担任大学校长也说明高层对于跨文化思维的重视。
但是,高校在课程设置、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以及学术活动中,跨文化思维培养体现的不够,甚至被严重忽视。看看外语教学片、听听聘请的外国学者的学术讲座,与外国留学生进行旨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交流以及选修一些涉及西方内容的知识性课程等,并不能真正培养跨文化思维。许多人误以为加强外语教学是培养跨文化思维的唯一途径,虽然不可否认外语教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但是,要培养跨文化思维,单靠外语教学难以完全胜任,还要靠中西文化比较这样涉及思维深层问题的课程来实现。如果说外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交际,那么,中西文化课更应该属于一种跨文化分析。国内有人把在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交际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用本民族文化形态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现象称为“文化迁移”,由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引起的文化迁移往往决定着语言形式的迁移。比如能讲一口流利英语、但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华人,很可能是,他的语言是西方式的,而深层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却仍然是中国式的。
三、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思维为主线
迄今高校所开的课程,都从不同知识层面和专业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模糊思维和复合思维。然而,真正属于担当培养具有跨文化思维的课程却相对较少,即使开设了有关这方面的课程,也没有立足于跨文化思维的培养。
事实上,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着眼点主要不在于跨文化思维上,而在于依据不同文化形态的不同文化现象,运用比较方法,寻找出其相同与相异之处,进而分析“异”与“同”产生的原因、文化类型及其发展路径以及文化精神的源流与传承。开设中西文化课程的基本宗旨在于通过比较异同,寻找不同文化模式在文化演进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中进行文化的反省与更新。
而从培养跨文化思维的目标来看,上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体系存在不足,容易成为一种知识传输课,而不是思维方式转换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应通过对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内涵、特征、发展演变等进行解读来搭建跨文化的桥梁,使大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源于不同文化下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学习运用两种思维方式来分析研究当前的现实问题,尤其是文化冲突性问题,从而培养一种适应全球化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跨文化思维。
四、立足于跨文化思维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的逻辑理路、教学模式之重构
首先,从不同文化现象入手,分析潜于其中的深层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并从历史、文化、哲学等角度探讨不同思维方式形成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现代不同思维方式之间互补、交融、对接的意义。目的在于使大学生从了解文化差异现象入手,探知并把握其背后深层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显然,比较文化课不是单纯通过比较文化自身的发展体系、内容的完整,而是从对差异的比较中,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
其次,运用多元交汇的思维方式分析文化现象。针对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现象的素材如饮食、建筑、住行、语言表达、政治、经济现象等,包括历史素材、现实素材等,针对这些案例,交替运用中西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某一种文化形态下的文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如价值观方面、思维方式方面等。从对文化现象的认识,慢慢学会理解、接受、包容文化差异,这可称为一种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敏感性训练式教学。
最后,在教育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跨文化冲突。在中西不同的文化形态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为准则不同,特别是人际关系以及相互之间信任建立和维持的基础并不同。表现在人情与法律、自律与他律、价值与利益、公民与社会等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具有单一文化背景的人,涉及到上述问题,难免会有差异甚至冲突。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前提,在于人们的理解、包容、共赢,要实现这一点,恰恰需要在不同文化形态中,建立一种通道,而这种通道就是跨文化思维。而铺就这种通道的前提就是接纳与自己民族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注:该论文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公选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2003.
[3]李华,文丽霞.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研究[J].文教资料.2008.5 中旬期
[4]戴炜栋,张红玲.位于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2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中西文化比较 跨文化思维 大学生
全球化的趋势,因特网的普及,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像地球村。人们在各种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交往中,都必须面对文化的共同性与多样性,现代科技发展能够拉近不同文化形态的人们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而要拉近他们彼此的心理距离,还要通过跨文化思维来实现。
一、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是现代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与世界接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并不是仅靠各种教育中的数字指标来实现,还要从文化层面,从人才的国际适应性来着手,从培养全球化意识,减少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距离与摩擦着手。早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就提出了跨文化教育,它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教育。只有具有跨文化素质的人才,才能担当国际领域的经济、管理、文化、科技活动,因此,大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已成为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素质,首先必须从培养跨文化思维入手。
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人们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跨文化思维则与多元文化密切相关,它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动态关联,强调不同背景下的不同思维方式的相互转换,它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受教育者学会用另一种文化形态作为参照系来观察本民族的文化,以减少“文化冲突”,即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缺乏跨文化思维会阻碍本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的轨迹不同,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家和道家影响的东方传统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显然,形成这种显著差异的根源还在于两种相互隔离的文化形态的自我发展所导致。当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需要的是双螺旋或多螺旋形的思维模式,即跨文化思维。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进步是在吸收多种文化的精华并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中发展的。
二、高校在培养跨文化思维方面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我们在呼吁高等教育要与世界接轨,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与此并没有接轨,其中包括课程设置,即使设置了某些课程,也仍然与世界接轨的理念和目标相去甚远。教育部曾经提出的优先提拔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担任大学校长也说明高层对于跨文化思维的重视。
但是,高校在课程设置、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以及学术活动中,跨文化思维培养体现的不够,甚至被严重忽视。看看外语教学片、听听聘请的外国学者的学术讲座,与外国留学生进行旨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交流以及选修一些涉及西方内容的知识性课程等,并不能真正培养跨文化思维。许多人误以为加强外语教学是培养跨文化思维的唯一途径,虽然不可否认外语教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但是,要培养跨文化思维,单靠外语教学难以完全胜任,还要靠中西文化比较这样涉及思维深层问题的课程来实现。如果说外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交际,那么,中西文化课更应该属于一种跨文化分析。国内有人把在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交际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用本民族文化形态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现象称为“文化迁移”,由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引起的文化迁移往往决定着语言形式的迁移。比如能讲一口流利英语、但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华人,很可能是,他的语言是西方式的,而深层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却仍然是中国式的。
三、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思维为主线
迄今高校所开的课程,都从不同知识层面和专业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模糊思维和复合思维。然而,真正属于担当培养具有跨文化思维的课程却相对较少,即使开设了有关这方面的课程,也没有立足于跨文化思维的培养。
事实上,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着眼点主要不在于跨文化思维上,而在于依据不同文化形态的不同文化现象,运用比较方法,寻找出其相同与相异之处,进而分析“异”与“同”产生的原因、文化类型及其发展路径以及文化精神的源流与传承。开设中西文化课程的基本宗旨在于通过比较异同,寻找不同文化模式在文化演进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中进行文化的反省与更新。
而从培养跨文化思维的目标来看,上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体系存在不足,容易成为一种知识传输课,而不是思维方式转换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应通过对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内涵、特征、发展演变等进行解读来搭建跨文化的桥梁,使大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源于不同文化下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学习运用两种思维方式来分析研究当前的现实问题,尤其是文化冲突性问题,从而培养一种适应全球化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跨文化思维。
四、立足于跨文化思维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的逻辑理路、教学模式之重构
首先,从不同文化现象入手,分析潜于其中的深层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并从历史、文化、哲学等角度探讨不同思维方式形成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现代不同思维方式之间互补、交融、对接的意义。目的在于使大学生从了解文化差异现象入手,探知并把握其背后深层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显然,比较文化课不是单纯通过比较文化自身的发展体系、内容的完整,而是从对差异的比较中,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
其次,运用多元交汇的思维方式分析文化现象。针对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现象的素材如饮食、建筑、住行、语言表达、政治、经济现象等,包括历史素材、现实素材等,针对这些案例,交替运用中西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某一种文化形态下的文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如价值观方面、思维方式方面等。从对文化现象的认识,慢慢学会理解、接受、包容文化差异,这可称为一种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敏感性训练式教学。
最后,在教育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跨文化冲突。在中西不同的文化形态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为准则不同,特别是人际关系以及相互之间信任建立和维持的基础并不同。表现在人情与法律、自律与他律、价值与利益、公民与社会等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具有单一文化背景的人,涉及到上述问题,难免会有差异甚至冲突。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前提,在于人们的理解、包容、共赢,要实现这一点,恰恰需要在不同文化形态中,建立一种通道,而这种通道就是跨文化思维。而铺就这种通道的前提就是接纳与自己民族不同的文化现象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注:该论文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公选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2003.
[3]李华,文丽霞.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研究[J].文教资料.2008.5 中旬期
[4]戴炜栋,张红玲.位于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2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