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作线段,这两个点叫作线段的端点。”这是线段的定义。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就开始让孩子们认识线段,在本课教学中,重点是线段有两个特征:1.线段是直的。2.线段有两个端点。教学过程中,我一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线段的端点到底有什么用?
下面就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
观点一:端点的作用是化曲为直
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两根毛线,瞧,谁有办法能使我们一下子就看出哪根毛线长,哪根毛线短呢?
生:可以把他们拉直。
师请生上来操作,边操作边讲解:瞧,我把毛线的一头对齐,另一头拉直,看哪根毛线长就能比较出了。
师:这位同学向我们展示了拉直这个方法,就可以比较出毛线的长短了。现在看(师拉一根毛线的一头),这个毛线直了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使它变直呢?
生:要两个手拉的。
师:这样把线拉直,(把毛线固定在黑板上),我们就可以把两个手之间的这段直直的看作是一条线段。
师:看来这两个手很重要,老师这两个手,数学上还要给它们一个名字,就叫作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啊?(两个)
……
点评: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为了使手上的线直直的,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只有一个端点,从毛线这根线段来看,就不能体现“直直的”这一特征。只有当两个手一起用力拉时,毛线才能变直,从而同时体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
后来在教学画线段的过程中,好多孩子都没有画出两个端点。因为他们都画得直直的,我认为能画在纸上的,看得见的直的线,都是有限长的,就都是线段。反馈时,我还说其实他们画的都是线段,只是没有标出端点而已。后来遭到了听课老师的否认,他们说,线段怎么能没有端点呢?没有端点的只是生活中的线段。在数学上,能画在纸上的线段必须都有端点,因为是抽象出来的,要和直线与射线加以区别。我当时隐约地感觉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可能真的还存在误区,但是我找不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试问自己都感觉迷惑的东西,怎么可能向学生解释清楚呢?
观点二:端点的作用是固定长短
教学片断:
师仍旧利用毛线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根毛线直了吗?(一手拎)
生:没有。
师:你有办法把它变直吗?
生上前操作,两手拉直。师让生一手拎,问:直了吗?(没有)
师:看来只有两手一起拉,毛线才会直。下面我们把这根拉得直直的毛线画到黑板上。(师照着毛线画,画到比毛线稍短一点时停)问:现在可以了吗?
生:还没有,还差一点点。
师把线段描得和毛线一样长,再用毛线比画一下,问:现在行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好,现在我们画出了和毛线一样长的线,刚才同学们都说不能短,那能长吗?(作势要延长)
生连忙喊:不能。要不长也不短。
师:哦,不能长也不能短,那我们就给这头画上一个短竖线,不让它再变长,再在另一头也画上一个短竖线,不让它再变长。这样它就不能变长也不能变短了。这两个短竖线在数学上还有名字呢,就叫作端点。
……
点评: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用的是毛线引入,但她的目的很显然不是认为端点的作用就是化曲为直了。在她的教学中,从毛线抽象出线段的时候,她采取了直接把毛线画到黑板上来实现。在画的过程中,她利用线的长短来渗透端点的作用就是固定长短的。端点画上以后,这条线就不能延长也不能缩短了,它就有了一个固定不变的长度。
学生在画线段时,就很自然地画上两个端点。他们担心不画上端点,这条线就会“不听话地”变长变短,画上端点成了一种从学生内心产生的需求。
从这两个教学案例来看,我们不难比较出,两次教学的侧重点不一样。而显然,第一个观点认为端点就是化曲为直的想法是很片面的,只从形式上看到了端点的作用,而忽视了它本质的内涵。第二个观点认为线段的作用是固定长度,确实揭示了端点的本质作用。从教学效果来看,它也为后面画线段的教学要求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以后教学直线和射线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需要是人的本能,学习需要是学生基于兴趣、热情、熏陶、感染基础上对学习的强烈愿望。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方向的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必须从增强学习需要入手,强势激发学习内部驱动力。而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与刻画,“学会思考”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终极要求。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活动等多种渠道激励学生思考,指示思考的方向、教授思考的方法,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思维需求,我们的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学习和学习自主”就将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了。
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学生”。课堂上,看似是老师在教学生,其实早就进行了角色的转换,变成了“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首先,教师能从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其次,通过反思,教师会试图去对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弥补,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正确、科学的学习内容传递给孩子们。由此看来,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实验小学)
下面就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
观点一:端点的作用是化曲为直
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两根毛线,瞧,谁有办法能使我们一下子就看出哪根毛线长,哪根毛线短呢?
生:可以把他们拉直。
师请生上来操作,边操作边讲解:瞧,我把毛线的一头对齐,另一头拉直,看哪根毛线长就能比较出了。
师:这位同学向我们展示了拉直这个方法,就可以比较出毛线的长短了。现在看(师拉一根毛线的一头),这个毛线直了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使它变直呢?
生:要两个手拉的。
师:这样把线拉直,(把毛线固定在黑板上),我们就可以把两个手之间的这段直直的看作是一条线段。
师:看来这两个手很重要,老师这两个手,数学上还要给它们一个名字,就叫作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啊?(两个)
……
点评: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为了使手上的线直直的,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只有一个端点,从毛线这根线段来看,就不能体现“直直的”这一特征。只有当两个手一起用力拉时,毛线才能变直,从而同时体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
后来在教学画线段的过程中,好多孩子都没有画出两个端点。因为他们都画得直直的,我认为能画在纸上的,看得见的直的线,都是有限长的,就都是线段。反馈时,我还说其实他们画的都是线段,只是没有标出端点而已。后来遭到了听课老师的否认,他们说,线段怎么能没有端点呢?没有端点的只是生活中的线段。在数学上,能画在纸上的线段必须都有端点,因为是抽象出来的,要和直线与射线加以区别。我当时隐约地感觉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可能真的还存在误区,但是我找不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试问自己都感觉迷惑的东西,怎么可能向学生解释清楚呢?
观点二:端点的作用是固定长短
教学片断:
师仍旧利用毛线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根毛线直了吗?(一手拎)
生:没有。
师:你有办法把它变直吗?
生上前操作,两手拉直。师让生一手拎,问:直了吗?(没有)
师:看来只有两手一起拉,毛线才会直。下面我们把这根拉得直直的毛线画到黑板上。(师照着毛线画,画到比毛线稍短一点时停)问:现在可以了吗?
生:还没有,还差一点点。
师把线段描得和毛线一样长,再用毛线比画一下,问:现在行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好,现在我们画出了和毛线一样长的线,刚才同学们都说不能短,那能长吗?(作势要延长)
生连忙喊:不能。要不长也不短。
师:哦,不能长也不能短,那我们就给这头画上一个短竖线,不让它再变长,再在另一头也画上一个短竖线,不让它再变长。这样它就不能变长也不能变短了。这两个短竖线在数学上还有名字呢,就叫作端点。
……
点评: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用的是毛线引入,但她的目的很显然不是认为端点的作用就是化曲为直了。在她的教学中,从毛线抽象出线段的时候,她采取了直接把毛线画到黑板上来实现。在画的过程中,她利用线的长短来渗透端点的作用就是固定长短的。端点画上以后,这条线就不能延长也不能缩短了,它就有了一个固定不变的长度。
学生在画线段时,就很自然地画上两个端点。他们担心不画上端点,这条线就会“不听话地”变长变短,画上端点成了一种从学生内心产生的需求。
从这两个教学案例来看,我们不难比较出,两次教学的侧重点不一样。而显然,第一个观点认为端点就是化曲为直的想法是很片面的,只从形式上看到了端点的作用,而忽视了它本质的内涵。第二个观点认为线段的作用是固定长度,确实揭示了端点的本质作用。从教学效果来看,它也为后面画线段的教学要求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以后教学直线和射线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需要是人的本能,学习需要是学生基于兴趣、热情、熏陶、感染基础上对学习的强烈愿望。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方向的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必须从增强学习需要入手,强势激发学习内部驱动力。而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与刻画,“学会思考”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终极要求。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活动等多种渠道激励学生思考,指示思考的方向、教授思考的方法,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思维需求,我们的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学习和学习自主”就将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了。
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学生”。课堂上,看似是老师在教学生,其实早就进行了角色的转换,变成了“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首先,教师能从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其次,通过反思,教师会试图去对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弥补,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正确、科学的学习内容传递给孩子们。由此看来,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