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艾伦·退特的张力论,笔者从语言审美的角度,对美国当代诗人吉恩·莫纳汗的诗歌“第二阵风”进行了解读和赏析,总结出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意义的结合运用,有助于提升诗歌的意境,旨在体悟美国当代诗歌语言用语的魅力。
关键词:张力论;吉恩·莫纳汗;诗歌;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一、引言
吉恩·莫纳汗(Jean Monahan),生于1962年,是美国当代诗坛新秀。她的在全美卓有影响的三本英文诗集《手》(Hands,1992)、《信与不信》(Believe It or Not,1999)和《受伤的魔术师》(Mauled Illusionist,2006),于2008年由同事赴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带至国内,笔者有幸参加了《信与不信》诗集的合译工作,并独自翻译了该诗集中的三首诗歌“Stuck”(陷入)、“Lonely in Eden”(伊甸园中的孤独)和“The Second Wind”(第二阵风),其中对描绘自然界自然现象“第二阵风”(The Second Wind)感触颇深,尤其是诗歌中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意义的巧妙运用,助推了诗歌的意境,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基恩·莫纳汗出版的《信与不信》(Believe It or Not,1999),是继获奖诗集《手》之后的又一力作。美国文学评论家维杰伊·塞沙得里曾这样评价到:“基恩·莫纳汗的诗歌展现了大千世界各行其是的特质和人们内心奇幻莫测的奥秘。触目惊心的素材和透彻、流畅的抒情性共同构成其作品的激昂、绚烂和永恒。她的诗歌有的柔和、有的热烈;同时又在淡淡的哀愁和敏捷的才思中显示了广博的信息和绝对的真实”。[1]《信与不信》全书有45首诗歌共分五个部分,标题依次为“信与不信” “礼物”(The Gift)“迷失的格里特尔”(Gretel, Lost)“笑着的奶牛”(The Laughing Cow)和“磨练”(Lessons of the Eye Teeth)。
二、艾伦·退特“张力”论与文学语言审美
美国新批评家艾伦·退特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的 “张力”研究,张力论后来成为新批评派最重要但也是最难把握的理论之一。从语义学的角度,退特把语言中的词汇理解因素分为外延和内涵。在他看来,“外延”指的是词的词典意义,而内涵则是词的暗示意义、感情色彩等。那么,什么是张力呢?退特言:“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在优秀的诗或散文体的文章中,内涵与外延同时并存,相互补充,退特的张力论有自身的特点,他认为:在形式逻辑中,外延指适合某词的一切对象与范围,内涵指反映此词所含的对象属性的总和。在英文中,外延为extension,内涵为intension。退特认为; 在一切文学语言中,词语的张力就是语义学意义上的外延与内涵的协调。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既要有内涵,也要有外延。语言既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又有明晰的概念意义。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退特极力强调了文学语言具有“张力”的特性,它强调说:优秀的诗作都是联想、暗示与明晰概念的结合体。文学语言的词义是丰富的,具有审美特征的;如果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审美接受的时候,只注重理解词的原本含义(即字典意义)或它的一般性的延伸性意义,而不注意它的文学的内涵型,联想中的隐喻意义的话,文学阅读与理解是一知半解的,达不到“再创造”的目标,更谈不上审美的阅读与批评了,整个阅读过程都将成为枯燥无味,如读电子文件,或科技文章,令人没有愉悦。
三、“第二阵风”语言意蕴及张力现象赏析
众所周知,自然界的风的种类有很多种,有微风、柔风、清风、大风、狂风、龙卷风、台风、季风和山谷风等。风,历来也常常是中国文人墨客的爱物。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形容清幽的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形容风带来的绚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形容悲壮;“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给人以苍凉之感;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则刚烈强劲;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则轻捷无声;得意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自豪有:“长风伴我天际来。” …… 风是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哀伤,李清照的婉约,刘邦的豪壮。风是勇士的呐喊,战士的号角,是诗人飘扬的思绪和浪漫情怀。在美国当代诗人吉恩·莫纳汗的“第二阵风”这首诗里,作者运用了语言张力的功效,出神入化地描绘了自然界力量之奇观——风。全诗英中文对照如下:
The Second Wind
Jean Monahan (1962-)
Is soft, deliberat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ky or air.
Part iron and nickel, part fire.
The magnetic blood of the earth. The power core.
It enters the room through the wick of a candle,
Budding into flame beneath your hand.
It enters the body through the lines in the palm:
Head, heart, life.
You can feel it; it has a weight. A catalyst, it can uproot.
The second wind cannot push..
It must be caught.
Prodigal, it pulls at you from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
Home is everywhere the needle points
(quoted from poem hands)
譯文:
轻柔,从容。
却与天空和空气无关。
一半是铁镍,一半是火。
地球的魔血,力量的核心。
他借助炬芯潜入房间,
在你的手旁催生出火焰。
他通过掌纹钻入人体:头部、心脏、生命。
你可以触摸到他:他有重量。一种催化剂:他可连根拔起。
第二阵风无法推开。
却能捕捉得到。
从大地的四角向你潮涌般的扑面而来。
指南针所指之所皆为她家。(笔者译,选自《手集》)[1]
该诗的第一段描述了当风又吹来时,她的轻柔、肆意和从容,给人以暖风吹面,杨柳扶风之感,读者可通过对“deliberate”一词的内涵和外延意义的体悟,联想到风引起的空气流动的肆意与灵动。第二段以铁“ iron” 、镍“ nickel”,火“ fire”这些金属物质,来明指风所具有的物理属性的原始威力,她也可以如金属一样变得有质量和重量,继而狂风大作。其中“magnetic blood”中的“magnetic”一词的内涵和外延意义值得斟酌。“magnetic”原指磁性的,但与blood搭配,依照张力论观点,就应该理解为其外延意义“有魔力的”的比较适切。第三、四和五段,作者通过名词:“the wick of a candle”(炬芯)”和“flame”(火焰)”,“palm”(掌纹)和“body”(人体)这些有形的物质,来描述风的悄无生息、潜移默化渗透神力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神奇。通过动词“enter”(钻入)和“feel”(触摸),把风拟人化,风的诡异精灵描述得惟妙惟肖。其中“catalyst”(催化剂)一词更暗指了风与其他事物在密切接触时的兼容性和渗透性。第六、七段用三个动词词组“cannot push”(无法推开), “ must be caught”(捕捉得到)和“pulls at you”(扑面而来),描述了风的迅捷和灵动。最后一句“Home is everywhere the needle points”(指南针所指之所皆为她家),道出了风的自然归宿,去向和四海为家的自由与洒脱。
四、总结
雅各布逊曾精确地指出:“对诗而言隐喻最易吸收,而就散文来说转喻最易接受。”从这句话来看,文学既然基本是由比喻方式所构成,那么词语的理解就不能只从表层的 “字典意义”出发了,词的内涵意义虽然没有明显呈现于表面,但必深藏于话语的内部,它的丰富和美学的价值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与阐释时的发现、批评之中。作者在词语之间设置了隐喻森林,造成了词汇具有的召唤意识和 “空白”意义。读者的理解固然千差万别,期待视野的不同,个性、气质、人生观、审美趣味的不同,自然会导致阐释的差别。要分析语言,或欣赏或批评一部艺术品,就必然牵涉到美学接受的问题,以诗歌语言理解的角度出发,接触到“想象”、 “张力”、“隐喻”、“理解”等关键词汇的哲学思考,吉恩·莫纳汗的诗歌较好地诠释了这些观点,非常值得我们国内诗歌创作者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成梅.美国当代诗歌吉恩·莫纳汗诗歌译介[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51-52.
[2]王一川.修辞论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
[3]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4]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7.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关键词:张力论;吉恩·莫纳汗;诗歌;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
一、引言
吉恩·莫纳汗(Jean Monahan),生于1962年,是美国当代诗坛新秀。她的在全美卓有影响的三本英文诗集《手》(Hands,1992)、《信与不信》(Believe It or Not,1999)和《受伤的魔术师》(Mauled Illusionist,2006),于2008年由同事赴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带至国内,笔者有幸参加了《信与不信》诗集的合译工作,并独自翻译了该诗集中的三首诗歌“Stuck”(陷入)、“Lonely in Eden”(伊甸园中的孤独)和“The Second Wind”(第二阵风),其中对描绘自然界自然现象“第二阵风”(The Second Wind)感触颇深,尤其是诗歌中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意义的巧妙运用,助推了诗歌的意境,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基恩·莫纳汗出版的《信与不信》(Believe It or Not,1999),是继获奖诗集《手》之后的又一力作。美国文学评论家维杰伊·塞沙得里曾这样评价到:“基恩·莫纳汗的诗歌展现了大千世界各行其是的特质和人们内心奇幻莫测的奥秘。触目惊心的素材和透彻、流畅的抒情性共同构成其作品的激昂、绚烂和永恒。她的诗歌有的柔和、有的热烈;同时又在淡淡的哀愁和敏捷的才思中显示了广博的信息和绝对的真实”。[1]《信与不信》全书有45首诗歌共分五个部分,标题依次为“信与不信” “礼物”(The Gift)“迷失的格里特尔”(Gretel, Lost)“笑着的奶牛”(The Laughing Cow)和“磨练”(Lessons of the Eye Teeth)。
二、艾伦·退特“张力”论与文学语言审美
美国新批评家艾伦·退特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的 “张力”研究,张力论后来成为新批评派最重要但也是最难把握的理论之一。从语义学的角度,退特把语言中的词汇理解因素分为外延和内涵。在他看来,“外延”指的是词的词典意义,而内涵则是词的暗示意义、感情色彩等。那么,什么是张力呢?退特言:“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在优秀的诗或散文体的文章中,内涵与外延同时并存,相互补充,退特的张力论有自身的特点,他认为:在形式逻辑中,外延指适合某词的一切对象与范围,内涵指反映此词所含的对象属性的总和。在英文中,外延为extension,内涵为intension。退特认为; 在一切文学语言中,词语的张力就是语义学意义上的外延与内涵的协调。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既要有内涵,也要有外延。语言既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又有明晰的概念意义。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退特极力强调了文学语言具有“张力”的特性,它强调说:优秀的诗作都是联想、暗示与明晰概念的结合体。文学语言的词义是丰富的,具有审美特征的;如果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审美接受的时候,只注重理解词的原本含义(即字典意义)或它的一般性的延伸性意义,而不注意它的文学的内涵型,联想中的隐喻意义的话,文学阅读与理解是一知半解的,达不到“再创造”的目标,更谈不上审美的阅读与批评了,整个阅读过程都将成为枯燥无味,如读电子文件,或科技文章,令人没有愉悦。
三、“第二阵风”语言意蕴及张力现象赏析
众所周知,自然界的风的种类有很多种,有微风、柔风、清风、大风、狂风、龙卷风、台风、季风和山谷风等。风,历来也常常是中国文人墨客的爱物。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形容清幽的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形容风带来的绚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形容悲壮;“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给人以苍凉之感;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则刚烈强劲;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则轻捷无声;得意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自豪有:“长风伴我天际来。” …… 风是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哀伤,李清照的婉约,刘邦的豪壮。风是勇士的呐喊,战士的号角,是诗人飘扬的思绪和浪漫情怀。在美国当代诗人吉恩·莫纳汗的“第二阵风”这首诗里,作者运用了语言张力的功效,出神入化地描绘了自然界力量之奇观——风。全诗英中文对照如下:
The Second Wind
Jean Monahan (1962-)
Is soft, deliberat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ky or air.
Part iron and nickel, part fire.
The magnetic blood of the earth. The power core.
It enters the room through the wick of a candle,
Budding into flame beneath your hand.
It enters the body through the lines in the palm:
Head, heart, life.
You can feel it; it has a weight. A catalyst, it can uproot.
The second wind cannot push..
It must be caught.
Prodigal, it pulls at you from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
Home is everywhere the needle points
(quoted from poem hands)
譯文:
轻柔,从容。
却与天空和空气无关。
一半是铁镍,一半是火。
地球的魔血,力量的核心。
他借助炬芯潜入房间,
在你的手旁催生出火焰。
他通过掌纹钻入人体:头部、心脏、生命。
你可以触摸到他:他有重量。一种催化剂:他可连根拔起。
第二阵风无法推开。
却能捕捉得到。
从大地的四角向你潮涌般的扑面而来。
指南针所指之所皆为她家。(笔者译,选自《手集》)[1]
该诗的第一段描述了当风又吹来时,她的轻柔、肆意和从容,给人以暖风吹面,杨柳扶风之感,读者可通过对“deliberate”一词的内涵和外延意义的体悟,联想到风引起的空气流动的肆意与灵动。第二段以铁“ iron” 、镍“ nickel”,火“ fire”这些金属物质,来明指风所具有的物理属性的原始威力,她也可以如金属一样变得有质量和重量,继而狂风大作。其中“magnetic blood”中的“magnetic”一词的内涵和外延意义值得斟酌。“magnetic”原指磁性的,但与blood搭配,依照张力论观点,就应该理解为其外延意义“有魔力的”的比较适切。第三、四和五段,作者通过名词:“the wick of a candle”(炬芯)”和“flame”(火焰)”,“palm”(掌纹)和“body”(人体)这些有形的物质,来描述风的悄无生息、潜移默化渗透神力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神奇。通过动词“enter”(钻入)和“feel”(触摸),把风拟人化,风的诡异精灵描述得惟妙惟肖。其中“catalyst”(催化剂)一词更暗指了风与其他事物在密切接触时的兼容性和渗透性。第六、七段用三个动词词组“cannot push”(无法推开), “ must be caught”(捕捉得到)和“pulls at you”(扑面而来),描述了风的迅捷和灵动。最后一句“Home is everywhere the needle points”(指南针所指之所皆为她家),道出了风的自然归宿,去向和四海为家的自由与洒脱。
四、总结
雅各布逊曾精确地指出:“对诗而言隐喻最易吸收,而就散文来说转喻最易接受。”从这句话来看,文学既然基本是由比喻方式所构成,那么词语的理解就不能只从表层的 “字典意义”出发了,词的内涵意义虽然没有明显呈现于表面,但必深藏于话语的内部,它的丰富和美学的价值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与阐释时的发现、批评之中。作者在词语之间设置了隐喻森林,造成了词汇具有的召唤意识和 “空白”意义。读者的理解固然千差万别,期待视野的不同,个性、气质、人生观、审美趣味的不同,自然会导致阐释的差别。要分析语言,或欣赏或批评一部艺术品,就必然牵涉到美学接受的问题,以诗歌语言理解的角度出发,接触到“想象”、 “张力”、“隐喻”、“理解”等关键词汇的哲学思考,吉恩·莫纳汗的诗歌较好地诠释了这些观点,非常值得我们国内诗歌创作者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成梅.美国当代诗歌吉恩·莫纳汗诗歌译介[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51-52.
[2]王一川.修辞论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
[3]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4]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7.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