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312例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来源 :华中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78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接触性皮炎的致病因素,了解其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方法采用瑞典化学技术诊断公司原装进口的瑞敏TM接触变应原检测盒,对312例确诊为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结果312例患者中有174例至少对一种物质过敏,总阳性率为55.77%,阳性率较高的几种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107项(33.33%)、芳香混合物48项(14.95%)、重铬酸钾33项(10.28%)、噻汞撒31项(9.66%)、对苯二胺20项(6.23%)等。结论调查结果为武汉地区接触性皮炎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依据,对指导患者的
其他文献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卧式六分力试车台系统及其测量原理,设计了燃气二次喷射固体发动机试验系统,完成了燃气二次喷射发动机原理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次喷射具有放大作用,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A1166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40例)、2
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扩张半角对固冲发动机无喷管助推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扩张半角的增大,比冲先增加后减小,扩张半角取22°可使比冲达到近优:这一结论与
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热重分析(TGA)和快速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技术,研究了N,N′-二硝基哌嗪(DNP)的热分解机理;采用原位热裂池的丌IR技术分析分解过程的凝聚相
近年来,由于神经刺激仪的应用,颈肩手术的麻醉逐渐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取代了气管内麻醉。其准确、快捷、安全、有效的特点,深受欢迎。2005年1~8月,我院采用此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进行前体的边界层效应修正、采用有限化学反应速率模型和中心差分形式的Mac Cormack格式,求解燃烧室性能分析模型方程,以及采用灵活的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等,建立了较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