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心电现象所致假性起搏器“失灵”1例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88岁。冠心病、高血压史,因“慢-快综合征”安装DDD起搏器4年,自述“多次起搏器调试,效果不佳”。动态心电图(图略)示:DDD顺序起搏,其下限频率60次/分、A—V延迟间期0.25s。图1为动态心电图MaVF导联示:窦性P—P频率≥60次/分,QRs波宽大畸形。R8为窦性夺获,P—R间期0.15s。R3~R7前无窦性P,其R—R间距规则,频率62次/分,QRS波形态同窦性下传,为加速的交接性心律。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37岁。已婚,农妇。既往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疾病史。因家庭矛盾于当晚约23:20许在家自缢,数分钟后被人救下。当时面部青紫、重度昏迷,曾一度呼吸心跳消失,经村卫生所医生及时
通过测量正常人群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后的最大P波(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变化,反映Pd对预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作用.测定24例(A组)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
右胸导联心电图作为常规18导联的一部分得以推广应用,本文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透者(下称本病患者)DCG改变及其特点。方法 分析30例本病患者的24hDCG资料。结果 23例(76.7%)DCG异常,以心律失常和ST-T改变为主要改变。心律失常中早搏(PS)
急性心肌梗死(AMI)极早期,病理性Q波尚未出现时,心电图诊断有一定难度,易被忽视.近年来,对AMI的早期心电图改变有了以下统一诊断标准:(1)急性损伤阻滞.①对应梗死导联的R波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