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不同孕期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和糖脂代谢水平及临床意义

来源 :现代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jie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妊娠高血压疾病(HDP)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也是女性在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为5%~10%[1]。研究显示,维生素D主要调节人体钙磷水平,同时维生素缺乏也是妊娠期妇女并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之一[2]。妊娠期出现的糖代谢异常可引起妊娠糖尿病、HDP、产后出血及羊水过多等,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有严重的负面影响[3]。研究表明,妊娠期血脂代谢异常,尤其是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可增大先兆子痫的发生风险[4]。本研究拟比较HDP孕妇不同孕期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及糖脂代谢水平变化,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GnRH-a治疗,观察组采用UA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月经量[月经失血图评分(PBAC)]、痛经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性激素水平,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血清CA125、月经量PBAC评分及痛经VAS评分均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肾替代疗法。动静脉内瘘是MHD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约80%以上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对顺利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减少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1]。动静脉内瘘血栓是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直接导致动静脉内瘘失去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溶栓、介入或手术治疗均可对患者产生较大的痛苦,并增加医疗费用[2]。
目的回顾性分析咽喉部鱼刺异物迁移致颈部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入路。方法收集因咽喉部鱼刺异物迁移致颈部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不同检查方法(颈部CT及B超)的阳性率,总结不同位置颈部迁移性异物的最佳手术入路。结果 26例患者中19例有明确异物误咽史,误咽异物至颈部出现症状的平均时间为(48.5±12.3)d。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CT扫描及B超检查,22例鱼刺位于颈前及颈侧,术前颈部CT 阳性10例;术前颈部B超均阳性其中20例B超提示颈部异物(或合并感染)2例术前B超提示颈部软组织感染可能而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