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体改生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各公安院校都在探索与公安实战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从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了构建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的设想,探讨了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平台构建的内容及运行保障。
关键词 刑事技术专业 体改生 专业能力资格 平台
作者简介:曹永革,湖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副主任,高级实验师,从事多年刑事技术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文颖丰,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副教授,从事多年逻辑学教学工作。
自从2008年中央政法委等11部委联合下发了《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后,全国公安院校都在积极进行体改生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与公安实战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我院从2009年开始,已招录了三批体改生,其中09级、10级体改生已毕业。笔者通过两届体改生的专业教学实践,认为构建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是突出实战能力、满足教学改革新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此,拟从现行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教学存在问题、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平台构建的内容及运行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探求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现行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一)刑事技术专业的体改生“专业基础”相对差
。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大多数来自各地方高校,原所学专业各异,而属公安专业的很少。如我院10级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共43人,原所学专业有20个,涉及刑事技术、刑事侦查、网络监管、机械、工程、数学等多个学科,而绝大多数属非公安类学科,其中属公安类学科的只有3人。体改生专业基础差,必然导致专业教学起点低。
(二)专业教学时间短,课时偏少
体改生学制2年,除去到公安实战部门实习半年,实际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1年半。现行的教学体制,仍为学历教育,因而各类基础课占用了大量课时,专业教学课时偏少。如我院10级体改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总课时为1092学时,专业课课时为648学时。因体改生专业教学起点低,专业课程教学要从零开始,加上专业课整体课时偏少,这更加大了体改生学习的难度。
(三)体改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自觉性
体改生是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后录取的,已确定工作单位。体改生因无找工作的后顾之忧,学习有所松懈,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部分学员专业岗位的不确定性,导致学员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员的这种精神状态,难以保证专业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管理体制的缺陷,不利于学员的综合考评
体改生的招录和分配由公安实战部门负责,公安院校只负责培训。承担培训任务的公安院校一般都是采用以往的学历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对体改生进行考核评估,而考核的结果又难以按考核指标体系执行,如对考核不及格的体改生,进行留级、退学处理都很难。这种状态不利于学员的综合考评。
二、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1.构建平台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新途径。针对体改生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区别对待,有些问题比较复杂,短期难已解决,如学制、体制等问题,要在深入研究的的基础上,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构建刑事技术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强化刑事技术专业能力的训练,是将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获取专业执业资格证平台前移。学员考核合格获得专业执业资格证,毕业即可上岗;学员如考核不合格,不能获得专业执业资格证,毕业后将处于待岗状态。这样有利于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新途径。
2.构建平台切合公安实战部门的要求。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对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的执法行为要求更严,所有执法行为都要合法化、规范化。公安实战部门正在强化刑事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因而,构建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满足公安实战部门的要求。
(二)平台构建的可行性
国内有不同专业的专业资格证考核体系,如法律专业通过全国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证;司法鉴定人员通过全国的专业水平测试,获得相关专业的司法鉴定资格证;基层公安机关的刑事技术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关专业的鉴定资格证。在公安院校构建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是将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获取专业执业资格证平台前移,是完全可行的。
三、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构建的内容
(一)逐步完善专业能力资格证体系
刑事技术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是由一系列与刑事技术专业相关的资格证组成,学员逐项考核,某项考核合格,颁发一个相应的资格证。如现场勘查资格证,手印鉴定资格证,笔迹鉴定资格证等。设置专业能力资格证应注意下列问题:
1.专业能力资格证设置应与公安实战部门保持一致。公安院校应与公安实战部门保持紧密联系,根据公安实战部门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能力资格证,使之与公安实战部门的专业执业资格证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公安实战部门,并非某一具体的市(州)公安局,应以省公安厅刑侦总队为主体。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专业执业资格证,发证单位应是省公安厅刑侦总队。
2.专业能力资格证设置应与体改生人才培养方案配套。在体改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开设的专业课程,才有必要设置专业能力资格证。脱离体改生人才培养方案,来设置专业能力资格证,就是本末倒置。或者说明:原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缺陷,需要修改。
(二)逐步完善题库建设
题库建设是专业能力资格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平台的构建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题库的质量。收入题库的试题以案例为主体,考核点主要是学员在刑事技术专业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题库应采用计算机管理,并不断更新内容。要争取公安实战部门的支持,纳入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专业执业资格证考核题库建设之列,争取与之共用。
四、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构建后的运行保障
(一)机制保障
要使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顺利运行,必须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首先,要建立公安院校和公安实战部门联合的机制。两者要在专业能力资格平台的构成要素和考核方面达成共识,公安实战部门要求学员毕业时必须获取专业能力资格证,才能上岗。这种机制的形成是平台运行的前提条件,否则,构建专业能力资格平台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为此,公安院校要争取省公安厅政策上的支持,并主动与公安实战部门沟通,来建立这种长效机制。其次,公安院校内部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如经费的配套,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教师到公安实战部门调研等方面,都要落到实处。运行专业能力资格平台,会较大幅度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学院内部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师资保障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保证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顺利运行的基础。公安院校的专业教师是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运行的操纵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公安厅或司法厅授予的鉴定人资格,并在实际案件中从事检验鉴定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了树立权威,提高公信力,每项专业能力资格证的考核中,必须有具备高级鉴定人资格的教师参加。
(三)资金和实验场地保障
运行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所需资金虽不多,但必须有固定的支出途径。专业能力资格平台的题库建设和考核,需要专业的实验室(含带专业应用软件的计算机实验室),这是保证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顺利运行的必备条件。学院可从体改生学员的实验教学经费中确定经费支出项目,但数额要适当放宽,因该项目比学员其他专业实验项目开支大。学院要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必须建立刑事技术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配齐刑事技术专业的各种应用软件。
总之,构建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是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种尝试,以促进学员警察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适应今后岗位的要求,为公安实战部门输送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公安院校体改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乔顺利,《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培养五种能力,突出实战特色》,王勇鹏,《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
关键词 刑事技术专业 体改生 专业能力资格 平台
作者简介:曹永革,湖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副主任,高级实验师,从事多年刑事技术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文颖丰,湖南警察学院基础课部,副教授,从事多年逻辑学教学工作。
自从2008年中央政法委等11部委联合下发了《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后,全国公安院校都在积极进行体改生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与公安实战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我院从2009年开始,已招录了三批体改生,其中09级、10级体改生已毕业。笔者通过两届体改生的专业教学实践,认为构建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是突出实战能力、满足教学改革新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此,拟从现行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教学存在问题、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平台构建的内容及运行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探求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现行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一)刑事技术专业的体改生“专业基础”相对差
。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大多数来自各地方高校,原所学专业各异,而属公安专业的很少。如我院10级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共43人,原所学专业有20个,涉及刑事技术、刑事侦查、网络监管、机械、工程、数学等多个学科,而绝大多数属非公安类学科,其中属公安类学科的只有3人。体改生专业基础差,必然导致专业教学起点低。
(二)专业教学时间短,课时偏少
体改生学制2年,除去到公安实战部门实习半年,实际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1年半。现行的教学体制,仍为学历教育,因而各类基础课占用了大量课时,专业教学课时偏少。如我院10级体改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总课时为1092学时,专业课课时为648学时。因体改生专业教学起点低,专业课程教学要从零开始,加上专业课整体课时偏少,这更加大了体改生学习的难度。
(三)体改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自觉性
体改生是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后录取的,已确定工作单位。体改生因无找工作的后顾之忧,学习有所松懈,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部分学员专业岗位的不确定性,导致学员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员的这种精神状态,难以保证专业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管理体制的缺陷,不利于学员的综合考评
体改生的招录和分配由公安实战部门负责,公安院校只负责培训。承担培训任务的公安院校一般都是采用以往的学历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对体改生进行考核评估,而考核的结果又难以按考核指标体系执行,如对考核不及格的体改生,进行留级、退学处理都很难。这种状态不利于学员的综合考评。
二、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1.构建平台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新途径。针对体改生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区别对待,有些问题比较复杂,短期难已解决,如学制、体制等问题,要在深入研究的的基础上,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构建刑事技术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强化刑事技术专业能力的训练,是将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获取专业执业资格证平台前移。学员考核合格获得专业执业资格证,毕业即可上岗;学员如考核不合格,不能获得专业执业资格证,毕业后将处于待岗状态。这样有利于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新途径。
2.构建平台切合公安实战部门的要求。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对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的执法行为要求更严,所有执法行为都要合法化、规范化。公安实战部门正在强化刑事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因而,构建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满足公安实战部门的要求。
(二)平台构建的可行性
国内有不同专业的专业资格证考核体系,如法律专业通过全国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证;司法鉴定人员通过全国的专业水平测试,获得相关专业的司法鉴定资格证;基层公安机关的刑事技术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关专业的鉴定资格证。在公安院校构建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是将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获取专业执业资格证平台前移,是完全可行的。
三、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构建的内容
(一)逐步完善专业能力资格证体系
刑事技术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是由一系列与刑事技术专业相关的资格证组成,学员逐项考核,某项考核合格,颁发一个相应的资格证。如现场勘查资格证,手印鉴定资格证,笔迹鉴定资格证等。设置专业能力资格证应注意下列问题:
1.专业能力资格证设置应与公安实战部门保持一致。公安院校应与公安实战部门保持紧密联系,根据公安实战部门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能力资格证,使之与公安实战部门的专业执业资格证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公安实战部门,并非某一具体的市(州)公安局,应以省公安厅刑侦总队为主体。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专业执业资格证,发证单位应是省公安厅刑侦总队。
2.专业能力资格证设置应与体改生人才培养方案配套。在体改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开设的专业课程,才有必要设置专业能力资格证。脱离体改生人才培养方案,来设置专业能力资格证,就是本末倒置。或者说明:原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缺陷,需要修改。
(二)逐步完善题库建设
题库建设是专业能力资格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平台的构建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题库的质量。收入题库的试题以案例为主体,考核点主要是学员在刑事技术专业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题库应采用计算机管理,并不断更新内容。要争取公安实战部门的支持,纳入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专业执业资格证考核题库建设之列,争取与之共用。
四、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构建后的运行保障
(一)机制保障
要使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顺利运行,必须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首先,要建立公安院校和公安实战部门联合的机制。两者要在专业能力资格平台的构成要素和考核方面达成共识,公安实战部门要求学员毕业时必须获取专业能力资格证,才能上岗。这种机制的形成是平台运行的前提条件,否则,构建专业能力资格平台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为此,公安院校要争取省公安厅政策上的支持,并主动与公安实战部门沟通,来建立这种长效机制。其次,公安院校内部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如经费的配套,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教师到公安实战部门调研等方面,都要落到实处。运行专业能力资格平台,会较大幅度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学院内部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师资保障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保证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顺利运行的基础。公安院校的专业教师是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运行的操纵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公安厅或司法厅授予的鉴定人资格,并在实际案件中从事检验鉴定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了树立权威,提高公信力,每项专业能力资格证的考核中,必须有具备高级鉴定人资格的教师参加。
(三)资金和实验场地保障
运行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所需资金虽不多,但必须有固定的支出途径。专业能力资格平台的题库建设和考核,需要专业的实验室(含带专业应用软件的计算机实验室),这是保证专业能力资格平台能顺利运行的必备条件。学院可从体改生学员的实验教学经费中确定经费支出项目,但数额要适当放宽,因该项目比学员其他专业实验项目开支大。学院要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必须建立刑事技术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配齐刑事技术专业的各种应用软件。
总之,构建刑事技术专业体改生专业能力资格平台,是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种尝试,以促进学员警察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适应今后岗位的要求,为公安实战部门输送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公安院校体改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乔顺利,《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培养五种能力,突出实战特色》,王勇鹏,《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