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市场正在逐步扩大,同时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将日趋激励。为适应市场和新医改的需要,医院需要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已逐渐凸显出来,但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更多表现为事后的监督和反馈,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医院管理的需要,而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即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整个过程,对完善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导向;转型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2
一、医院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的经营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测,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经营风险已成为影响各大公立医院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在医院管理上和风险控制上也随即更加重要。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它强调事后监督和反馈,主要适用于财务审计,因此无法迅速捕捉医院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不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管理问题。因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内部审计就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其合规合法;另一方面,即向医院的领导负责,全面促进医院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善和医院经济效益方面的提高[1]。在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审计现已难以实现医院内部审计的目标,也无法满足管理层的需要,所以需要迫切的转型发展。
为了满足新经济形势下条件下医院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必须实现医院的内部审计任务。内部审计的重点应实现由事后的监督管理转变为事前、事中及事后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加强管理原有医院传统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必须要用更高的管理标准和要求,从而进一步提高、拓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而且必须细化到医院的各项经营、科室及日常管理活动中,不但是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执行,更重要的是在立足于风险防范,长期有效地对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重要薄弱环节,从内部控制视角下给出可行的加强管理中合理性意见和建议,从而推进医院管理的平稳健康发展。而风险导向审计是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一种审计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单位的审计风险与营运风险,能够系统并且有效地管理各种风险,并提升组织价值,而这正好契合当前医院内部审计转型的需要。
二、医院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制约因素
1.内审理念落后。内审人员普遍认为,在医院内部审计上是医院内部设立的审计机构从医院内部对其财务收支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的事后监督检查工作。事实上,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相应地对医院内部的运做机制和管理制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医院财务工作中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这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单一财务收支审计已完全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势形的需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拓展自身的工作格局才能满足现代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
2.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它严格要求内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相当全面的系统专业知识,即目前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求懂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更应全面系统掌握宏微观经济学等其它方面的知识,比如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以及工程学等等。但目前而言,医院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存在着数量以及质量的缺陷。从数量上来看,我国专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还是完全不能满足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健康发展的需求;在人員结构上看,内审人员的年龄结构分布很明显不太合理,呈现老龄化趋势;另外,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兼任或者转任,这些人员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经验及知识,但是对于审计工作还无法足够胜任,而且这支队伍也波动较大。从审计人員自身素质来讲,安于现状,不重视知识的充实及更新的人员居多。因此严重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也削弱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强度和力度。
3.审计方式及方法落后。当前,国内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大部分仍停留在较低一级审计层次以及传统方法上,即仅仅重视在财务的收支审计情况、财政合规全理审计情况,从而忽视了审计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效益性而进行的全方面绩效审计。通常采用的审计方法也比较传统,只是仅有局限于对比法、因素分析法基础审计等。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审计的内容方面也将之不断发展创新,原有比较单纯的定性分析方法现经不能满足当前审计目标的要求了,新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二者相结合贯通的审计方式将越来越重要,并要针对不同的管理目标及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法及审计策略。而目前的审计方法,方式严重落后,缺乏灵活度、针对性,因此无法满足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并完善。
三、改进措施及优化策略
(一)更新观念,树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理念
风险管理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的基础[2]。而目前医院无论是领导还是各级员工及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都是不够重视、不甚了解,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医院必须结合自身运营及管理的特点,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宣传和培训,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的技能,并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必须转变新的观念,更全面认真执行监督权力与服务职能,从而通过有效的预防与控制风险,加大实现更深一层管理效益审计的转变,促进医院加强规范管理、加强医院内部控制,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推动医院健全自律和管理机制、防范营运风险,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医改新形势。内部审计工作也只能转变观念,将医院审计工作的重心放到更多地关注医院的管理机制和管理行为方面,加大组织开展单位绩效考核审计和风险控制导向审计工作,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创收效益和公共社会效益,最终于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内部审计还的由注重过去,注重历史向注重现状的各方面转变,由注重结果向注重流程方向转变,由原有的事后审计为主的方式向全过全程全方位审计转变,才能实现更高的管理效益审计[2]。 (二)優化医院内审队伍结构,提高内审人员业务能力
当前的内部审计工作客观上要求健全的审计体制,通常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胜任工作能力是重点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保障。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它严格要求内审工作人员思想素质上要确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思想观念,脱离以往的传统陈旧内部审计模式,要加大创新内部审计新理念;其次,它不但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税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同时,也必须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精通人力资源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不断加强学习现代审计技术,加大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因此,医院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讲座、办班、考察和读书等。在培训学习的同时,也要适应医院内部审计多元化的需要,逐步改善和调整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情况,并接纳非审计、会计专业之外的相关专业人才进入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特别是计算数学相关人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改善审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应将对审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当成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内审人员逐渐掌握现代审计技术,增强审计胜任度,让其努力成为新形势下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以适应医院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完善内部审计方法和方式,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的审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医院内部审计需要改进和完善审计方式方法: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更好地对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医院内部及外部客观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对医院当前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量化,建立专门的预警系统,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予以处理,从而规避风险。二是随着医院HRP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内部審计人员应依托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创建内部审计网络信息化平台,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平台上通过信息交换提高审计效率和管理质量,从而有效降低审计管控风险[3];改变传统内部审计单一的账务检查法,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数据测算、内部控制测试等先进的审计方法。
四、结语
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不能一直在传统的财务审计事后处理上,而是要着重在推动医院内部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医院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努力实现新形势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目标,建立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新模式,最终实现内部审计的转型,对于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完善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殷生医院内部审计转型初探[J].中国市场,2012(1).
[2]包汉良试论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06(11).
[3]胡靖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3).
作者简介:罗 敏(1977-),女,本科,审计师,主要从事财务审计研究。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导向;转型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2
一、医院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的经营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测,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经营风险已成为影响各大公立医院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在医院管理上和风险控制上也随即更加重要。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它强调事后监督和反馈,主要适用于财务审计,因此无法迅速捕捉医院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不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管理问题。因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内部审计就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其合规合法;另一方面,即向医院的领导负责,全面促进医院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善和医院经济效益方面的提高[1]。在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审计现已难以实现医院内部审计的目标,也无法满足管理层的需要,所以需要迫切的转型发展。
为了满足新经济形势下条件下医院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必须实现医院的内部审计任务。内部审计的重点应实现由事后的监督管理转变为事前、事中及事后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加强管理原有医院传统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必须要用更高的管理标准和要求,从而进一步提高、拓展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而且必须细化到医院的各项经营、科室及日常管理活动中,不但是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执行,更重要的是在立足于风险防范,长期有效地对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重要薄弱环节,从内部控制视角下给出可行的加强管理中合理性意见和建议,从而推进医院管理的平稳健康发展。而风险导向审计是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一种审计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单位的审计风险与营运风险,能够系统并且有效地管理各种风险,并提升组织价值,而这正好契合当前医院内部审计转型的需要。
二、医院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制约因素
1.内审理念落后。内审人员普遍认为,在医院内部审计上是医院内部设立的审计机构从医院内部对其财务收支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的事后监督检查工作。事实上,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相应地对医院内部的运做机制和管理制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医院财务工作中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这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单一财务收支审计已完全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势形的需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拓展自身的工作格局才能满足现代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
2.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它严格要求内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相当全面的系统专业知识,即目前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求懂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更应全面系统掌握宏微观经济学等其它方面的知识,比如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以及工程学等等。但目前而言,医院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存在着数量以及质量的缺陷。从数量上来看,我国专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还是完全不能满足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健康发展的需求;在人員结构上看,内审人员的年龄结构分布很明显不太合理,呈现老龄化趋势;另外,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兼任或者转任,这些人员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经验及知识,但是对于审计工作还无法足够胜任,而且这支队伍也波动较大。从审计人員自身素质来讲,安于现状,不重视知识的充实及更新的人员居多。因此严重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也削弱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强度和力度。
3.审计方式及方法落后。当前,国内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大部分仍停留在较低一级审计层次以及传统方法上,即仅仅重视在财务的收支审计情况、财政合规全理审计情况,从而忽视了审计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效益性而进行的全方面绩效审计。通常采用的审计方法也比较传统,只是仅有局限于对比法、因素分析法基础审计等。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审计的内容方面也将之不断发展创新,原有比较单纯的定性分析方法现经不能满足当前审计目标的要求了,新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二者相结合贯通的审计方式将越来越重要,并要针对不同的管理目标及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法及审计策略。而目前的审计方法,方式严重落后,缺乏灵活度、针对性,因此无法满足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并完善。
三、改进措施及优化策略
(一)更新观念,树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理念
风险管理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的基础[2]。而目前医院无论是领导还是各级员工及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都是不够重视、不甚了解,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医院必须结合自身运营及管理的特点,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宣传和培训,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的技能,并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必须转变新的观念,更全面认真执行监督权力与服务职能,从而通过有效的预防与控制风险,加大实现更深一层管理效益审计的转变,促进医院加强规范管理、加强医院内部控制,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推动医院健全自律和管理机制、防范营运风险,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医改新形势。内部审计工作也只能转变观念,将医院审计工作的重心放到更多地关注医院的管理机制和管理行为方面,加大组织开展单位绩效考核审计和风险控制导向审计工作,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创收效益和公共社会效益,最终于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内部审计还的由注重过去,注重历史向注重现状的各方面转变,由注重结果向注重流程方向转变,由原有的事后审计为主的方式向全过全程全方位审计转变,才能实现更高的管理效益审计[2]。 (二)優化医院内审队伍结构,提高内审人员业务能力
当前的内部审计工作客观上要求健全的审计体制,通常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胜任工作能力是重点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保障。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它严格要求内审工作人员思想素质上要确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思想观念,脱离以往的传统陈旧内部审计模式,要加大创新内部审计新理念;其次,它不但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税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同时,也必须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精通人力资源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不断加强学习现代审计技术,加大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因此,医院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讲座、办班、考察和读书等。在培训学习的同时,也要适应医院内部审计多元化的需要,逐步改善和调整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情况,并接纳非审计、会计专业之外的相关专业人才进入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特别是计算数学相关人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改善审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应将对审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当成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内审人员逐渐掌握现代审计技术,增强审计胜任度,让其努力成为新形势下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以适应医院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完善内部审计方法和方式,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的审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医院内部审计需要改进和完善审计方式方法: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更好地对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医院内部及外部客观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对医院当前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量化,建立专门的预警系统,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予以处理,从而规避风险。二是随着医院HRP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内部審计人员应依托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创建内部审计网络信息化平台,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平台上通过信息交换提高审计效率和管理质量,从而有效降低审计管控风险[3];改变传统内部审计单一的账务检查法,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数据测算、内部控制测试等先进的审计方法。
四、结语
内部审计作为医院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工作已经不能一直在传统的财务审计事后处理上,而是要着重在推动医院内部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医院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努力实现新形势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目标,建立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新模式,最终实现内部审计的转型,对于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完善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殷生医院内部审计转型初探[J].中国市场,2012(1).
[2]包汉良试论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06(11).
[3]胡靖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3).
作者简介:罗 敏(1977-),女,本科,审计师,主要从事财务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