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专业不对口就业:上错花轿嫁对郎?

来源 :高校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时,很多人都无法实现专业对口就业,2009年《社会蓝皮书》公开了一项针对20余万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12%的人自主创业,55.1%的人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有关,还有28.6%的人的工作和其所学专业完全无关……这种专业不对口的就业,大多学生有些无奈不得已从事陌生的行业,当然有的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另择其他专业领域而就业的。
  我如果在高考时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将来怎么办?就业一定要专业对口吗?非专业对口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或许在下面几个人物的经历中,你能得到一些答案。
  
  改行并不影响人生梦想的实现
  人物:安徒生,平面设计专业毕业
  职业斩首:广告设计→企业文员
  我是一名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很不走运,赶上了世界金融危机,这无形中对我找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年前,经历了复读,我终于在人潮汹涌的艺考大军中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平面设计专业。大学期间,我参加过不少设计比赛,拿过一些奖项,自己感觉艺术之路从此一路顺风,所以毕业实习找工作还是满怀很大的期望。
  面试的第一天,我傻眼了。我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大学老师推荐的一家广告设计公司面试,公司经理看过我的作品后第一句话并不是称赞,而是重重的当头一棒:“你的东西做得有些想法,但是很不实用,在实际操作应用中根本没法实现。”他说话很严肃,我第一次感到了强烈的压迫感,说不出话来。后来,那家公司让我实习一段时间,当然工资很少,只有基本补助。
  在那家公司工作了3个月左右,我辞职了。我想,原因可能在于我做的设计在实际的市场中不具备可以创造更多商业利润的价值。我觉得我在学校学的设计和我工作中做的出入太大,很多东西不能凭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决定找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尝试尝试。
  我参加了很多人才市场招聘会,网上也投了不少简历,也面试很多家单位,我给自己的定位是相关文案和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在学校里,我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对各种软件也比较熟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顺利地通过了一家大型物流公司的面试,从公司最基层的文员做起。任何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我相信都想要更好地融入社会,这就必须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磨平”,变得更加圆润,更好地去适应社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打下牢靠的基础,人的生存法则的原本也在于此吧。
  学设计的突然一下子转变成企业文员,刚开始,我的确有些适应不过采。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处理全国各地发来的邮件和电话,应对各种异常情况,还要处理各种客户发来的单据等等。尤其是一些英文单据、邮件,我处理起来有些吃力。于是,每天回家我还要自学英语,但我在学习中感觉很开心。这与之前的设计工作(都是给客户做设计稿)比起来更充实些,我打算将来往报关员方向发展,可以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
  
  感悟
  专业无边界。任何学问、工作都没有明显的分界,如果有的话,只是人们在想象中限定的。只有学得不够的,没有学了无用的。即使找到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不能说明你以前的功夫都白做了。
  改行不影响人生梦想的实现,相反,它离你的梦想也许更接近了。极少有人从事第一份工作就找准了自己的终生事业。找准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最适合在哪个行业发展,原本是一道难题,需要自己去不断尝试、解答才会有个满意的结果。
  无论学什么专业,无论你有多高的理想或者多大的抱自,都需要在你所热爱的行业里从头做起,就像我们学说话擘写字一样。只有真正地用心去做你认准的事情,它才会可能使你成功,让你的理想变为现实。
  
  男怕入错行,更怕草率换行
  人物:幻之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
  职业轨道:机械工程师→编辑→销售→警察→机械工程师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虽然只是句古话,但足见选择行业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有多重要。360行,可以行行出状元,但从没听讲过一个状元可以跨两行。
  我曾经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垮两行。
  我于2008年毕业于某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当牛的一个专业。按理说,应该没什么悬念,会沿着机械设计工程师的路子向前发展,但我偏偏爱好文史和政治,为了以后工作的稳定,争取更厂的就业面,高中的时候还是选择了学理科,高考志愿选择了当时很热门的机械专业。我以为大学期间发了几篇文章,读了几本佛学书就很不得了,不说超凡脱俗吧,至少也是感觉不从事文史方面的工作似乎就浪费了,误了个伟大的哲学家。所以,大学毕业后我在工厂待了8个月,终于坐不住了,毅然辞职,开始了我找工作的生涯。谁知道一找就是三个月,这排山倒海的三个月真算是成就了我所有的“梦想”。
  做过类似《瑞丽》时尚期刊的编辑。整天对着电脑搜集好图和好创意。结果最后上网上得想吐,视力一路下降,颈椎似乎有长骨刺的痕迹,工资是以前厂里的三分之一(说是有提成,但很难见效果),而且还不管吃住。思前想后,这样的工作不适合我。
  做过销售。因为销售做得好的话很赚钱,而且发展的跳跃性很大,但我只做了两天。上门推销菜板被人家赶出来以后就扛不住了,既苦又没面子。而且十句话有八句有虚假或夸大的成分。不适合我。
  做过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程。老工程人员带着我,和宾馆或房地产开发商谈,送礼、请客,陪吃陪喝陪笑,然后大醉回来躺个几天,工资照拿。当然,要是几个月都没谈下来一个工程,就自己走人吧。用他们的话讲: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不适合我。
  做过跑腿的没编制的警察。如有人报警去现场问问情况(基本上都是事后),没事就在办公室发呆,实在无聊就到街上巡逻几圈。这种活是个人就能干,我好歹也是本科生,不浪费在这了。不适合我。
  想进《安徽市场报》,但没考上。采应聘的学的都是新闻专业,四年都在琢磨那玩意,我顶多也就算个文采好一点,哪能赛过人家?
  最后没办法了,我还是干老本行——机械。厂里管吃住,工资也不错,关键是厂里还把你当个人才看。
  不要认为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特别是现在社会,在强大就业压力所带来的催化和激励中,各行各业真是什么样的奇才怪才都有。隔行如隔山,你要是企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都出类拔萃,我个人认为根本不可能。
  
  感悟
  如果我高中选的是文科,大学学的是丈史类专业,毕业后混得再差我都不会往理工科的行业上去想,而且真是学了文科,我有信心能发展得更好。所以,选专业首先考虑的就是兴趣爱好,搞清楚这个专业学什么,毕业后都有哪些就业方向,这些是不是你喜欢和愿意干的 工作。其次考虑的才是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因为只有喜欢才能做好,才能感觉工作有意思。
  如果因为采种原因选择了不对口的专业,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低自己。你具备了上大学的知识素质,但不代表具备这个行业的大学文凭。只有踏踏实实地从零干起,肯定能成功。其实干好工作很简单,就是真正理解勤奋的意义。
  当然文武双全并不是不必要,文可以帮助武培养思想结构和文化底蕴,武可以帮助文完善判断思维和逻辑推理。这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在工作和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并不是为了显摆,更不要像我一样草率地换行。
  
  有失必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物:东方仁玉,法学专业毕业
  职业轨道;校报主编→招生老师→网络编辑→企划主管
  2005年的春天,艺术考试我失败了,6月的高考也不理想,默默看着身边被录取后兴高采烈的同学,再回首看看自己走过的艺考艰辛之路,我的心中莫名惆怅。艺术考试的路上,我跌倒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没有种下勤劳和毅力,也就没有收到希望和梦想。
  2005年的秋天,我毅然只身来到了北京,选择了一所圜字头的民办大学就读。原以为自己的人生也许从高考录取那一刻起就比别人慢了一步,后来我想明白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我失去了读公办大学的机会。但是我同样可以用大学生的身份继续努力学习、坚持奋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希望和一个新的命运起点呢?
  大学四年,除了专注法学专业的学习,我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并勇于挑战各种社会实践。于是,从学生社团负责人到校报主编,我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蜕变,也是我生命中第一个职业梦想。校报主编,一个月拿着仅有的600元工资,却常常付出每周所有的夜晚用来工作,从采编、选稿、编辑、排版、印刷再到报纸、稿费发放,虽然薪水单薄,工作又辛苦,但我还是坚持走了过来。只是,四年的韶华一晃而过,等到毕业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才发现已经离自己的专业越来越远了,法学渐渐淡出了我的世界,成了我单纯的一纸毕业证书而已。
  毕业了,为了心中的律师梦,我放弃了母校的盛情挽留,放弃了自己奋斗了两年之久的校报,毅然怀揣法学专业的毕业证书踏入了社会。涉世之初,我一边努力自考,争取拿到本科文凭,一边在人才招聘会上奔波不停。但是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虽然我在大学里气势高昂,但在专业对口的工作面前,我显得力不从心了,最终我没能被神往已久的律师楼工作录用。随后,我变成大家口中调侃的“北漂一族”,那无聊的生活、暗无天日的地下室,现在回想起来都仍有余悸。偶然的机会,我听闻母校在招聘招生老师,于是我回到了母校。我想上天毕竟是公平的,给了我一个机会。同时,我也暗暗告诉自己。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关键看自己如何去创造,如何去努力。
  招生老师,无休止的出差,跑中学,跑招生展会,跑全国各地。2007年、2008年都是丰收的好年景,虽然做的工作更加繁琐、劳累,但我还是为母校招收了几百名学员,自己也已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和校领导高度赞扬。然而,“高处不胜寒”,每天面对着忙碌奔波的招生工作,我心里几乎连一个知己都没有,最终,我于2008年的秋天宣告自己的招生事业到此结束。
  时间过得真快,自己不知不觉地已经换了两个职业。我已经给专业和工作两个概念划上了不等号。的确如此,我的两份工作又何尝是专业对口的工作呢?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我自己的心态问题。我努力付出了,虽然失去了寻找对口专业的工作机会,但是我却得到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教训,为我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8年9月1日,我正式入职目前所在的某科技公司工作。先是在网络编辑职位上工作了半年,接着因为我的努力付出和积极工作,2009年4月,我正式成为公司企划部的主管,负责公司文化、品牌、促销、广告等主要工作。现在的每一天,我都会告诉自己,以前的失败是以前,现在的成功未必不会变成以前的失败,人都应该居安思危。我觉得危机意识很重要,那已经不是“专业不对口了怎么办”的问题了,而是我们必须要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是什么,自己能够付出什么,自己到底想收获什么,有目标才会有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我确信,在路上,我一刻都不会停止。偶尔望着以前做过的一摞厚厚的报刊和资料,激情的火焰就会不停地在我心中燃烧,专业与就业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就业,我要用无数个明天再次发起为希望而战。
  
  感悟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凡人,我们不可能做到事事顺心如意,更不用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专业不对口”,这些都只是我们给自己找到的托词和理由。无论你过去学的专业是什么,日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又是什么,两者都是协调一致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选定自己真心喜爱的事业?
  目前,“专业不对口”已成普遍现象,大多数人不得不把所学专业丢在一边,去做一份完全陌生的工作。在如此严峻的社会形势下,我们不妨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问题:在此局面下,该如何面对?而不是一味地絮叨自己的“专业不对口”。
  有失必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事实证明,在现实中,无数成功人士在择业时,抛开“专业不对口”的顾虑,进行了全新的选择。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修的是法律专业,他等不到毕业就跑出来做生意。还有更多的人,连大学的门都没有进过,却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富豪,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
  由此,我们应该记住一句话,“最好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一定是最好的。”希望我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事业,并为之奋斗拼搏,那样才不枉自己精彩的生命。
其他文献
新闻链接:2015年11月1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G20第十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是美国作家凯特·迪卡米洛写的儿童小说,获得“波士顿全球号角书金奖”。她的第一本儿童小说《傻狗温迪克》一问世就受到好评,并夺得了2001年纽伯瑞儿童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以下简称《图集》)集建筑电气设计、安装、材料于一身,提供了大量的翔实资料,深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喜爱,并在建筑电气行业中广为流传。但是,图
德国的跨国供热系统生产商菲斯曼(Viessmann)目前选用了由巴斯夫公司生产的三聚氰胺树脂泡沫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隔热保温材料。该泡沫具有耐高温、阻燃、轻巧、柔韧及吸声隔
一、外资全线出击面对外资并购浪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据估计,在新一轮的并购浪潮中,我国大型骨干企业可能会在5~8年之内被外资并购,使之失去原有的品牌、知识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亮点和难点。它以九年义务教育与劳动技术课程为依托,通过对宽泛的、基础的、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平时不但要学习化学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应用,学会用化学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一些化学元素就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我们要多加关注。
UED:目前,玻璃在建筑界的使用非常普遍,您作为玻璃界的专家,如何看待目前建筑中玻璃的使用?莫文裔:原来玻璃的功能是透光、遮风避雨等,现在还要满足美观、舒适、隔声、隔热、
作家老王进行了两次维权。第一次,法院采取填平原则,保护了老王的著作权;第二次,法院采取惩罚性赔偿原则,加大了对老王著作权保护的力度。老王胜诉,表面看是一场著作权官司,
今后六十年我国能源结构预测[报]王晶华《中国电力报》(1994·北京)预计我国今后60年在能源结构方面可能会出现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90年代起的10-20年间,经济发展很快,能源的市场化逐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