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近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成为舆论的热议话题。
在中国,如朱镕基前总理这样的官员出版著作,其著作权的实现,也仍要经过现今党的最高领导层的同意和批准。党的高级官员离任退休后,撰写回忆录回顾一生的少,发表在任时的会议讲话、文件批示的多。而按照人们了解的惯例,大凡领导人的讲话,多是领导定调子,“写作班子”打底子,最终再由领导“亲自”润色定稿的产物。因此,富于个性的前总理朱镕基的一些没用“写作班子”为其打底、“根据现场录音”记录而成的“实录”,就显得独有特色。
如果有所谓“盛世”,那么,朱镕基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构筑“盛世”的主要操作者之一。当然,朱镕基可能并不喜欢这个用来形容国之气象的王朝政治语汇。诚如朱镕基言:“我8年来的体会,就是要办一件事,不开8次、10次会议就没法落实。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不检查落实根本不行。”如果论者所称《朱镕基讲话实录》“提高了政治透明度”一说大体不谬的话,那么,人们从上述这句话中,尽可管窥构筑“盛世”之难点所在。
一个堂堂的国家政府总理,开10次、8次会议办不成一件事,一个国家政府的文件只有20%的效力,这些说法,在某种程度上真切地说明了政府政策在高层官员中的共识度,也同时反映了在此情況下各级政府对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力。然而,这些说法以及“盛世”的达成,也在相互对照中,说明了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在一个强势总理的促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而政府的执行力又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弥补共识度不足的政治现实。
共识度的问题,执行力的问题,不只朱镕基任上有,现在也仍然存在,并且似乎正在变得更严重。实际上,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寻求共识越来越不容易,但也绝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有否寻求共识的政治程序及其相应制度。
在经过了改革初始阶段后,几乎人人受益的“帕累托”神话不再。继之而来的是,几乎任何改革,总要以一部分人的利益丧失为代价。丧失一些利益也许并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正是利益得失结构的固化;甚至,利益得失结构在某个发展阶段的固化也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这一固化结构的政治程序及其制度。得者恒得,失者恒失的利益结构,使得者愈发想得,失者愈感失落,最终结果就是整个结构过度扭曲而致坍塌。
“盛世”带来的欢愉,在相当程度上舒缓了来自“失者”的政治变革压力,弱化了各方寻求社会共识的愿望。但这丝毫不能缓解当今中国社会凝聚改革共识的迫切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业绩的取得是为改革赢得空间,但绝不意味着改革进程可以放缓。执政党党内改革共识的形成,是凝聚全社会改革共识的前提,但执政党对党员“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的党纪要求,并不能成为社会共识的替代品。只有真正形成社会共识,改革才能真正深入推进,中国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世紀初,当中国第二轮改革接近尾声的时候,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探求新的改革共识,寻找启动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动力。数年过去了,共识难觅,分歧却似乎反而日盛。近年,北京官民各界屡有堪称是寻求中国前行道路共识的讨论。
寻求共识与统一思想,是两个相向的政治过程。寻求共识的前提,是“个识”的存在。“个识”是共识之本,也是凝聚之源。在寻求共识的过程中,要打捞沉默的声音,更要搬掉压在声音上的石头;要宽松异质思维,更要修正判定思维异质的标准。
在现实政治中,以共识作为政治行动前提的概率并不大。在利益多元化、尤其是利益分化冲突剧烈的社会中,利益几无交集,共识难寻。在没有寻求共识程序的制度条件下,所谓凝聚共识,很多时候只能是自说自话而已,对任何一方都有害无利。政府的政治主张及其贯彻,其首要的前提是代表了民意。政府合法性的来源,正是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渠道以及制度化的决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意就是共识。
处在高端的中国,其进一步发展,如朱镕基这样的强势政府官员的强力推动仍然重要,但更需要的是整体路径的设计,是“个识”的充分表达和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渠道。
在中国,如朱镕基前总理这样的官员出版著作,其著作权的实现,也仍要经过现今党的最高领导层的同意和批准。党的高级官员离任退休后,撰写回忆录回顾一生的少,发表在任时的会议讲话、文件批示的多。而按照人们了解的惯例,大凡领导人的讲话,多是领导定调子,“写作班子”打底子,最终再由领导“亲自”润色定稿的产物。因此,富于个性的前总理朱镕基的一些没用“写作班子”为其打底、“根据现场录音”记录而成的“实录”,就显得独有特色。
如果有所谓“盛世”,那么,朱镕基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构筑“盛世”的主要操作者之一。当然,朱镕基可能并不喜欢这个用来形容国之气象的王朝政治语汇。诚如朱镕基言:“我8年来的体会,就是要办一件事,不开8次、10次会议就没法落实。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不检查落实根本不行。”如果论者所称《朱镕基讲话实录》“提高了政治透明度”一说大体不谬的话,那么,人们从上述这句话中,尽可管窥构筑“盛世”之难点所在。
一个堂堂的国家政府总理,开10次、8次会议办不成一件事,一个国家政府的文件只有20%的效力,这些说法,在某种程度上真切地说明了政府政策在高层官员中的共识度,也同时反映了在此情況下各级政府对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力。然而,这些说法以及“盛世”的达成,也在相互对照中,说明了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在一个强势总理的促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而政府的执行力又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弥补共识度不足的政治现实。
共识度的问题,执行力的问题,不只朱镕基任上有,现在也仍然存在,并且似乎正在变得更严重。实际上,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寻求共识越来越不容易,但也绝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有否寻求共识的政治程序及其相应制度。
在经过了改革初始阶段后,几乎人人受益的“帕累托”神话不再。继之而来的是,几乎任何改革,总要以一部分人的利益丧失为代价。丧失一些利益也许并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正是利益得失结构的固化;甚至,利益得失结构在某个发展阶段的固化也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这一固化结构的政治程序及其制度。得者恒得,失者恒失的利益结构,使得者愈发想得,失者愈感失落,最终结果就是整个结构过度扭曲而致坍塌。
“盛世”带来的欢愉,在相当程度上舒缓了来自“失者”的政治变革压力,弱化了各方寻求社会共识的愿望。但这丝毫不能缓解当今中国社会凝聚改革共识的迫切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业绩的取得是为改革赢得空间,但绝不意味着改革进程可以放缓。执政党党内改革共识的形成,是凝聚全社会改革共识的前提,但执政党对党员“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的党纪要求,并不能成为社会共识的替代品。只有真正形成社会共识,改革才能真正深入推进,中国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世紀初,当中国第二轮改革接近尾声的时候,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探求新的改革共识,寻找启动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动力。数年过去了,共识难觅,分歧却似乎反而日盛。近年,北京官民各界屡有堪称是寻求中国前行道路共识的讨论。
寻求共识与统一思想,是两个相向的政治过程。寻求共识的前提,是“个识”的存在。“个识”是共识之本,也是凝聚之源。在寻求共识的过程中,要打捞沉默的声音,更要搬掉压在声音上的石头;要宽松异质思维,更要修正判定思维异质的标准。
在现实政治中,以共识作为政治行动前提的概率并不大。在利益多元化、尤其是利益分化冲突剧烈的社会中,利益几无交集,共识难寻。在没有寻求共识程序的制度条件下,所谓凝聚共识,很多时候只能是自说自话而已,对任何一方都有害无利。政府的政治主张及其贯彻,其首要的前提是代表了民意。政府合法性的来源,正是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渠道以及制度化的决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意就是共识。
处在高端的中国,其进一步发展,如朱镕基这样的强势政府官员的强力推动仍然重要,但更需要的是整体路径的设计,是“个识”的充分表达和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