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服饰文化的回归之路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外在符号,它直接体现出这个民族群体的个性与文化内涵,回族服饰文化从内容、形式及文化底蕴等方面都表现出其特有的个性。本论文以回族服饰的主体服饰和主要头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回族服饰的世俗性与宗教性以及回族服饰文化的现状来阐述回族服饰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逐个分析主体服饰与头饰,最后提出回族傳统服饰文化的回归。
  关键词:回族;服饰文化;现状;主体服饰;主要头饰;回归
  一、回族服饰文化的现状
  在民族服饰的审美方面,除了”白帽”和“盖头”之外,已经没有了回族民族服饰的审美倾向。很多回民甚至都遗忘了回族服饰的基本审美,逐渐接受了现代城市的多元文化审美,以及极为个人的审美,以及极为个人的审美观。而面对城市中回族对服饰的选择,整个回族群体也给与了一定的妥协。
  受现代思潮影响的青年人,他们思想开放,对传统服饰抱有若即若离的的态度,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除非是在特定环境下一般是不戴白帽的,即使戴也是喜欢戴有装饰物的帽子,有些甚至戴起了其他民族的的帽子。
  也就是说回族的主体服饰在很大程度上已很难区别于其他民族了,就是作为回族族徽的白帽和盖头,在现今社会中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面料多和质地不断提高,款式的改革,工艺的改进,装饰的多样化等等方面。这些变化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既表明了回族这一社会群体对待社会变革的态度,也预示了回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趋势。
  二、回族的主体服饰
  所谓主体服饰,亦即上衣下裳与代替或遮蔽上衣下裳的袍子与裙子以及其他披裹装饰。主体服饰发挥的功能作用最大,款式的变化最丰富,文化内涵也最深厚。回族的主体服饰文化除了在文化内涵上还保留着民族特色,其外在形式上的民族特点几乎丧失殆尽。回族主题服饰文化变化之深刻,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融合之广泛是中国其他任何一个民族服饰所不具备的。
  总体归纳为两点:一要宽松,二是要覆盖面广。用阿訇的话来解释,这是出于对穆斯林妇女的保护,因为宽松不易显出体形,遮盖面大不易露出“羞体”。所以“长密”是回族主体服饰的主要特点。
  1.回族的上衣
  “白衬衫”,是回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的夏季服饰。没有特定的形式和要求,穿着上也无一定之规。如果在白的衬衫外面,再套一件黑色坎肩,这就有回族服饰的成分了,这种黑白分明的搭配是回族所特有的,它既表现出服饰的实用功能和民族认同的功能,也深含着伊斯兰教文化的韵味。
  “坎肩”(俗称马夹),是一种深受回族男女老少喜爱的特色上衣。它无领、无袖、直对开襟。根据季节的变化,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回族坎肩的制作工艺很有特色,袋口、襟边都用明线,线条清晰,款式挺拔,很少配色。扣子也随着现代
  技术越来越花样。
  “准白”,即长大衣、袍子,这是回族男子的传统外衣,是回族宗教人士、商人、知识分子、老年人所喜爱的上衣。传统样式的“准白”,现在除了老年人外,青年人都不再穿用,仅仅是阿訇、满拉等宗教人员的礼服了。现在“准白”的款式多以现代的长大衣替代,款式、颜色亦没有具体的规范,
  面料趋向于高档化。
  “大襟上衣”,这是回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样式比较单一,立领,右开襟,布料结的扣子,装饰
  性较强。现在只有部分老年妇女还有穿大襟上衣的,青年妇女都穿现代服装,虽款式新颖,但仍然保持了回族服装的“长密“风格。
  “腰裙”,是与围裙的样式相似而比围裙稍短,遮蔽胸腹部上衣的半围裹服饰。一种腰裙是回族劳动妇女在劳作时用来保护上衣清洁的,比上衣稍长,装饰简单。另一种腰裙是用来做装饰的,样式虽然与前一种相同,但用料却十分高档,做工极精细,这种腰裙是在节日或参加新婚宴会时青年妇女特有的装饰。
  2.回族的裤式
  “大裆裤”是回族男女传统的裤式。这种裤式的特点是,凡棉布大裆裤,裤腰与裤腿的颜色不相同,裤腰一般是浅色布,裤腿一般是黑布或蓝布。
  回族妇女衣服的颜色随年龄、环境的不同也不同,一般老年人多着黑色、蓝色、灰色等几种颜色,中青年喜欢鲜亮的,如绿色、蓝色、红色。回族妇女一般都备有节日服装。经常礼拜的人,还专门有一套礼拜服。妇女一般不穿超短袖衫、短裤和裙子,忌赤脚行走。
  三、回族的主要头饰
  1.回族男子的主要头饰——白帽
  回族的白帽历史悠久,几经演变,成为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回族男子中除了经常上寺礼拜的阿訇、满拉和老年人缠头巾外,大多数均戴无檐小帽。
  回族的白帽由于地区和教派的不同又有多种样式,主要有流行于全国各地的圆顶白帽、方顶白帽、六瓣白帽。在颜色上,除了白色以外,还有绿、蓝、黑、红等颜色,在过节参加会礼时,则多换戴纯色白帽。
  2.回族女子的主要头饰——盖头
  回族女子戴盖头也已成为回族族徽标志的一种形式,它蕴含着回族服饰文化的特定内容。
  回民的盖头,一般都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在样式上,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回族妇女还喜欢在盖头上嵌金边,绣风格素雅的花草图案,看上去清新、秀丽、明快、悦目。
  四、回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回归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深人,许多回族穆斯林民众在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时,带回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服饰,不经任何加工,修饰就穿在身上,以满足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和怀旧心理的表达。这在他们看来是对服饰文化的回归。
  然而回归并不是对旧事物简单地重新装配和组合,不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肤浅理解,更不是用民族性来替代现代化,而是要花大力气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有意识地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审美特征的精髓自觉地融人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由于回族服饰受到伊斯兰教的制约,没有考古上的参照,很多传统服饰已失传。要想在服装设计上体现出回族服饰的特色之处,较其他民族困难。然而今天回族自身的民族自觉和对自身文化本源的追溯与回归,对传统回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服饰设计带来了契机。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环艺设计是一门新兴且能够对空间环境进行合理规划的学科,设计范围广,且同多个科学领域都有联系。如今,研究者又将空间相关概念引入环艺设计中,使其更好地为我国城市建设服务。但是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对空间的研究、认识都较为片面,使空间在环艺设计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本论文将提出有关环艺设计与空间的几点策略以期利于环艺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环艺设计;空间;策略  环艺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但其设
期刊
百年树人,教育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德育”。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主张以德树人,提倡“温、良、恭、俭、让”,主张通过教化、德育使人民走向和谐的理想境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身为教师必具有师德,他在教育工作中的座右铭是“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充当的是组织者、教
期刊
宗教问题的探讨往往引人人胜。这不仅因为宗教本身所散发的神秘感,还因为宗教问题牵涉广泛,内容遍及多个领域。尤其在被冷落冰封很长一段时间后重新被拿到桌面,有如冰雪初融,一泓春水东流,更觉新鲜。在此所要讨论的话题,乃是传统宗教的当代价值。述往以知来,我们理当要梳理一下宗教在历史时期曾扮演的角色。  一、历史时期宗教发挥重大作用  谈到宗教在中国传统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一般都能想到宗教在政治中的作用。宗教被
期刊
摘要:随著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课堂上出现了喜人景象。但是,依然经常见到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等现象。教育应该是面向所有同学的教育,如何解决这些消极现象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大事。  关键词:新课改;唤醒;“沉睡的主人”  随着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课堂上出现了喜人景象。但是,依然经常见到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课堂上,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激发兴趣,调动热情,引导方法;但是
期刊
摘要:工笔人物画发展至今,已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也有许多画家一直追寻古人的足迹,深刻的去体会古人作画的技术与方法。唐代工笔人物画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技法也很纯熟,也是现代画家所临习的最好的画作,唐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丰富厚重,是值得研究的一门学问。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色彩表现  一、唐代工笔人物画发展的背景  隋唐人物画继承和发扬了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传统。隋代统一之后,南北画家汇集京师,增进了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智能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便捷地进行信息交流。智能手机作为当前持有率高,整合性强的通讯设备,是最具潜力的移动学习终端,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让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能够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大学生;建议  1前言  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计算机
期刊
摘要:进入到必修二的学习,随着教学内容难度的加大,明显感觉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种困难有来自于暂时理解不了的烦恼,也有来自于对生物学习的迷惘和紧张。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感觉到,面对学生的普遍性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并提出应对方法,从知识上,也要从心态上,给予学生动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孟德尔杂交实验;感悟  正文:进入到必修二的学习,学生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学习过程中暴露的
期刊
摘要:本文在第一部分分析了当前我国美术创作教学现状以及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笔者通过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分别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论述了美术创作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美术;创作教学;人文精神;培养途径  引言:概括来说,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种人们对于历史、对于社会、对于自我生活的思考。在这种思考中,具体的又包含了对理想抱负、对自由解放、对个人价值的探索,人文精神体现了
期刊
摘要:可持续发展在环境科学和政策话语中有广泛的共识,但其含义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是不同的。本文从中国文化角度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追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探索中国和谐发展观重点强调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相似的想法对中国文化来说不是新鲜事物,而是源于古代中国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当前的治理和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思想、道教、法律主义、阴阳等中国传统哲学包含了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哲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本地话语
期刊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英美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波普艺术。与以往现代主义艺术不同,在波普艺术中出现了更多大众丈化以及消费社会形态的艺术形象。波普艺术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借助“消费社会”、“先锋派”理论.笔者认为波普艺术的产生有其两方面的社会性根源:首先,消费主义伦理价值的形成是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重要原因;其次,波普艺术的产生是艺术重祈回归社会的先锋派艺术的必然。  关键词:波普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