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HTV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an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借鉴音乐电视的做法,把与历史课程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行整合,制作成可穿插于历史课程教学的历史电视片,即HTV。利用HTV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适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是影视作品与课堂教学接轨的必然选择,还是整合其他历史教学资源的最佳途径。利用HTV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要做到周密准备,去伪存真,选取最佳片断在最需要放映之处利用,还要做到缜密思考,去粗取精,设计最佳思路在最准确的位置设问,最后要做到正确引导,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HTV 高中历史教学 影视作品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电影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增加,并逐渐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但是,目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仍然处于粗放水平。为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影视历史资源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借此抛砖引玉,向学界前辈、同仁讨教。
  我们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借鉴音乐电视(MTV)的做法,把与历史课程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行整合,制作成可穿插于历史课程教学的历史电视片,即HTV(History Television),从而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HTV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影视作品的内容形象生动,趣味性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高中历史学科尝试利用HTV进行教学十分必要。
  1.适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历史课标》)明确指出,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1]P2。利用HTV进行教学是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该重点利用的音视频资源。其次,比较接进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除严重违背史实的以外,也是可以选择地加以利用的资源”。[2]P181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过去的历史不能再复现,单凭教师“口述笔传”的历史课始终给学生一种遥远感,历史影视片则能够冲破时间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正确理解。此外,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声、情、意相结合的特点,很容易吸引、感染学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利用HTV进行课程教学,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历史的遥远感,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历史影视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甚至可以借助历史影视片中的情节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放映影片《林则徐》,利用这一影片形象地再现鸦片大量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无穷灾难,再现林则徐为了民族利益,不畏强权的形象,另外,影片中不同人物的形象、神态、举止言行亦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与憎。借助HTV教学,既能改变主要用语言和文字的教学方式,又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强烈感染,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较好地实现历史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影视作品与课堂教学接轨的必然选择。
  一般而言,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大国崛起》、《国庆纪事》、《中国抗日战争纪实》、《邓小平》等,这类影视作品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基本不存在不实的问题,可以直接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另一类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如《孔子》、《大秦帝国》、《汉武大帝》、《贞观之治》、《大明王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宰相刘罗锅》等,这类影视作品运用了艺术手法进行加工,剧中情节大部分与史实相符合,但也有一些剧情混杂,难以考证虚实,应该说,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果把这些作品直接当作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则显然是不严肃的。因此,把与史实相符合的历史片断从影视作品中精选出来,制作成HTV,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影视作品进行历史学习的必经之路。此外,历史影视剧,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往往是长篇大作,恢宏巨制,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学生都不可能将整部影视剧看完,这就需要教师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片断剪辑出来,制成短小精悍的HTV,再用于课程教学。
  3.整合其他历史教学资源的最佳途径。
  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常常会讲到一些古迹、文物等。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去参观,但是,中华之大,历史遗迹之多,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均有分布,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习,是不现实的,而HTV则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可以从诸如《国宝档案》、《探索·发现》、《百家讲坛》等历史专题节目中选取片断,制作成HTV进行教学,亦可自己拍摄一些文物古迹,制成HTV用于教学。此类HTV运用得当,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现场感,将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利用HTV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要求
  利用HTV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虽然必要,但目前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较少,作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得也很少。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中HTV利用的缺失,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展开阐述。
  1.周密准备,去伪存真,选取最佳片断在最需要放映之处利用。
  影视作品都不是直接为教学服务的,其中有许多片断都与历史课程内容无关,更有甚者,还改变了历史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历史真相,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周密细致的准备,对照教材反复观看相关影视材料,从中选取最符合历史真相且与课程相关的片断,制作成HTV。比如,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甲午风云》、《北洋水师》、《走向共和》等影片都从不同角度加以演绎,影视材料选取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总体看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准备,精心选材。另外,所选取的片断是在导入、讲授新课还是在小结时使用,是在讲解某个重点知识时加深学生印象使用,还是帮助学生突破某个抽象、枯燥的难点时使用,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设计。
  2.缜密思考,去粗取精,设计最佳思路在最准确的位置设问。
  在影视事业繁荣的当今时代,一堂课所能利用的影视资源往往相当多,可是一堂课毕竟只有40—4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对丰富的影视资源去粗取精,选取最合乎教学目标的资源。另一方面,规划好放映时间。一般来说,一堂课的影视资源放映总占用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所放片段不宜超过4段,不可贪多、杂乱,避免冲淡教学主题。此外,是在放映之后还是放映之前设置问题,也要考虑清楚。如在教学《国共十年对峙》一课“红军长征”一目时,“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提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观点,教师可将录像中表现遵义会议前后红军不同处境的片断分两次播放,在此,教师可设计三个问题:(1)遵义会议前红军为什么被动挨打,几乎全军覆没?(2)遵义会议后红军为什么行动灵活,打得敌人丢盔弃甲?(3)遵义会议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什么?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从错误的路线走向正确的路线,是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得出与课文一致的结论。
  3.正确引导,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历史课标》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1]P2。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热爱历史学习的激情,利用HTV进行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历史课标》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1]P33有关学校的教学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点,“积极利用影视资源,是有效推进历史新课标改革的一大法宝,是历史学科教学自身特色的一大闪光点”。[3]HTV不仅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味品,而且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在众多的历史影视作品中,有一些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历史影视作品进行纠错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热情,比如在讲完“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以后,教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结果学生从影片的题目就能发现错误,因为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开始,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宰相了。此外,教师还可以用活动课的形式开展历史教学,比如让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并拍摄成HTV,具体可将学生分为编导组(该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剧本、台词,定角色,做好排练历史剧的准备工作)、表演组(该小组在仔细体会历史背景和人物身份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编导组所编剧本进行排练和表演)、评论组(该小组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自学过程中得到的历史知识,仔细给表演的历史剧挑错误,并且用所学知识给予解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HTV代表着历史教学的新趋势、新手段、新模式,它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发掘和整合影视资源,紧扣教学目标,精心剪辑、设计,使其真正融入课堂,服务于历史教学,历史课堂将更为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广东佛山南海石门中学.合理利用影视资源促进历史高效教学[Z].广东省高中历史新课堂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会议材料,2007.
  
  此文系宣城市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研究论文。
其他文献
摘 要: 历史新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目标的设置,把达到德育目标摆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怎样认识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历史教师思索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德育 历史教学 渗透途径    《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具体的规定:(1)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说明了注意力集中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前,除了制订好教学计划、设计好教学环节、安排好师生活动外,还要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注意的指向性。在课堂上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英国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
目的  探讨中药安度更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及对围绝经期骨代谢的干预机制。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经放免法测定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含量、骨钙素(BGP)含量,
摘 要: 物理化学是药学和医学检验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但该课程历来有枯燥、难学、难教的“美誉”,其实验课程是教学中的重点,作者就如何增强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实验课程 教学思考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其内容除涉及无机化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在广大初中校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运用。历史教学应将历史知识与丰富的多媒体表现手段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方便教师的学术性研究。本文主要对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历史科学相结合的原则,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多媒体技术 具体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