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国家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要求越来越多,税收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将直接影响到税收征纳情况,因此必须要处理好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之间的关系,完善相应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找出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更好地分析影响因素,最终帮助和指导事业单位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述,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税收征纳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财务会计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内容,随着国家新会计法推行,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夯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础,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化水平,才能更好地保证会计核算工作有序高效执行,进而为事业单位发展各类决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财务工作应当在会计规范下开展,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而更加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为实现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一方面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和优化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够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严格依法执行,按制度办事,及时缴纳税收,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完善财务核算内容,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标准,确保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科学执行,杜绝违规操作,维护事业单位整体形象,促进事业单位良性循环,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联系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关联。一方面税收征纳能够对税收收入进行再次分配,从而对经济社会活动和各类资源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组合,实现效益最大化,维护社会良性循环和和谐稳定。财务会计规范化是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相关工作和流程进行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从而对现有的财务资源等进行整合,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整体分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之间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另一方面税收征纳工作国家有严格明确的规定,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会计规范的主要依据也是参考税法要求来执行的,事业单位各类财务会计规范制度和执行情况必须要符合税法的要求,参照税收征纳相关工作执行,从而提高税收征纳的效率,因此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必须要相吻合、相一致,互相适应,才能达到基本要求,也正是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符合税收征纳标准,两者互相促进和完善。同时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活动不仅仅包括达到税收征纳方面的要求,还必须要达到财务会计规范的各项规定,所以在整体推进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出现一些交叉情况。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之间的不同点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具体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收支确认方面的不同。事业单位按照税收业务分类主要分成应税业务和非应税业务两大板块,按照税收征纳相关规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开展收支确认活动,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确认的原则不是按照上述要求执行,而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本原则,从而导致在进行业务处理时出现很多的冲突。目前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简便性,除了非税收业务采用收支确认方式进行确定以外,其他的业务活动采用的都是收付实现制,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费用扣除方面的不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按照收税征缴要求按比例进行扣除,但是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应税所得项目并不属于计税范围,所以在实行执行过程中对于职工福利费用、医疗基金费用等都不列入上述范围,与财务做账对相关费用扣除时的规定和要求出现一些差别,两者之间在费用扣除方面针对福利待遇扣除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
3.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资产处置方面的不同。按照税务征缴相关规定对于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购买与支出等方面的计算方法和计入范围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后者对于时限、纳入范畴等有严格的要求,但在实行财务做账时与实际要求存在一些差异。对于无形资产的处理方面,事业单位根据是否进行成本核算情况为依据采用一次性摊销、收益期内对成本的摊销,并进行分期记录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做账处理,按照税收征缴规定应当使用直线摊销,这和实际执行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关标准和依据与国家税收征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存在一些差别,进而影响事业单位所得税计算方法和应缴税收收入。随着国家税收政策越来越严格,加上新的会计法实施,事业单位也在逐渐创新和引入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以此更好地应对形势变化。事业单位由于性质不同,涉税业务不同,有应税业务和非应税业务两种方式并存,所以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的收入来源等列入相应的费用扣除项目中,严格按照划分依据和标准进行规范处理,从而保证在进行税收核算和征缴时及时找出存在的不同并按规定进行规范执行,提高收税征缴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进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相关工作核算时对收入和支出项目要与税收征纳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进行对接,考虑实际情况,并作出具体说明,在保证简单、可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收支确定方式,尽可能实现互相统一。
针对上述在收入确认、费用扣除、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差异性,应当首先从制度层面予以规范,对事业單位税收征缴等政策规定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事业单位税收征缴具体管理制度,从而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规范指导,确保税收征缴核算方式、计算标准和范围等进一步明确,找出存在的差别,并针对性进行改进和完善。
可以看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方面在政策法规层面就存在一些差别,这就要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动态灵活处理,由于事业单位性质和企业本身存在差别,所以在进行财务会计收支原则确定等方面要进行差别化处理,根据具体的项目和开展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针对性处理,严格划分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范畴,进而为所得税征缴额度的确定提供充分的依据,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同时还要对会计核算和税收征收流程进一步优化,当前国家“营改增”全面推开,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也要主动把握机会,在不违背相关税收政策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事业单位经营业务范围和实际开展情况才有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成本,合理合法纳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最优化配置,进而为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总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主要是基于两者在政策和具体处理方式方面的差异而存在的,所以要进行统筹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予以规范,进而最大化地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政策和执行方面的有机统一,提高运营成效。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税收征纳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财务会计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内容,随着国家新会计法推行,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夯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础,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化水平,才能更好地保证会计核算工作有序高效执行,进而为事业单位发展各类决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财务工作应当在会计规范下开展,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而更加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为实现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一方面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和优化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够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严格依法执行,按制度办事,及时缴纳税收,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完善财务核算内容,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标准,确保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科学执行,杜绝违规操作,维护事业单位整体形象,促进事业单位良性循环,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的联系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关联。一方面税收征纳能够对税收收入进行再次分配,从而对经济社会活动和各类资源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组合,实现效益最大化,维护社会良性循环和和谐稳定。财务会计规范化是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相关工作和流程进行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从而对现有的财务资源等进行整合,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整体分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之间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另一方面税收征纳工作国家有严格明确的规定,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会计规范的主要依据也是参考税法要求来执行的,事业单位各类财务会计规范制度和执行情况必须要符合税法的要求,参照税收征纳相关工作执行,从而提高税收征纳的效率,因此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必须要相吻合、相一致,互相适应,才能达到基本要求,也正是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符合税收征纳标准,两者互相促进和完善。同时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活动不仅仅包括达到税收征纳方面的要求,还必须要达到财务会计规范的各项规定,所以在整体推进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出现一些交叉情况。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之间的不同点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具体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收支确认方面的不同。事业单位按照税收业务分类主要分成应税业务和非应税业务两大板块,按照税收征纳相关规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开展收支确认活动,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确认的原则不是按照上述要求执行,而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本原则,从而导致在进行业务处理时出现很多的冲突。目前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简便性,除了非税收业务采用收支确认方式进行确定以外,其他的业务活动采用的都是收付实现制,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费用扣除方面的不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按照收税征缴要求按比例进行扣除,但是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应税所得项目并不属于计税范围,所以在实行执行过程中对于职工福利费用、医疗基金费用等都不列入上述范围,与财务做账对相关费用扣除时的规定和要求出现一些差别,两者之间在费用扣除方面针对福利待遇扣除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
3.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资产处置方面的不同。按照税务征缴相关规定对于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购买与支出等方面的计算方法和计入范围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后者对于时限、纳入范畴等有严格的要求,但在实行财务做账时与实际要求存在一些差异。对于无形资产的处理方面,事业单位根据是否进行成本核算情况为依据采用一次性摊销、收益期内对成本的摊销,并进行分期记录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做账处理,按照税收征缴规定应当使用直线摊销,这和实际执行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关标准和依据与国家税收征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存在一些差别,进而影响事业单位所得税计算方法和应缴税收收入。随着国家税收政策越来越严格,加上新的会计法实施,事业单位也在逐渐创新和引入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以此更好地应对形势变化。事业单位由于性质不同,涉税业务不同,有应税业务和非应税业务两种方式并存,所以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的收入来源等列入相应的费用扣除项目中,严格按照划分依据和标准进行规范处理,从而保证在进行税收核算和征缴时及时找出存在的不同并按规定进行规范执行,提高收税征缴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进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相关工作核算时对收入和支出项目要与税收征纳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进行对接,考虑实际情况,并作出具体说明,在保证简单、可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收支确定方式,尽可能实现互相统一。
针对上述在收入确认、费用扣除、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差异性,应当首先从制度层面予以规范,对事业單位税收征缴等政策规定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事业单位税收征缴具体管理制度,从而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规范指导,确保税收征缴核算方式、计算标准和范围等进一步明确,找出存在的差别,并针对性进行改进和完善。
可以看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与税收方面在政策法规层面就存在一些差别,这就要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动态灵活处理,由于事业单位性质和企业本身存在差别,所以在进行财务会计收支原则确定等方面要进行差别化处理,根据具体的项目和开展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针对性处理,严格划分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范畴,进而为所得税征缴额度的确定提供充分的依据,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同时还要对会计核算和税收征收流程进一步优化,当前国家“营改增”全面推开,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也要主动把握机会,在不违背相关税收政策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事业单位经营业务范围和实际开展情况才有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成本,合理合法纳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最优化配置,进而为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总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对税收征纳的影响主要是基于两者在政策和具体处理方式方面的差异而存在的,所以要进行统筹管理,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予以规范,进而最大化地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和税收征纳在政策和执行方面的有机统一,提高运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