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CO2 气腹对循环、PETCO2 和血气值的影响及术中术后的相关情况。方法 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病人 14例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分别于气腹前 ,气腹后 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CO2 气腹对循环、PETCO2 和血气值的影响及术中术后的相关情况。方法 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病人 14例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分别于气腹前 ,气腹后 30min、6 0min、12 0min,放气腹后 10min、30min记录MAP、HR、CVP、PETCO2 ,气道压及血气值。观察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 各时段与气腹前相比 ,MAP、CVP无显著变化 ;HR、PETCO2 、PaCO2 、K+ 气腹后 30min明显高于气腹前 (P <0 0 5 ) ,pH值气腹后 30min明显低于气腹前 (P <0 0 5 ) ,气道压气腹后均高于气腹前 (P <0 0 5 )。结论 CO2 气腹导致的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 ,通过调整分钟通气量、给予NaHCO3 可得到纠正。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新西兰白兔心肌梗死区域的修复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及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心肌梗死模型制作采用开胸左冠脉边缘支结扎法,术前24 h及术后6 d予G-CSF 10 μg/(kg*d)皮下注射处理.另外两组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周对照.三组术前、术后4周均查心超,观察心功能的改变.4周时处死动物,取出心脏,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梗死
目的 探讨B超、CT诊断肾脏小肿瘤(直径≤3 c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肾脏小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B超、常规CT、螺旋CT薄层扫描和冰冻切片的诊断结果.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9岁.其中无临床症状者43例,血尿2例,腰痛2例,血尿伴腰痛1例.结果48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肾细胞癌(RCC)3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7例,嗜酸细胞腺瘤4例,后肾腺瘤1例.B超诊断正确率为75
目的 建立小鼠脾细胞体外生成Th1型细胞因子的反应模式,以适应研究免疫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的要求.方法ELISA检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化剂脂多糖(LPS)或T细胞丝裂原伴刀豆球蛋白A(ConA)在不同剂量或两种诱导剂不同剂量组合的条件下,诱导BALB/c小鼠脾细胞分泌的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产量.结果LPS能诱导BALB/c小鼠脾细胞分泌IL-12.
目的 探讨高纯度眼镜蛇毒因子(CVF)对非协调性异种大鼠肝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AR)和存活时间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CVF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对.在豚鼠到大鼠肝脏移植前24 h实验组大鼠静脉注射CVF(50μg/kg),异种肝脏移植后记录受体生存时间,并观察移植肝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肝脏血管C3沉积情况,用大鼠TNF-α ELISA试剂盒检测异种肝脏移植术后1h血清中细胞因子
目的 评价纤维光导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三菱公司FV-2000E型半硬性纤维光导乳管镜检查系统,对269例乳头溢液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269例患者中发现乳管内占位性病变129(48%)例,其中单发病变92(71.3%)例,多发病变27(20.9%)例,弥漫性病变10(7.8%)例,镜下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125(96.9%)例,恶性病变4(3.1%)例.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