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总体情况、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面入手,旨在对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对策。
关键词: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2006年,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示,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总体情况
2014年,辽宁省普通本专科院校共116所,其中本科院校65所,专科院校51所,具有会计专业的专科学院有31所。这说明高职院校在辽宁省高校中占一半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会计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占60%的比重,这说明会计专业很受市场和学生的欢迎。见图1、图2。
三、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于教师[1]。因此,辽宁省高职院校应重视大对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从理论角度来看,既可以请其他高校会计方面知名的专家就"会计当前的热点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等方面的主题来校讲座,又可以请校外的行业专家、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就实际业务来校培训,还可以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考取研究生学历、博士学历及到知名院校进修学习;不仅要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考取从业资格证、专业技术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注册税务师证等证书,还要鼓励教师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编著切实可行的教材、讲义、习题,评选出校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甚至全国精品课;从实践角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不仅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还要派教师去实习。另一方面,要支持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课余时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类似机构做兼职,深入到实践中去。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上岗证)、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初级、中级)、技能大赛为突破口,根据各学科的前后衔接性合理安排开设的课程比如:大一:上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税法,相关专业课有财经道德与法规、计算机基础、大学生涯规划、英语;下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初级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管理会计,相关专业课有经济法、管理学。大二:上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课有数理统计、市场营销;下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仿真模拟实训(手工、上机),审计,财务报表分析,、相关专业课有就业指导、社交礼仪。大三:上学期,分流,参加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下学期,社会实践。
从课时安排来看,主要的课、内容多的课每周可以安排6学时,特别要注重对实践课程的安排。非主要的课、选修课可以安排4学时、2学时。比如: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初级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中级会计实务、仿真模拟实训(手工、上机)、审计等每周可以安排6学时;税法、财经道德与法规、管理会计、经济法、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数理统计、财务报表分析、英语等每周可以安排4学时;计算机基础、大学生涯规划、管理学、市场营销、就业指导、社交礼仪等每周可以安排2学时。
当然,教材的选定也很重要,各学校应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最好能选用本校老师编的切实可行的教材。如果采用分層教学的学校,对同一专业,不同层次的班级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
(三)分层次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辽宁省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水平偏低,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习意愿比较低,学习氛围不浓厚。有些高职院校有补录学生的情况,有些甚至还面向本地生源招收三升本、初中的学生,这给管理和教学都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应根据学生的总体成绩、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在大一下学期重新进行分班,
分为A班、B班、C班,A班以培养初、中级会计人才为主,B班以培养会计从业资格人员为主,C班以培养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人员为主;个别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或不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可以在相关专业进行调整。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总是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被动地去接受专业理论知识,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多提出问题,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采用PPT演示;也可以边讲理论边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还可以采用启发示、研讨示、现场教学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2]。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徽课、幕课、翻转课堂在教学应用中已悄然兴起。高职院校教师应与时俱进,有条件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课前对本节主要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问题制作成短片,让学生课前在网上学习,然后在课上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就有关内容作进一步练习、操作。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环节,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难以培养出开拓创新型会计人才[3]。因此,应加强对会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可以分期、分批派大三学生到合作单位顶岗实习。合作的单位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及银行等机构。对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组织研讨小组进行讨论,以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另一方面,建立产学研基地,组织校内外专家、企业专家、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各别突出的学生共同合作开发仿真模拟实训教程,将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实际发生的常见经济业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汇总、分类、筛选,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经济业务体系,比如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服务业的经济业务等等,然后制作成原始凭证,经过进一步的整理,编制成仿真模拟实训教程的初稿,再经过这些专家探讨,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仿真模拟实训教程。教程内容涉及到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评价、决策及审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五)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从教师层面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将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定性占30%,定量占70%。定性考核包括师德、师风、爱岗敬业等方面。定量考核包括教学(担任课时量)、科研(论文、教材、讲义)、实践(实习)、荣誉(技能大赛、教学成果等)等方面,其中教学担任的课时量占20%,科研成果占30%,实践水平占40%,荣誉占10%。教学、科研、实践采取超额累进,超过一定的额度,给矛一定的加分。
从学生层面看,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考核。A班、B班,应注重"平时+实训+理论+证书"相结合的考核模式。A班:大一,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2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30%。大二,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15%,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2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5%。大三,上学期,平时占10%,实训占50%,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3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0%。B班:大一,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3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20%。大二,平时占20%,实訓占30%,理论占2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20%,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10%。大三,上学期,平时占10%,实训占5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30%,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10%。C班:应注重"平时+实训"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平时占30%,实训占6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0%。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困境与对策.王国强.[J].铜陵学院学报.2010,9(6).
[2] 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刘爱英.[J].财会教育.2012,6(10).
[3] 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刘永泽,池国华[J].会计研究.2008,8.
作者简介:钱进,女,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公司理财。
关键词: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2006年,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示,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总体情况
2014年,辽宁省普通本专科院校共116所,其中本科院校65所,专科院校51所,具有会计专业的专科学院有31所。这说明高职院校在辽宁省高校中占一半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会计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占60%的比重,这说明会计专业很受市场和学生的欢迎。见图1、图2。
三、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于教师[1]。因此,辽宁省高职院校应重视大对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从理论角度来看,既可以请其他高校会计方面知名的专家就"会计当前的热点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等方面的主题来校讲座,又可以请校外的行业专家、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就实际业务来校培训,还可以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考取研究生学历、博士学历及到知名院校进修学习;不仅要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考取从业资格证、专业技术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注册税务师证等证书,还要鼓励教师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编著切实可行的教材、讲义、习题,评选出校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甚至全国精品课;从实践角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不仅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还要派教师去实习。另一方面,要支持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课余时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类似机构做兼职,深入到实践中去。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上岗证)、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初级、中级)、技能大赛为突破口,根据各学科的前后衔接性合理安排开设的课程比如:大一:上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税法,相关专业课有财经道德与法规、计算机基础、大学生涯规划、英语;下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初级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管理会计,相关专业课有经济法、管理学。大二:上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课有数理统计、市场营销;下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仿真模拟实训(手工、上机),审计,财务报表分析,、相关专业课有就业指导、社交礼仪。大三:上学期,分流,参加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下学期,社会实践。
从课时安排来看,主要的课、内容多的课每周可以安排6学时,特别要注重对实践课程的安排。非主要的课、选修课可以安排4学时、2学时。比如: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初级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中级会计实务、仿真模拟实训(手工、上机)、审计等每周可以安排6学时;税法、财经道德与法规、管理会计、经济法、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数理统计、财务报表分析、英语等每周可以安排4学时;计算机基础、大学生涯规划、管理学、市场营销、就业指导、社交礼仪等每周可以安排2学时。
当然,教材的选定也很重要,各学校应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最好能选用本校老师编的切实可行的教材。如果采用分層教学的学校,对同一专业,不同层次的班级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
(三)分层次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辽宁省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水平偏低,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习意愿比较低,学习氛围不浓厚。有些高职院校有补录学生的情况,有些甚至还面向本地生源招收三升本、初中的学生,这给管理和教学都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应根据学生的总体成绩、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在大一下学期重新进行分班,
分为A班、B班、C班,A班以培养初、中级会计人才为主,B班以培养会计从业资格人员为主,C班以培养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人员为主;个别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或不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可以在相关专业进行调整。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总是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被动地去接受专业理论知识,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多提出问题,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采用PPT演示;也可以边讲理论边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还可以采用启发示、研讨示、现场教学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2]。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徽课、幕课、翻转课堂在教学应用中已悄然兴起。高职院校教师应与时俱进,有条件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课前对本节主要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问题制作成短片,让学生课前在网上学习,然后在课上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就有关内容作进一步练习、操作。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环节,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难以培养出开拓创新型会计人才[3]。因此,应加强对会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可以分期、分批派大三学生到合作单位顶岗实习。合作的单位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及银行等机构。对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组织研讨小组进行讨论,以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另一方面,建立产学研基地,组织校内外专家、企业专家、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各别突出的学生共同合作开发仿真模拟实训教程,将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实际发生的常见经济业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汇总、分类、筛选,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经济业务体系,比如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服务业的经济业务等等,然后制作成原始凭证,经过进一步的整理,编制成仿真模拟实训教程的初稿,再经过这些专家探讨,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仿真模拟实训教程。教程内容涉及到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评价、决策及审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五)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从教师层面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将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定性占30%,定量占70%。定性考核包括师德、师风、爱岗敬业等方面。定量考核包括教学(担任课时量)、科研(论文、教材、讲义)、实践(实习)、荣誉(技能大赛、教学成果等)等方面,其中教学担任的课时量占20%,科研成果占30%,实践水平占40%,荣誉占10%。教学、科研、实践采取超额累进,超过一定的额度,给矛一定的加分。
从学生层面看,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考核。A班、B班,应注重"平时+实训+理论+证书"相结合的考核模式。A班:大一,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2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30%。大二,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15%,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2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5%。大三,上学期,平时占10%,实训占50%,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3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0%。B班:大一,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3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20%。大二,平时占20%,实訓占30%,理论占2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20%,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10%。大三,上学期,平时占10%,实训占5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30%,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10%。C班:应注重"平时+实训"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平时占30%,实训占6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0%。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困境与对策.王国强.[J].铜陵学院学报.2010,9(6).
[2] 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刘爱英.[J].财会教育.2012,6(10).
[3] 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刘永泽,池国华[J].会计研究.2008,8.
作者简介:钱进,女,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公司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