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狠爸”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爱一个人,能不让他受一些苦吗?因为,只有经历苦难,才懂珍惜幸福,方能成就大事。于是《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用心良苦的名句:“子曰:爱之,能勿劳乎?”
  中国“狼爸”萧百佑爱他的4个孩子,自小用心培养、严格教育,为孩子规划道路、树立习惯、引导价值观与人生观,循序渐进地把3个孩子送进了北大的校门。
  古代有“五子登科”的壮举,今天“一门三北大”也的确称得上了不起的成就。网友的热评、个别教授学者的怒斥及众多家长的探寻追捧都是令人感怀的,但无论怎样,萧百佑都算是一位有思想、有格局、有方式、有方法、有亲惰的父亲。
  在4个孩子成长的这十几年中,“狼爸”萧百佑无数次从客厅的仿古花瓶中取出藤条,“杀气腾腾”地立于儿女面前,谁犯了错误,必然要挨打,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打归打,但“家有家法,打有打规”,此打规被称之为“打七条”:
  一、初中以后少打,因为性格已经基本定型,但在幼儿、小学时期,定要严厉管教;二、只用藤条或鸡毛掸打,只伤皮肉不伤筋骨;三、只打手和小腿,身体其他部位不打;四、打之前先训话,定要严厉管教;五、一个孩子犯错,其他孩子必须站在一旁听从教诲,看着兄弟姐妹挨打;六、打之前告诉孩子这次要打几下,让孩子自己数,不多打不少打,数错—下罚十下;七、孩子必须主动伸手挨打,不能缩手躲避,不能喊疼,缩手—下多打—下,喊疼打得更重。
  “狼爸”还真得感谢中国老祖宗的聪明才智,发明了打孩子的藤条,打着很疼,却不会伤筋动骨。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是一种说法,不会平均得那样巧合。有可能一周打一次,也有可能一天打一次,目的是给孩子建立学习、做人的标准,从小懂得敬畏,知道礼法。至于打,不是盲目地打,是要有分寸地打,用藤条打得让孩子疼,长记性,却打不坏脑子,打不成傻瓜。
  这样的“打”里面有的是爱护和期盼。
  让孩子从小便知道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培养出一个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模式比任何教育方法都行之有效。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伟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思维习惯的不同和克服消极、战胜自己,而“狼爸”萧百佑的“打”,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教会孩子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习惯,战胜自己。
  “狼爸”认为,犯了错误要挨打如同触犯法律要受罚一样,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而中国的很多孩子却没有如此危机感,致使有的“富二代轻狂”、“官二代嚣张”。还有的平民百姓家庭的孩子对长辈不懂尊重,花钱不知节制,学习不刻苦,做人不负责,做事缺耐心。众多父母没有发现或者没有能力发现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狠。
  谈到药家鑫、马家爵这两个的“反面教材”,“狼爸”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造成这一切的并不一定完全是孩子的过错,把所有的罪责都加于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马家爵为何成魔?是父母疏于管教,或者说管教方法不当!不打、不骂、不理。药家鑫为何成魔?父母视为宝贝,掌上明珠,捧到手上怕受风,含到嘴里怕雨淋。
  “狼爸”说假如这两个孩子是他的孩子,他会从小以巴掌告诉他,生命比起任何东西都重要!
  对于有些人的质疑,“狼爸”抛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首先是动物性,其次才是人性,而年龄偏小的小孩子是不具备完整的人性的,那么怎么办?只能靠父母或长辈用动物条件反射的方式来教育他(她),加强他们的记忆,怎么加强?就是打,要打得疼却不伤身体,让孩子长记性。打,是规则,是热炉法则。
  首先,当你触摸热炉时,你得到即时的反应。在瞬间感受到灼痛,使大脑毫无疑问地在原因与结果之间形成联系。
  其次,得到了充分的警告,知道一旦接触热炉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三,其现象具有一致性。每一次接触热炉,都会得到同样的现象——被烫伤。
  最后,其结果不针对某个具体人。无论你是谁,只要接触热炉,都会被烫伤,都要挨打。
  而孩子从小便知晓何为对,何为错,什么该珍惜,什么该放弃,哪个该尊敬哪个该唾弃。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观是从小形成的,一架没有方向的马车,你让他怎么达到幸福的终点?
  如今在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一家人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追,趁着孩子玩耍不注意,往嘴里塞一口。“狼爸”的4个孩子在小时候也有过不肯吃饭的时候,“狼爸”只一次就把他们矫正了过来,那就是用藤条结结实实打疼了他们一次。
  爱之深,责之切。这是萧百佑的英明之处,爱而不溺,娇而不宠,疼而有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打是打了,但需要一个前提,做父母做长辈的必须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榜样”,否则孩子对你就只有畏没有敬。比如你当父亲的天天泡在麻将场上,回来把孩子打一顿说他不用心学习,不给当爹的争气,这岂不是笑话?比如你做父母的天天吵架摔盆子砸锅,却把孩子打一顿说他不专心学习,请问鸡飞狗跳的环境下他专心得了吗?也就是说,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可以采取““藤条教育”的前提。
  在萧家,孩子不允许自由地看电视和上网娱乐,不允许随便开冰箱喝可乐,夏天孩子的房间不允许随便开空调,从小几个孩子必修课就是《声律启蒙》《三字经》《琵琶行》。在上大学之前,不给孩子1分零花钱,因为有了零花钱便会有更新鲜好玩的东西,就会转移对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
  难怪电影导演高希希说:萧百佑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范,也是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家教的一种回归。
  有人说这种家教束缚了孩子,容易使孩子缺乏创意与创新的思想。但又不得不承认,无论在哪个国度,勤劳、坚毅、节俭、敢于担当,这些做人的优良品质,都是孩子日后成功的秘诀。
  让我们做父母的从基础教育做起,为了孩子的真正成才,给孩子立一些规矩吧!
其他文献
迷茫母亲在拯救与放弃中挣扎  2011年2月21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副庭长张勇正在翻阅一起故意杀人案,当她看到“吴媛,女,14岁,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害人吴梅系其母”时,心里猛地一颤。  是什么原因让14岁的女孩对其母亲痛下杀手?张勇正想了解案情时,电话响了起来。值班的法警告诉她,有位当事人要找庭里的领导反映情况。随后,她叫上书记员一起来到谈话室。  谈话室里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她一
期刊
一件事情,当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时,选择最简单的;一种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复杂的解释更正确;一个问题,如果一句话可以说清楚,别开口讲第二句;一个目标,如果有最短的路径可以到达,绝对不拐弯抹角……  生活中小小的故事往往能给予我们满满的智慧,从今天开始,本刊陆续为广大读者介绍《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一书,帮助读者解决情感、职场、环境、生活中的一些烦恼。  朋友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她遇
期刊
1 你将选择在哪里安家?  A 闹市区 B 安静的郊区  2 如果是高层,你喜欢住哪一层呢?  A 最高的那一层 B 十层以上  3 你喜欢房子朝向哪个方向?  A 只朝南向 B 只要不是朝北都可以  4 你想要买多大的房子?  A 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量买大一点的B为了省钱,尽量买小一点的  5 房子买好后,浩大的装修工程就开始了你会先装修哪里?  A 先装修厨房 B 先装修卧室  6 客厅的墙
期刊
牛肉炖红枣,是冬令时节一道进补的好菜品。  现在生活水平高了,什么时候想吃牛肉都可以吃到。红烧牛肉、炒牛肉丝,自己稍动动手就行。不想动手,也有卤牛肉、牛肉干之类的即食食品。不像我年少时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吃上一两顿牛肉那真是奢侈,哪里还讲究什么冬令进补。  记得那年入冬,生产队将一头衰老的水牛宰了,家家户户凭人头都领到了几斤牛肉,贫瘠的日子突然像过年一般,充满喜气。  母亲将分到的一大团牛肉在井水里
期刊
每年秋天到了,父亲就在门前的土场上种上一畦菠菜。天气暖和,年前长出的小菠菜,过春节就可以摘几棵,放到供品的碗头上或者作为年夜饭菜的点缀。来年清明节,翠绿的菠菜涌满菜畦,父亲除了自己吃,还托人带到城里给我和弟弟。这菠菜绿色天然没半点化肥农药,真真切切的无公害食品,我们都喜欢吃。可是,种菠菜给父亲添了很多烦恼,倒不是劳累种子肥料等问题所致,烦恼的原因来自于麻雀。  刚撒上种子,麻雀就结伙成群的扑到畦子
期刊
她有个习惯,开心的一天,就用红笔在月历的日期上画上一个红圈,代表生活中从此多了一个圆满。不开心的一天,便在日期上画一个黑色的叉。  每画完一个月,她便将当月的月历撕掉,扔进垃圾桶,接着在下一张全新的月历上点点滴滴地记录下自己的苦乐。后来遇见了他,月历上便满是红红的圈。再不开心的日子,只要他的一句软语宽慰,那天的日期上总能被一个红圈绕着。  他是个魔术师,每天奔波于大大小小的舞台。两人的相识,源于一
期刊
自陷泥潭难自拔,骗来婚姻终崩盘  2010年10月29日,王琳被抓获归案。  丁勇初闻王琳被抓时,心急如焚,他以为王琳与刘菁是经济纠纷而非犯罪,准备请律师替妻子讨回公道。然而,随着对王琳诈骗案情的了解,丁勇获悉了王琳真实的身份,他万万没想到妻子的公务员身份竟是编造的。他顿时暴跳如雷,对王琳的爱变为愤怒的烈火。  2011年9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王琳诈骗案进行庭审。经查,王琳手中的钱所剩
期刊
我花了一百二上淘宝买了个测谎仪,头一个小白鼠,是沈瑞。  “沈瑞,咱俩交往两个月了,你爱我吗?”沈瑞揉了下鼻子,答:“爱。”LED灯亮了两盏。我参详了说明书,他在说谎!我接着问:“你骗过我吗?”沈瑞一脸求饶地笑,见我粉面含威,硬着头皮答:“骗你我是孙子!”话音刚落,沈瑞哀嚎,他受到电击的惩罚!活该!  两个月前,老妈拽着我逛商场,我浑浑噩噩跟着她老人家瞎逛,抬头赫然见门楣上八个大字“出售缘分,创造
期刊
亲爱的蜜:  最近,听你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无外乎“我们到底差了最什么?”“为什么总差那么一点点?”从谈话中’我听出了那么点意思:该扯证的还拖着,该牵手的还暧昧……你们都在估摸着到底为什么达不到那个沸点,促成一桩好事呢?  差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别着急,在找出症结之前,先和你们说说,我听到的。许冠英在红馆的talk show上说过这么一段话:“其实,每个女人心底都希望同时拥有四个男朋友,满足其四大
期刊
马伊俐和涂松岩主演的电视剧《双城生活》一开播,异地恋、两地分居马上升格为时髦词。换我也想跟郝京妮、徐嘉惠一样,打飞的送玫瑰,高级宾馆里玩浪漫,高兴了飞来,不高兴了飞走。经济账是算过了,那不是还有剧中有钱的爹妈给扛着吗。我花了三天把这部剧给追了下来,当时就恨不得把天天按时下班回家的男人给推出去,巴望公司把他派到某个繁华的大都市里去,省得我一日三餐地操心如何养他刁钻的胃,我还能隔三差五地换个活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