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屋带着蕴藉的记忆和一屋子的旧物,即将消失了。一屋子破旧的家什,扔的扔,砸的砸,烧的烧了。一种感伤在心里回旋,隐隐约约,不明所以,却又实在。我从中捡起一些陶盘瓷碗,柜橱缸钵,记录还原一些生活迹象,用以凭吊和纪念养活我们的亲人和养活我们的艰苦又深情的时代。
——题记
菜盘,女人与粉盒
两只粗瓷大盘子放在有些暗淡的真漆桌子上。一只盘子里的大鱼安静又灵动地眨巴着眼睛。大盘子有些粗笨。粗笨是指盘子的做工,也指盘子很大。大盘子里画着的鱼不是自然地弯曲在盘里,而是硬邦邦地折叠着身子,占满整个盘面。尽管鱼嘴边那几根弯曲的胡须,衬托着大大的眼睛,很传神。可是,看上去还是那么粗笨。一个赭黄色的盘子更大更粗糙。盘面密布着许多凹凸的痕迹,痕迹都成黑色。中间刻写着一个“守”字,不知道是主人名字中带“守”,还是自铭守节,守信,守德,守心?刻字的一定是男人,用盘子的一定是女人。而女人必定是守家守业,守着家宅安康,守着人丁兴旺。鱼盘子只有在过年时婆婆才拿出来装整条的鱼。也许是嫌它太大,也许因为,到过年时,婆婆的祈愿更直接而隆重,要年年有鱼(余),鱼下还有鱼(余)。
我必须着重写一写的是这个小脂粉盒。这是女人的东西,还真有几分古旧的意思。一条裂缝贯穿盒底和盖子,不知道被什么样的粘贴剂粘贴得很牢固。内盖完整。平常放在后院房的破旧柜子上。与它一起放着的还有一个更小的四方盒子,那是胭脂盒。婆婆装着细小粒子的菜种。五六厘米高的香粉盒子上布满了粗糙的手绘的花,红黄蓝绿,颜色鲜明又温润。最上面画着一幅两个人共骑一匹馬的画。骑在马上的两个人的身形不甚清晰,却明显是各向东西,脸部表情极为生动。但这画的是马吗?只见这坐骑四蹄奋起,有撅起的尾巴却不见头脸,是上古传说的神兽?这画的是什么故事?用手一摸,所画处竟然是凸起的,连整个盒子上的花都是凸起的。很明显,这不是大师级艺人精画细描之作,而是出自民间作坊匠人的粗糙之手。由是如此,也已经很让我惊叹。
这脂粉盒子在这破旧的橱柜上摆了很久。它们并不华丽可爱,而且破损严重。它们陈旧又安静,像在诉说着一些飘渺的过往与故事。很明显这是婆婆用过的东西。少女时期的婆婆会用香粉和胭脂打扮自己吗?可惜婆婆在世时没有问过她。婆婆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农家女儿,出生于一个极其偏僻的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环境据说可以算作勉强温饱。那这个香粉盒是谁传给她的?婆婆的婆婆、老公的祖母,家族传说里,那是个强悍专制又美貌的妇人,她用过这个吗?据说这个妇人在家庭里有绝对的权威,她丈夫,也就是老公的祖父,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祖父的父亲是外来户,却给自己的儿子娶了当地有声望的私塾先生的女儿。祖父在家庭里像是祖母的帮佣和附属。祖母虽说强悍,对外却通情达理、行事有节。由于有这样一个强悍的妇人做主,刘家一支独立于华氏宗亲窠里不受欺负。老妇人一生生了八九个子女,成人四女两男。四个女儿像她一样,个个漂亮出挑。可是除了小女儿解放于逃婚自己做主嫁人,其他三个全被她送进“火坑”:大女儿嫁给一个哑巴,只因其家里有几间像样的房子几亩田产。二女儿看到姐姐的去向,哭着不肯屈就母亲之命。就在她犟着三天不吃不喝的浑浑噩噩中,被强行架上轿子,成了一个又懒又笨的男人的妻。解放后,这两个女儿成了地主、富农的戴罪人。也许是抑郁和屈辱的日月难熬吧,两个女儿很快都走在了刚强母亲的前面。如花似玉的三女儿命运好点儿,嫁去的人家虽在开门只见山和月的大山里头,但女婿不瘸不哑,是个只知勤扒苦作的老实人。
六十多年前男子娶亲女子嫁人都是父母的事情。老公的父亲八十岁时,跟我们说起自己娶亲的经过。十五六岁的男孩跟着母亲去相亲,跟媒婆到那家以后,那家领来给看的是小女儿,因为小女儿跟他同龄。结果吃中饭时见到一个模样清秀得多的女孩。母亲随口一问,对方答曰,这是大女儿,比那个小的大三岁。男孩母亲也不客气,直接就说,这个大的给我伢子做媳妇吧。“女大三,抱金砖”,就这样,婆婆进了刘家的门,成了我老公姐弟六个的母亲。公婆相守六十多年,留下几十个不算差劲的后嗣。这可能是他祖母一手缔造的最成功的姻缘。
所以这一对儿脂粉盒,不过是婆婆和与她同龄的姑娘们摆弄女儿心之物,即使她们传递使用过摩挲过,也如同那些大大小小的粗瓷盘碗一样,只是生活必需或可用之物而已。经年窘迫的生活,所有的都只是为了生存,填饱肚皮,养大后代,就算能耐。怎容得那么多细腻的奢侈和做派?
可是,为啥婆婆偏偏就留着这么古旧的脂粉盒来装菜籽儿,一直到九十岁,满脸褶子的老人家静悄悄地离去了,她的小盒子还摆在旧茶柜上。是不是婆婆内心深处仍然藏着一颗女儿心呢?
茶壶,大字与烟筒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二十几年了,墙上还是那幅画,有些卷边的画纸上还是那十个字,只是茶壶换了一只圆肚子的。他还是穿着中山装、老棉布鞋,坐在那只扶手磨得发亮的旧藤椅上。面对着他的老伴,倒茶,喝两口。然后铺纸裁纸,倒墨,以前是在一个四方的大砚池里磨墨。他吸一下鼻子,似乎很喜欢墨的香味儿,再翻翻毛边的楹联册子,凝神片刻,然后羊毫蘸墨,挥洒起来。一筒烟工夫,一幅楹联就成了。他习惯性地上下端详一下,搁笔,晾字。然后抻一抻中山装,坐下。拿起锡烟筒,似乎锡烟筒像毛笔杆一样合他心意。“咕噜咕噜”,烟雾缭绕处,老伴正把缝好的旧围裙系到腰上。
这是我十分熟悉的场景。这个场景里最让我注意的不是墨砚,也不是字。是茶壶。那只茶壶曾经长年放在饭桌上,很令我琢磨。茶壶并不古旧,壶底落款虽然是繁体字,但“江西景德镇第六瓷厂出品”应该是建国初的瓷厂出品。令我琢磨不透的是那上面的文字,壶盖上是行书“可 以 清 心”。按理说应该是“可以清心也”。这句带禅意有五种读法的回文句子,为啥在这儿被减少了一个字?有意思。右手提溜壶把,看正面,是一幅“西施浣纱”图,看背面,是四列八个字,从左往右读是“?? 只为 饮茶 多句”问号是不清楚的两个字,字中间部分都模糊甚或磨没了,勉强可以猜测出第一个问号很可能是“诗”,第二个问号就很难猜了。在很久后,我在一本书里看到杨绛的诗句“诗清只为饮茶多”。第二个问号无疑是“清”。那么,是谁烧制前在壶身壶盖上写的字,为甚减了一个“也”,又加上这么一个“句”字,为了对称,还是有意标新出奇?这个茶壶有意思。 茶壶的主人更有意思。
茶壶的主人不仅会写大字。还会卜卦,会用半巫半中的偏方治疗蛇门疮、癔症、小儿惊厥等病。他还会木匠活儿,家里箱桶桌凳很多都是自己动手,从锯木到油漆一手打造而成。他还会在年关时带一家人打粉丝,熬米糖,扯挂面,农忙时他又是犁田耙地,插秧薅草,样样在行。
他的书橱里有很多墨池镇纸笔架笔筒毛笔之类。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堆线装书。《增广贤文》《玉匣记》《三字经》《苏东坡、朱夫子家训》《龙文鞭影》,还有几本署他自己名的《杂抄》等等,诸如一些翻卷了毛边的旧宣纸册子,都看不清名儿的,一律清秀工整的小楷手抄。听说文革“破四旧”时许多人乱砸、乱扔书橱里那些破旧东西,他却一件件往回捡,甚至拿一家人的活命钱往回买。小心翼翼收藏了几十年,每年都要拿出来晒一晒,从未忘记过。
当两个六十年代出生的儿子上天入地贪玩的时候,他用棍棒逼着他们读书,三个五十年代出生的女儿,分别读到高小、初中、高中,那可是在“知识无用”生产队挣不到工分连口粮都称不到的年代。不但如此,在他的学校,始终坚持课堂教学第一,学生学大寨劳动回来,必须进教室读书写字,他还常常亲自到教室坐堂督促。高考制度恢复的最初几年,他这边远的山村中学,学生中考成绩在全县多年名列前茅。一些早年毕业回乡的学生,因为得益于扎实的基础,不少人通过复习考上大中专院校。这些幸运的学子,在他们不错的人生里,常记得回来看看当年逼着他们念书的老校长。
是的,他不是真正的庄稼汉,他是个身材颀长温文尔雅的中小学校长。更是六个儿女的父亲。在他住着的村子,他一门独姓,却比族长更有影响力。东家闹矛盾,西家出麻烦,都来找他调解,他有求必应。用三言两语讲平常道理。用那些毛边书上的方法,排忧解难。
这个锡烟筒跟了他一辈子。几十个子嗣回来看他,给他带来好烟好酒,劝他不要再抽呛人的老黄烟,他笑笑,陪儿孙抽几根纸烟,等他们走后,照常往他烟锅子里填烟丝,就一壶老茶,写他的大字,写着写着就写老了他的人生,抽着抽着就抽完了他最后一口艰难的呼吸。
茶壶上那么多模糊又清晰的痕迹,像是在告诉我,时间是一把迟缓的钝器,它琢去岁月的光芒,留下灰烬,而你只要轻轻翻动,灰烬里尽是翻涌的怀念。
箩柜,锅台与陶缸
一个木器柜子,很破旧。家人都叫箩柜。开始我并没注意,后来才发现,柜子不同一般的柜子,有一人高,几乎能装下几个大人,这确实既是箩又是柜子。过去扯挂面的人家,磨面多,必须用箩柜筛去麦麸,这里面本来是有个框子上绷着一个大筛子的,用脚踩或者手拉动筛杆,筛除麦麸。这是过去农村里常见的半机械化的工具,比手端的筛子省力不少。我小时候个子很矮,够不着箩杆子,却喜欢玩东海大爹家的箩筛子。“空咚哐当,空咚哐当”,说那是“折本该当,折本该当”,不知道说的是扯面搞不好就是赔本的行当,还是怎的。如今人常说的“心里打箩筛,七上八下”,或许心里早已忘记了这个比方原初的场景。
老屋面朝大路,在最东头。以往,大门总是开着。一是因为女主人热情好客,二是因为有必须开门迎客的营生。进门是一间大敞屋,敞屋东边沿墙是一溜挂面槽子。一个大面钵稳稳地蹬在三脚凳上,三只脚往上出头的凳子牢牢卡住面钵。一个矮壮的男人正将面钵里盘着的细条往面棍上绕,一圈又一圈,又快又匀。一会儿绕满了,拿到槽子上挂住,抻一抻,刚好到槽底。“守成大爷,今朝有面出不?”男人稍稍抬头朝门口瞥一眼,然后继续忙活。“有哦,有哦!今朝大太阳,恩(你)天擦黑来称面咋。妹子恩坐会子,喝盏茶咋。”不用他说话,有人出来应酬了。大奶奶人熱情又好客。几声招呼就把人留住坐下。即使不是来称面的,她也一样让烟递茶,她递的茶是大茶壶里的粗茶,让的烟是锡烟筒抽的老黄烟。屋子西面墙边放着那个大箩柜,磨面的磨盘在后门走廊上。天气好的情况下,箩柜三天响一次。打箩筛面也是大爷的事情。大奶奶只有在大爷磨面时才帮着往磨眼里舀麦子。她平常只管招呼客人,坐在桌子边,陪人说话喝茶抽老黄烟。奇怪的是,那一块儿人都是说:“东冲大奶奶家的挂面细又白。”似乎忘了那每一根挂面都是大爷一手扯出来的。
箩柜已安静了几十年。它被放在角屋里,婆婆放一些厨具杂物。现在它已经彻底没有了用场。我对着即将被砸碎当柴火的柜子,像凭吊一个曾经养育我的老人,拍下它的照片,心里默念着它的名字:箩柜。
与箩柜一样无处安放的大器件还有陶缸。最大的陶缸能装十多担水。像这样的大缸六七个,婆婆都用来干吗呢?那个年代,一家七八口人,怎么着也有几千斤粮食,人口多,需要装的东西也多,木质器具贵,只能用这防潮防鼠又比木材便宜的粗陶缸。它们大大小小各有各的用处。那年月萝卜、白菜种的多,也吃得起,每到秋冬,母亲们都要忙着腌菜。码一层萝卜撒一层盐,码一层白菜再撒一层盐,最后直码到齐缸口踩严压实,一直到来年春夏,这一大缸酸的黑的甚至臭的,都是饭桌上的当家菜。同时一家四五个半大孩子,住校周末回家一人一大瓷缸,一吃就一星期。天热了,甚至霉变了还要吃。
我想起童年家里的大锅台,粗砺的台面,三口大小递增的铁锅。小锅炒菜,二锅煮饭或熬粥,大锅煮猪食。每天早饭是稀饭、红薯、南瓜、大麦等杂粮,中饭是菜饭萝卜饭,晚饭又是红薯稀饭,一大洋锅(黑粗陶钵)蔬菜,好的时候或许还有点儿鱼虾炖大酱。一大二锅硬稀饭,一会儿就被五六个半大伢子稀里哗啦给扒拉光了。积家有如针挑土。这是婆婆几十年坚守的家训。喉咙深似海。这海再深也得填。守家守业,奶奶婆婆们首先要守的是子嗣兴旺。
最后,我给这些大陶缸想了一个最好的去处,把底凿通了,放在新建的院子里养花木。当电锯哗啦啦响起来的时候,我心里颤动了,真怕惊动了不远处山坡上安睡的魂灵。
杨晓红:女。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创作散文、诗歌约十万字,发表于各级刊物。
——题记
菜盘,女人与粉盒
两只粗瓷大盘子放在有些暗淡的真漆桌子上。一只盘子里的大鱼安静又灵动地眨巴着眼睛。大盘子有些粗笨。粗笨是指盘子的做工,也指盘子很大。大盘子里画着的鱼不是自然地弯曲在盘里,而是硬邦邦地折叠着身子,占满整个盘面。尽管鱼嘴边那几根弯曲的胡须,衬托着大大的眼睛,很传神。可是,看上去还是那么粗笨。一个赭黄色的盘子更大更粗糙。盘面密布着许多凹凸的痕迹,痕迹都成黑色。中间刻写着一个“守”字,不知道是主人名字中带“守”,还是自铭守节,守信,守德,守心?刻字的一定是男人,用盘子的一定是女人。而女人必定是守家守业,守着家宅安康,守着人丁兴旺。鱼盘子只有在过年时婆婆才拿出来装整条的鱼。也许是嫌它太大,也许因为,到过年时,婆婆的祈愿更直接而隆重,要年年有鱼(余),鱼下还有鱼(余)。
我必须着重写一写的是这个小脂粉盒。这是女人的东西,还真有几分古旧的意思。一条裂缝贯穿盒底和盖子,不知道被什么样的粘贴剂粘贴得很牢固。内盖完整。平常放在后院房的破旧柜子上。与它一起放着的还有一个更小的四方盒子,那是胭脂盒。婆婆装着细小粒子的菜种。五六厘米高的香粉盒子上布满了粗糙的手绘的花,红黄蓝绿,颜色鲜明又温润。最上面画着一幅两个人共骑一匹馬的画。骑在马上的两个人的身形不甚清晰,却明显是各向东西,脸部表情极为生动。但这画的是马吗?只见这坐骑四蹄奋起,有撅起的尾巴却不见头脸,是上古传说的神兽?这画的是什么故事?用手一摸,所画处竟然是凸起的,连整个盒子上的花都是凸起的。很明显,这不是大师级艺人精画细描之作,而是出自民间作坊匠人的粗糙之手。由是如此,也已经很让我惊叹。
这脂粉盒子在这破旧的橱柜上摆了很久。它们并不华丽可爱,而且破损严重。它们陈旧又安静,像在诉说着一些飘渺的过往与故事。很明显这是婆婆用过的东西。少女时期的婆婆会用香粉和胭脂打扮自己吗?可惜婆婆在世时没有问过她。婆婆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农家女儿,出生于一个极其偏僻的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环境据说可以算作勉强温饱。那这个香粉盒是谁传给她的?婆婆的婆婆、老公的祖母,家族传说里,那是个强悍专制又美貌的妇人,她用过这个吗?据说这个妇人在家庭里有绝对的权威,她丈夫,也就是老公的祖父,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祖父的父亲是外来户,却给自己的儿子娶了当地有声望的私塾先生的女儿。祖父在家庭里像是祖母的帮佣和附属。祖母虽说强悍,对外却通情达理、行事有节。由于有这样一个强悍的妇人做主,刘家一支独立于华氏宗亲窠里不受欺负。老妇人一生生了八九个子女,成人四女两男。四个女儿像她一样,个个漂亮出挑。可是除了小女儿解放于逃婚自己做主嫁人,其他三个全被她送进“火坑”:大女儿嫁给一个哑巴,只因其家里有几间像样的房子几亩田产。二女儿看到姐姐的去向,哭着不肯屈就母亲之命。就在她犟着三天不吃不喝的浑浑噩噩中,被强行架上轿子,成了一个又懒又笨的男人的妻。解放后,这两个女儿成了地主、富农的戴罪人。也许是抑郁和屈辱的日月难熬吧,两个女儿很快都走在了刚强母亲的前面。如花似玉的三女儿命运好点儿,嫁去的人家虽在开门只见山和月的大山里头,但女婿不瘸不哑,是个只知勤扒苦作的老实人。
六十多年前男子娶亲女子嫁人都是父母的事情。老公的父亲八十岁时,跟我们说起自己娶亲的经过。十五六岁的男孩跟着母亲去相亲,跟媒婆到那家以后,那家领来给看的是小女儿,因为小女儿跟他同龄。结果吃中饭时见到一个模样清秀得多的女孩。母亲随口一问,对方答曰,这是大女儿,比那个小的大三岁。男孩母亲也不客气,直接就说,这个大的给我伢子做媳妇吧。“女大三,抱金砖”,就这样,婆婆进了刘家的门,成了我老公姐弟六个的母亲。公婆相守六十多年,留下几十个不算差劲的后嗣。这可能是他祖母一手缔造的最成功的姻缘。
所以这一对儿脂粉盒,不过是婆婆和与她同龄的姑娘们摆弄女儿心之物,即使她们传递使用过摩挲过,也如同那些大大小小的粗瓷盘碗一样,只是生活必需或可用之物而已。经年窘迫的生活,所有的都只是为了生存,填饱肚皮,养大后代,就算能耐。怎容得那么多细腻的奢侈和做派?
可是,为啥婆婆偏偏就留着这么古旧的脂粉盒来装菜籽儿,一直到九十岁,满脸褶子的老人家静悄悄地离去了,她的小盒子还摆在旧茶柜上。是不是婆婆内心深处仍然藏着一颗女儿心呢?
茶壶,大字与烟筒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二十几年了,墙上还是那幅画,有些卷边的画纸上还是那十个字,只是茶壶换了一只圆肚子的。他还是穿着中山装、老棉布鞋,坐在那只扶手磨得发亮的旧藤椅上。面对着他的老伴,倒茶,喝两口。然后铺纸裁纸,倒墨,以前是在一个四方的大砚池里磨墨。他吸一下鼻子,似乎很喜欢墨的香味儿,再翻翻毛边的楹联册子,凝神片刻,然后羊毫蘸墨,挥洒起来。一筒烟工夫,一幅楹联就成了。他习惯性地上下端详一下,搁笔,晾字。然后抻一抻中山装,坐下。拿起锡烟筒,似乎锡烟筒像毛笔杆一样合他心意。“咕噜咕噜”,烟雾缭绕处,老伴正把缝好的旧围裙系到腰上。
这是我十分熟悉的场景。这个场景里最让我注意的不是墨砚,也不是字。是茶壶。那只茶壶曾经长年放在饭桌上,很令我琢磨。茶壶并不古旧,壶底落款虽然是繁体字,但“江西景德镇第六瓷厂出品”应该是建国初的瓷厂出品。令我琢磨不透的是那上面的文字,壶盖上是行书“可 以 清 心”。按理说应该是“可以清心也”。这句带禅意有五种读法的回文句子,为啥在这儿被减少了一个字?有意思。右手提溜壶把,看正面,是一幅“西施浣纱”图,看背面,是四列八个字,从左往右读是“?? 只为 饮茶 多句”问号是不清楚的两个字,字中间部分都模糊甚或磨没了,勉强可以猜测出第一个问号很可能是“诗”,第二个问号就很难猜了。在很久后,我在一本书里看到杨绛的诗句“诗清只为饮茶多”。第二个问号无疑是“清”。那么,是谁烧制前在壶身壶盖上写的字,为甚减了一个“也”,又加上这么一个“句”字,为了对称,还是有意标新出奇?这个茶壶有意思。 茶壶的主人更有意思。
茶壶的主人不仅会写大字。还会卜卦,会用半巫半中的偏方治疗蛇门疮、癔症、小儿惊厥等病。他还会木匠活儿,家里箱桶桌凳很多都是自己动手,从锯木到油漆一手打造而成。他还会在年关时带一家人打粉丝,熬米糖,扯挂面,农忙时他又是犁田耙地,插秧薅草,样样在行。
他的书橱里有很多墨池镇纸笔架笔筒毛笔之类。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堆线装书。《增广贤文》《玉匣记》《三字经》《苏东坡、朱夫子家训》《龙文鞭影》,还有几本署他自己名的《杂抄》等等,诸如一些翻卷了毛边的旧宣纸册子,都看不清名儿的,一律清秀工整的小楷手抄。听说文革“破四旧”时许多人乱砸、乱扔书橱里那些破旧东西,他却一件件往回捡,甚至拿一家人的活命钱往回买。小心翼翼收藏了几十年,每年都要拿出来晒一晒,从未忘记过。
当两个六十年代出生的儿子上天入地贪玩的时候,他用棍棒逼着他们读书,三个五十年代出生的女儿,分别读到高小、初中、高中,那可是在“知识无用”生产队挣不到工分连口粮都称不到的年代。不但如此,在他的学校,始终坚持课堂教学第一,学生学大寨劳动回来,必须进教室读书写字,他还常常亲自到教室坐堂督促。高考制度恢复的最初几年,他这边远的山村中学,学生中考成绩在全县多年名列前茅。一些早年毕业回乡的学生,因为得益于扎实的基础,不少人通过复习考上大中专院校。这些幸运的学子,在他们不错的人生里,常记得回来看看当年逼着他们念书的老校长。
是的,他不是真正的庄稼汉,他是个身材颀长温文尔雅的中小学校长。更是六个儿女的父亲。在他住着的村子,他一门独姓,却比族长更有影响力。东家闹矛盾,西家出麻烦,都来找他调解,他有求必应。用三言两语讲平常道理。用那些毛边书上的方法,排忧解难。
这个锡烟筒跟了他一辈子。几十个子嗣回来看他,给他带来好烟好酒,劝他不要再抽呛人的老黄烟,他笑笑,陪儿孙抽几根纸烟,等他们走后,照常往他烟锅子里填烟丝,就一壶老茶,写他的大字,写着写着就写老了他的人生,抽着抽着就抽完了他最后一口艰难的呼吸。
茶壶上那么多模糊又清晰的痕迹,像是在告诉我,时间是一把迟缓的钝器,它琢去岁月的光芒,留下灰烬,而你只要轻轻翻动,灰烬里尽是翻涌的怀念。
箩柜,锅台与陶缸
一个木器柜子,很破旧。家人都叫箩柜。开始我并没注意,后来才发现,柜子不同一般的柜子,有一人高,几乎能装下几个大人,这确实既是箩又是柜子。过去扯挂面的人家,磨面多,必须用箩柜筛去麦麸,这里面本来是有个框子上绷着一个大筛子的,用脚踩或者手拉动筛杆,筛除麦麸。这是过去农村里常见的半机械化的工具,比手端的筛子省力不少。我小时候个子很矮,够不着箩杆子,却喜欢玩东海大爹家的箩筛子。“空咚哐当,空咚哐当”,说那是“折本该当,折本该当”,不知道说的是扯面搞不好就是赔本的行当,还是怎的。如今人常说的“心里打箩筛,七上八下”,或许心里早已忘记了这个比方原初的场景。
老屋面朝大路,在最东头。以往,大门总是开着。一是因为女主人热情好客,二是因为有必须开门迎客的营生。进门是一间大敞屋,敞屋东边沿墙是一溜挂面槽子。一个大面钵稳稳地蹬在三脚凳上,三只脚往上出头的凳子牢牢卡住面钵。一个矮壮的男人正将面钵里盘着的细条往面棍上绕,一圈又一圈,又快又匀。一会儿绕满了,拿到槽子上挂住,抻一抻,刚好到槽底。“守成大爷,今朝有面出不?”男人稍稍抬头朝门口瞥一眼,然后继续忙活。“有哦,有哦!今朝大太阳,恩(你)天擦黑来称面咋。妹子恩坐会子,喝盏茶咋。”不用他说话,有人出来应酬了。大奶奶人熱情又好客。几声招呼就把人留住坐下。即使不是来称面的,她也一样让烟递茶,她递的茶是大茶壶里的粗茶,让的烟是锡烟筒抽的老黄烟。屋子西面墙边放着那个大箩柜,磨面的磨盘在后门走廊上。天气好的情况下,箩柜三天响一次。打箩筛面也是大爷的事情。大奶奶只有在大爷磨面时才帮着往磨眼里舀麦子。她平常只管招呼客人,坐在桌子边,陪人说话喝茶抽老黄烟。奇怪的是,那一块儿人都是说:“东冲大奶奶家的挂面细又白。”似乎忘了那每一根挂面都是大爷一手扯出来的。
箩柜已安静了几十年。它被放在角屋里,婆婆放一些厨具杂物。现在它已经彻底没有了用场。我对着即将被砸碎当柴火的柜子,像凭吊一个曾经养育我的老人,拍下它的照片,心里默念着它的名字:箩柜。
与箩柜一样无处安放的大器件还有陶缸。最大的陶缸能装十多担水。像这样的大缸六七个,婆婆都用来干吗呢?那个年代,一家七八口人,怎么着也有几千斤粮食,人口多,需要装的东西也多,木质器具贵,只能用这防潮防鼠又比木材便宜的粗陶缸。它们大大小小各有各的用处。那年月萝卜、白菜种的多,也吃得起,每到秋冬,母亲们都要忙着腌菜。码一层萝卜撒一层盐,码一层白菜再撒一层盐,最后直码到齐缸口踩严压实,一直到来年春夏,这一大缸酸的黑的甚至臭的,都是饭桌上的当家菜。同时一家四五个半大孩子,住校周末回家一人一大瓷缸,一吃就一星期。天热了,甚至霉变了还要吃。
我想起童年家里的大锅台,粗砺的台面,三口大小递增的铁锅。小锅炒菜,二锅煮饭或熬粥,大锅煮猪食。每天早饭是稀饭、红薯、南瓜、大麦等杂粮,中饭是菜饭萝卜饭,晚饭又是红薯稀饭,一大洋锅(黑粗陶钵)蔬菜,好的时候或许还有点儿鱼虾炖大酱。一大二锅硬稀饭,一会儿就被五六个半大伢子稀里哗啦给扒拉光了。积家有如针挑土。这是婆婆几十年坚守的家训。喉咙深似海。这海再深也得填。守家守业,奶奶婆婆们首先要守的是子嗣兴旺。
最后,我给这些大陶缸想了一个最好的去处,把底凿通了,放在新建的院子里养花木。当电锯哗啦啦响起来的时候,我心里颤动了,真怕惊动了不远处山坡上安睡的魂灵。
杨晓红:女。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创作散文、诗歌约十万字,发表于各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