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记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屋带着蕴藉的记忆和一屋子的旧物,即将消失了。一屋子破旧的家什,扔的扔,砸的砸,烧的烧了。一种感伤在心里回旋,隐隐约约,不明所以,却又实在。我从中捡起一些陶盘瓷碗,柜橱缸钵,记录还原一些生活迹象,用以凭吊和纪念养活我们的亲人和养活我们的艰苦又深情的时代。
  ——题记
  菜盘,女人与粉盒
  两只粗瓷大盘子放在有些暗淡的真漆桌子上。一只盘子里的大鱼安静又灵动地眨巴着眼睛。大盘子有些粗笨。粗笨是指盘子的做工,也指盘子很大。大盘子里画着的鱼不是自然地弯曲在盘里,而是硬邦邦地折叠着身子,占满整个盘面。尽管鱼嘴边那几根弯曲的胡须,衬托着大大的眼睛,很传神。可是,看上去还是那么粗笨。一个赭黄色的盘子更大更粗糙。盘面密布着许多凹凸的痕迹,痕迹都成黑色。中间刻写着一个“守”字,不知道是主人名字中带“守”,还是自铭守节,守信,守德,守心?刻字的一定是男人,用盘子的一定是女人。而女人必定是守家守业,守着家宅安康,守着人丁兴旺。鱼盘子只有在过年时婆婆才拿出来装整条的鱼。也许是嫌它太大,也许因为,到过年时,婆婆的祈愿更直接而隆重,要年年有鱼(余),鱼下还有鱼(余)。
  我必须着重写一写的是这个小脂粉盒。这是女人的东西,还真有几分古旧的意思。一条裂缝贯穿盒底和盖子,不知道被什么样的粘贴剂粘贴得很牢固。内盖完整。平常放在后院房的破旧柜子上。与它一起放着的还有一个更小的四方盒子,那是胭脂盒。婆婆装着细小粒子的菜种。五六厘米高的香粉盒子上布满了粗糙的手绘的花,红黄蓝绿,颜色鲜明又温润。最上面画着一幅两个人共骑一匹馬的画。骑在马上的两个人的身形不甚清晰,却明显是各向东西,脸部表情极为生动。但这画的是马吗?只见这坐骑四蹄奋起,有撅起的尾巴却不见头脸,是上古传说的神兽?这画的是什么故事?用手一摸,所画处竟然是凸起的,连整个盒子上的花都是凸起的。很明显,这不是大师级艺人精画细描之作,而是出自民间作坊匠人的粗糙之手。由是如此,也已经很让我惊叹。
  这脂粉盒子在这破旧的橱柜上摆了很久。它们并不华丽可爱,而且破损严重。它们陈旧又安静,像在诉说着一些飘渺的过往与故事。很明显这是婆婆用过的东西。少女时期的婆婆会用香粉和胭脂打扮自己吗?可惜婆婆在世时没有问过她。婆婆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农家女儿,出生于一个极其偏僻的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环境据说可以算作勉强温饱。那这个香粉盒是谁传给她的?婆婆的婆婆、老公的祖母,家族传说里,那是个强悍专制又美貌的妇人,她用过这个吗?据说这个妇人在家庭里有绝对的权威,她丈夫,也就是老公的祖父,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祖父的父亲是外来户,却给自己的儿子娶了当地有声望的私塾先生的女儿。祖父在家庭里像是祖母的帮佣和附属。祖母虽说强悍,对外却通情达理、行事有节。由于有这样一个强悍的妇人做主,刘家一支独立于华氏宗亲窠里不受欺负。老妇人一生生了八九个子女,成人四女两男。四个女儿像她一样,个个漂亮出挑。可是除了小女儿解放于逃婚自己做主嫁人,其他三个全被她送进“火坑”:大女儿嫁给一个哑巴,只因其家里有几间像样的房子几亩田产。二女儿看到姐姐的去向,哭着不肯屈就母亲之命。就在她犟着三天不吃不喝的浑浑噩噩中,被强行架上轿子,成了一个又懒又笨的男人的妻。解放后,这两个女儿成了地主、富农的戴罪人。也许是抑郁和屈辱的日月难熬吧,两个女儿很快都走在了刚强母亲的前面。如花似玉的三女儿命运好点儿,嫁去的人家虽在开门只见山和月的大山里头,但女婿不瘸不哑,是个只知勤扒苦作的老实人。
  六十多年前男子娶亲女子嫁人都是父母的事情。老公的父亲八十岁时,跟我们说起自己娶亲的经过。十五六岁的男孩跟着母亲去相亲,跟媒婆到那家以后,那家领来给看的是小女儿,因为小女儿跟他同龄。结果吃中饭时见到一个模样清秀得多的女孩。母亲随口一问,对方答曰,这是大女儿,比那个小的大三岁。男孩母亲也不客气,直接就说,这个大的给我伢子做媳妇吧。“女大三,抱金砖”,就这样,婆婆进了刘家的门,成了我老公姐弟六个的母亲。公婆相守六十多年,留下几十个不算差劲的后嗣。这可能是他祖母一手缔造的最成功的姻缘。
  所以这一对儿脂粉盒,不过是婆婆和与她同龄的姑娘们摆弄女儿心之物,即使她们传递使用过摩挲过,也如同那些大大小小的粗瓷盘碗一样,只是生活必需或可用之物而已。经年窘迫的生活,所有的都只是为了生存,填饱肚皮,养大后代,就算能耐。怎容得那么多细腻的奢侈和做派?
  可是,为啥婆婆偏偏就留着这么古旧的脂粉盒来装菜籽儿,一直到九十岁,满脸褶子的老人家静悄悄地离去了,她的小盒子还摆在旧茶柜上。是不是婆婆内心深处仍然藏着一颗女儿心呢?
  茶壶,大字与烟筒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二十几年了,墙上还是那幅画,有些卷边的画纸上还是那十个字,只是茶壶换了一只圆肚子的。他还是穿着中山装、老棉布鞋,坐在那只扶手磨得发亮的旧藤椅上。面对着他的老伴,倒茶,喝两口。然后铺纸裁纸,倒墨,以前是在一个四方的大砚池里磨墨。他吸一下鼻子,似乎很喜欢墨的香味儿,再翻翻毛边的楹联册子,凝神片刻,然后羊毫蘸墨,挥洒起来。一筒烟工夫,一幅楹联就成了。他习惯性地上下端详一下,搁笔,晾字。然后抻一抻中山装,坐下。拿起锡烟筒,似乎锡烟筒像毛笔杆一样合他心意。“咕噜咕噜”,烟雾缭绕处,老伴正把缝好的旧围裙系到腰上。
  这是我十分熟悉的场景。这个场景里最让我注意的不是墨砚,也不是字。是茶壶。那只茶壶曾经长年放在饭桌上,很令我琢磨。茶壶并不古旧,壶底落款虽然是繁体字,但“江西景德镇第六瓷厂出品”应该是建国初的瓷厂出品。令我琢磨不透的是那上面的文字,壶盖上是行书“可 以 清 心”。按理说应该是“可以清心也”。这句带禅意有五种读法的回文句子,为啥在这儿被减少了一个字?有意思。右手提溜壶把,看正面,是一幅“西施浣纱”图,看背面,是四列八个字,从左往右读是“?? 只为 饮茶 多句”问号是不清楚的两个字,字中间部分都模糊甚或磨没了,勉强可以猜测出第一个问号很可能是“诗”,第二个问号就很难猜了。在很久后,我在一本书里看到杨绛的诗句“诗清只为饮茶多”。第二个问号无疑是“清”。那么,是谁烧制前在壶身壶盖上写的字,为甚减了一个“也”,又加上这么一个“句”字,为了对称,还是有意标新出奇?这个茶壶有意思。   茶壶的主人更有意思。
  茶壶的主人不仅会写大字。还会卜卦,会用半巫半中的偏方治疗蛇门疮、癔症、小儿惊厥等病。他还会木匠活儿,家里箱桶桌凳很多都是自己动手,从锯木到油漆一手打造而成。他还会在年关时带一家人打粉丝,熬米糖,扯挂面,农忙时他又是犁田耙地,插秧薅草,样样在行。
  他的书橱里有很多墨池镇纸笔架笔筒毛笔之类。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堆线装书。《增广贤文》《玉匣记》《三字经》《苏东坡、朱夫子家训》《龙文鞭影》,还有几本署他自己名的《杂抄》等等,诸如一些翻卷了毛边的旧宣纸册子,都看不清名儿的,一律清秀工整的小楷手抄。听说文革“破四旧”时许多人乱砸、乱扔书橱里那些破旧东西,他却一件件往回捡,甚至拿一家人的活命钱往回买。小心翼翼收藏了几十年,每年都要拿出来晒一晒,从未忘记过。
  当两个六十年代出生的儿子上天入地贪玩的时候,他用棍棒逼着他们读书,三个五十年代出生的女儿,分别读到高小、初中、高中,那可是在“知识无用”生产队挣不到工分连口粮都称不到的年代。不但如此,在他的学校,始终坚持课堂教学第一,学生学大寨劳动回来,必须进教室读书写字,他还常常亲自到教室坐堂督促。高考制度恢复的最初几年,他这边远的山村中学,学生中考成绩在全县多年名列前茅。一些早年毕业回乡的学生,因为得益于扎实的基础,不少人通过复习考上大中专院校。这些幸运的学子,在他们不错的人生里,常记得回来看看当年逼着他们念书的老校长。
  是的,他不是真正的庄稼汉,他是个身材颀长温文尔雅的中小学校长。更是六个儿女的父亲。在他住着的村子,他一门独姓,却比族长更有影响力。东家闹矛盾,西家出麻烦,都来找他调解,他有求必应。用三言两语讲平常道理。用那些毛边书上的方法,排忧解难。
  这个锡烟筒跟了他一辈子。几十个子嗣回来看他,给他带来好烟好酒,劝他不要再抽呛人的老黄烟,他笑笑,陪儿孙抽几根纸烟,等他们走后,照常往他烟锅子里填烟丝,就一壶老茶,写他的大字,写着写着就写老了他的人生,抽着抽着就抽完了他最后一口艰难的呼吸。
  茶壶上那么多模糊又清晰的痕迹,像是在告诉我,时间是一把迟缓的钝器,它琢去岁月的光芒,留下灰烬,而你只要轻轻翻动,灰烬里尽是翻涌的怀念。
  箩柜,锅台与陶缸
  一个木器柜子,很破旧。家人都叫箩柜。开始我并没注意,后来才发现,柜子不同一般的柜子,有一人高,几乎能装下几个大人,这确实既是箩又是柜子。过去扯挂面的人家,磨面多,必须用箩柜筛去麦麸,这里面本来是有个框子上绷着一个大筛子的,用脚踩或者手拉动筛杆,筛除麦麸。这是过去农村里常见的半机械化的工具,比手端的筛子省力不少。我小时候个子很矮,够不着箩杆子,却喜欢玩东海大爹家的箩筛子。“空咚哐当,空咚哐当”,说那是“折本该当,折本该当”,不知道说的是扯面搞不好就是赔本的行当,还是怎的。如今人常说的“心里打箩筛,七上八下”,或许心里早已忘记了这个比方原初的场景。
  老屋面朝大路,在最东头。以往,大门总是开着。一是因为女主人热情好客,二是因为有必须开门迎客的营生。进门是一间大敞屋,敞屋东边沿墙是一溜挂面槽子。一个大面钵稳稳地蹬在三脚凳上,三只脚往上出头的凳子牢牢卡住面钵。一个矮壮的男人正将面钵里盘着的细条往面棍上绕,一圈又一圈,又快又匀。一会儿绕满了,拿到槽子上挂住,抻一抻,刚好到槽底。“守成大爷,今朝有面出不?”男人稍稍抬头朝门口瞥一眼,然后继续忙活。“有哦,有哦!今朝大太阳,恩(你)天擦黑来称面咋。妹子恩坐会子,喝盏茶咋。”不用他说话,有人出来应酬了。大奶奶人熱情又好客。几声招呼就把人留住坐下。即使不是来称面的,她也一样让烟递茶,她递的茶是大茶壶里的粗茶,让的烟是锡烟筒抽的老黄烟。屋子西面墙边放着那个大箩柜,磨面的磨盘在后门走廊上。天气好的情况下,箩柜三天响一次。打箩筛面也是大爷的事情。大奶奶只有在大爷磨面时才帮着往磨眼里舀麦子。她平常只管招呼客人,坐在桌子边,陪人说话喝茶抽老黄烟。奇怪的是,那一块儿人都是说:“东冲大奶奶家的挂面细又白。”似乎忘了那每一根挂面都是大爷一手扯出来的。
  箩柜已安静了几十年。它被放在角屋里,婆婆放一些厨具杂物。现在它已经彻底没有了用场。我对着即将被砸碎当柴火的柜子,像凭吊一个曾经养育我的老人,拍下它的照片,心里默念着它的名字:箩柜。
  与箩柜一样无处安放的大器件还有陶缸。最大的陶缸能装十多担水。像这样的大缸六七个,婆婆都用来干吗呢?那个年代,一家七八口人,怎么着也有几千斤粮食,人口多,需要装的东西也多,木质器具贵,只能用这防潮防鼠又比木材便宜的粗陶缸。它们大大小小各有各的用处。那年月萝卜、白菜种的多,也吃得起,每到秋冬,母亲们都要忙着腌菜。码一层萝卜撒一层盐,码一层白菜再撒一层盐,最后直码到齐缸口踩严压实,一直到来年春夏,这一大缸酸的黑的甚至臭的,都是饭桌上的当家菜。同时一家四五个半大孩子,住校周末回家一人一大瓷缸,一吃就一星期。天热了,甚至霉变了还要吃。
  我想起童年家里的大锅台,粗砺的台面,三口大小递增的铁锅。小锅炒菜,二锅煮饭或熬粥,大锅煮猪食。每天早饭是稀饭、红薯、南瓜、大麦等杂粮,中饭是菜饭萝卜饭,晚饭又是红薯稀饭,一大洋锅(黑粗陶钵)蔬菜,好的时候或许还有点儿鱼虾炖大酱。一大二锅硬稀饭,一会儿就被五六个半大伢子稀里哗啦给扒拉光了。积家有如针挑土。这是婆婆几十年坚守的家训。喉咙深似海。这海再深也得填。守家守业,奶奶婆婆们首先要守的是子嗣兴旺。
  最后,我给这些大陶缸想了一个最好的去处,把底凿通了,放在新建的院子里养花木。当电锯哗啦啦响起来的时候,我心里颤动了,真怕惊动了不远处山坡上安睡的魂灵。
  杨晓红:女。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创作散文、诗歌约十万字,发表于各级刊物。
其他文献
一  这条大河在她的入海处变得无比宽阔,水流浑浊而缓慢,波涛低平而浩远。她那巨大的生殖力在哺育了沿途的众生、创造了华夏诸族最古老的文明之后,仍然具有令人畏惧的力量。她在即将抵达归宿之地之前,变得愈发宽广深邃,不止有摧枯拉朽式的势能,更有沧海桑田般的气象。  这是母亲河最后的一段旅程:壮阔,宽广,深沉,不事张扬,但又有一种让你膜拜、叫人想哭的力量。世界上有多少大河,就会有多少个类似的地方。然而,这是
期刊
认识老代,是在一个夏日的雨后。  一条河流自北向南急流而下,河水泛着浑黄的泥水色,两岸的杂草被雨水冲得东倒西歪,像被杀伐了一般。隔着这条河,远远地看见一个人,在核桃树下用力地挖着什么,走近了,同行的张威给我介绍说,这是老代,这里的护林员。  见到我们,老代忙直起身子,把锄头拄在手上,眼里透着一丝惊喜的光。我打量着他,他头发略长,因而显得有点儿蓬乱,身着一件蓝色的夹克,但已经洗得有些发白,裤腿高挽着
期刊
厂里实行末位淘汰制以来,每月淘汰一个人,仅仅半年多光景,原本十个人的班组就只剩下我、刘全和师父三个人了。师父是我们的班组长,也是我们所有组员的师父,我们都是从技术上的生瓜蛋子经他手把手带出的熟练工,所以,每淘汰一个人,都像从师父身上割掉一块肉。  现在,我们师徒三人坐在宿舍里,看着七个床已人去床空,就一个个拼命地往肚子里灌酒,安慰自己一颗空落落的心。像这种师徒一起饮酒的场面,以前在这间宿舍里是一种
期刊
自1980年代末以来,“两个孙犁”之说似已渐成某种“共识”。尽管有研究者试图将“孙犁一生的绝大部分生命”置入独特的“矛盾心境与精神苦闷”中予以统合性的解析a,“老孙犁”/“新孙犁”(或“早年孙犁”/“晚年孙犁”)至今仍是众多论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首先是因为,“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b将孙犁的生活和创作切割成前后两段,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次还因为,上述事实使得孙犁成为研究者们阐释文学史的断裂
期刊
民族魂,杨靖宇将军  炮火硝烟炸不毁你  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压不弯你  饥饿瘟疫,贫穷困苦嚇不倒你  在东北大地,你扛起抗战旗帜  旗帜上,血染的风采  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犹如剑光,闪烁在白山黑水的天空  为了生,也为了死  为了含着泪的娘亲  为了饱受战火困苦的父老乡亲  为了一个铮铮不屈的誓言  你枕着自己的头颅,刮骨疗伤  奉献出真诚,热血与豪情  战火硝烟,只不过是一条逼仄的路  共产主
期刊
一块煤里藏有亿万年的锦绣  在一块煤里,我能听见山谷的回响  一块煤注定来到我的心上  打开一座座青山  放飞一支支春天的骊歌  举一盏煤灯,举袅袅的炊烟和残梦  一半是风,一半是煤  听煤,诉说春天  说出一生的缄默,煤在流浪  我辽阔的祖国就藏在那通红的火焰里  一块煤里有花香,有荷风  有春天的鸟鸣,有夢里梦外的诗  我是煤,我要呐喊!  我有梅的骨气,也有雁的低鸣  即使带着咳血的点点梅花
期刊
在平田村  这地无三分平的半坡山寨  坐拥的不过是众多悬崖、几面绝壁  要怎样的异想天开  才能开辟出一个这样的地名  如果愿望只要一个名字就可以轻易实现  愚公移山的故事讲给谁听?  村委会里,未等我开口  春风已先发至人,扑面而来  堵住了我的喉咙  带刀姓的支书,早已练就一身柔术  他抢先一步表达了谢意  春风早已走漏了我带来的好消息  问喝酒吗,被我谢绝  晚霞已升起,不是欢欣的时候  不
期刊
我相信,笔墨能酝酿星河,留痕丹青  诗行能承载雷电、山洪,喷发熔岩  让所有流进泥泞的泪与血汗被祝福  成全七月的赤红与九月的丰收  扎根在心房的感叹号大音希声  在言语之外留下红船飘荡过的涟漪  只有群星能够懂得星火与崭新的日月  只有共产党能实现复兴与强盛的使命  我把红旗插在经纬的节点,卷动风云  用党的光辉重新定义生命的底色与逻辑  每个拿着镰刀和锤头的人都是太阳  让人间拥有着永恒的光与
期刊
这么多石头,在矿山上看太阳  脚硌得生疼,他就啪嗒一下  从电修厂退下来  老职工高登贵  还是埋头吃草的牛  儿子在釆石场  旧伤一直未愈  母亲说了很多遍  她拄着拐杖,儿子犟脾气  山一样的父亲打了一个趔趄  刚跟老家通了电话,妻子  也是矿工的女儿,顽强  热烈,像木棉花一样好看  不用担心,矿上找不到春天  脸上有沧桑,眼睛哭得通红  木棉花,每一朵都红成了勋章  远不止一丝凉意,江风 
期刊
这光  从散落的一排排窑洞里透出来  微弱,但有着搏杀的力量  霜雪覆盖窑洞,想压住这束光  这光孕育着即将新生的国家之光  这光把黑如铁布的天空撕开一个缺口  就给当时世界一次大声呼吸的机会  这光很有质地,为了它的光芒和明亮  很多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历史的改革者和推动者  他们早已隐藏于时光的大幕之后  而现在,将红色打开的方式  就是拨云见日,擦亮今世的眼睛  这路  也崎岖不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