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内容,需要抓住历史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感悟乡土历史,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美好明天而努力、为实现中华腾飞而奋斗的家国情怀。
  一、立足核心素养,开展研学旅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资源。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体验探究是历史课堂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补充和课外延伸,是落实立德树人、实践善格历史教育的重要方面。
  为了推动师生养成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培育学生宽广的视野与格局,实践善格历史教育理念,我校于2018年7月组织初二学生开展了对侗族文化的体验、调查和探究等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岩洞镇铜关村。此次铜关村研学旅行,改善并丰富了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也由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外学习、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
  二、善行课程目标设计
  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要贯通课内外、校内外的时空资源,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基于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实施立善育人教育,本次黎平县铜关村的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设定如下。
  1. 综合历史学和人类学方法,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未知世界三个角度来了解、体验和探究铜关村的侗族文化,了解侗族大歌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通过网络和文献搜寻资料、社会实践调查,把握铜关村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铜关村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三、善行课程实践路径
  为了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笔者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情后,分别设计了指导版和学生版的“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表”。指导版的表格以详细具体的问题和案例来指导学生完成田野调查工作和总结工作,学生版的表格则呈现了他们需要调查和了解的八大问题。
  1. 黎平县岩洞镇城镇概况
  2. 村落历史沿革
  3. 村落整体环境(画出村落地图,包括房屋、公共场所、河流、山脉、道路等)
  4. 物质文化(自然环境、传统物质文化、生活习俗等)
  5. 制度文化(民族与人口、经济基础、社会关系等)
  6. 精神文化(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艺术与礼仪、侗族流传的千年传说等)
  7. 总结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给铜关村带来的变化
  8. 谈谈对侗族文化的理解和本次社会实践的感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采用历史学和人类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从网络、文献和实地观察访谈等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再通过笔记、录音、视频等方式进行记录,综合所得信息进行分析阐释,总结铜关村侗族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未知世界关系的看法。这个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发掘侗族“善文化”之根
  该课程实施的一大特色是引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这是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参与式观察、体验和理解的有效方式。为确保学生在铜关村研学旅行前已掌握一定的人类学调查方法,我们提前两个月请来中山大学副教授夏循祥对学生进行了专门的讲座培训。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时,学生按自愿自主原则分成若干2~4人的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综合平常的历史学训练,加上歷史教师的及时指导,学生们顺利展开了对侗族文化的了解和探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大榕树的传说。与铜关村紧紧相邻的宰拱村,有一棵千年以上的大榕树,这是附近所有侗族村寨都信仰的神树。关于这棵大榕树,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十几年前,这棵大榕树有一半近乎枯萎,与此同时榕树在另一个村寨转世成人了。直到这个十几岁的人去世后,回到本体的榕树才重新焕发生机。寨子居民的解释是只要有人伤害到了神树,就会受到惩罚。他们信仰自然神,这是侗族对未知世界的解释方式,这与当地紧紧依靠自然生存的方式和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是分不开的。这也是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在进行历史阐释。
  2.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侗家人亲切地称其为“嘎老”。“嘎”是歌的意思,“老”则有宏大、古老之意。侗族大歌是我国侗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的内容主要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友谊以及侗家人的历史、生产生活和信仰等。由于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可以说侗族大歌是传承其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同时也是研究侗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学生们通过跟随侗族老人学唱侗族大歌、访谈侗族人学唱的相关情况,深入探究侗族历史文化。如今学唱、会唱侗族大歌的年轻人一代比一代少了,这是侗族民族文化传承的一大困境。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支持创建的世界唯一一座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是保存并推广侗族文化的有效手段。如何理解侗族大歌的内涵、现今的困境以及外来世界对当地文化干预的影响,是学生需要深入探究的地方。
其他文献
善格历史教育通过发掘史料之善文、搭建学史之桥梁、理解史学之深厚,以达格局之宽广。善格历史教育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历史之善传递给学生。本文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论述“妥协之善智”是如何造就英国百年民主政体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建立过程中,各方势力虽有冲突,但充分体现了“妥协之善智”,巧妙有效避免了流血式冲突的发生,保证了英国百年民主政体的稳定。  一、文以载道,
期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所明确的重点工作,也是广东省创建教育强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迫切需要。  (一)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所明确的重点工作  在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国力竞争趋势引领下,伴随着国际上“教育质量观”的转变,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如何得以真正落实已成为
期刊
历史善文的开发与利用既凸显历史学科本身求真求是的特色,也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何为历史善文?即有利于立德树人,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符合教学需要,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并且数量合理的所有相关的历史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历史善文?通过饮水思源、添枝加叶、出其不意等方式让学生对历史进行感知、重构和反思,这是开发与利用历史善文的有效途径。  一、歷史善文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1. 凸显学科特色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价值在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不仅在于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步形成广阔的历史视野、辩证的历史思维和求真求实的历史意识,具有受过历史教育的人所应具有的信仰、观念、能力、方法、品格、意志等,尤其是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文情怀、综合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善格历史教育的提出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尤其是将立德树人
期刊
拥有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基地和名校长国家领航基地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新师范”建设启动以来,广二师通过制定行动方案,发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教师培养,做到精准育人。广二师校长廖伟群用三句话概括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凸显教师教育特色,引领广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建成特色鲜明的师范院校。”  聚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