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海冰和陆架冰的时空变化动态

来源 :全国第五届冰工程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jmengm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美国冰中心和雪冰中心提供的海冰资料和我国南极考察现场的海冰观测资料,对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多冰期;80年代是少冰期;90年代南极海冰属于上升趋势,后期偏多;区域性变化差别大,东南极海冰偏多,西南极海冰即南极半岛两侧特别是威德尔海(Weddell Sea)区和别林斯高晋海(Bellingshausen Sea)的冰明显偏少.东南极和西南极海冰的变化趋势总是反相的.90年代后期普里兹湾的海冰明显偏多,南极大陆陆架冰外缘线总体没有明显的收缩,有崩解也有再生的自然变化现象.西南极威德尔海的龙尼冰架(Ronne Ice Shelf)和罗斯海冰架(Ross Ice Shelf)东部崩解和收缩趋势明显,东南极的冰架也有崩解和收缩,但没有西南极明显.陆架冰崩解向海洋输送的冰山对全球海平面升高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南极冰盖断裂崩解形成的冰山,向海洋输入的水量可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4mm.南极海冰没有随着全球气候温暖化而明显减少,而是按照东南极和西南极反相的变化规律进行周期性的变化、调整和制约.
其他文献
利用分形理论, 研究了南极纳尔逊冰盖前缘发育的沉积物、风成沉积物及湖泊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分形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沉积物粒度分形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 冰
由于正交MIMO雷达展现出的性能优势,正交波形的设计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其中,完全互补码(CCC)在零多普勒轴附近展现出了良好的正交性。然而,多普勒旁瓣会随着多普勒频率的增加快速
多年冻土区道路病害主要是由路基下多年冻土融化下沉引起,降低路基土体温度、保护冻土是连续多年冻土区的主要建筑原则.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在边界温度周期性波动及一定风速条
这些年随着我国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人们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我国经济在工业化的大力发展下持续稳定增长,但由于工业废气物的排放使得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环评工作
一个企业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相关的管理工作,而设备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点部分。作为我国工业产业的代表,我国的钢铁工业促使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而炼焦生产是目前钢铁工业中